羽毛球里有乾坤

石竹涧溪

<p class="ql-block">  羽毛球里有大哲学,羽毛球里有大学问。羽毛球里有大乾坤,球里藏有大文章。</p><p class="ql-block"> 也很不简单嘞。</p><p class="ql-block"> 暑期给孩子报了个班,比自己瞎练强。因为送孩子,我也偶尔参与了些许。参与便产生心得,感觉羽毛球与其它竞技运动相似,所有战术全围绕一个中心,即让自己顺手,让对手别扭。这中间不存在共赢,对方顺手了,你就会被动;对方被动了,你就会顺手。没办法,完全成反比,近乎于零和博弈。</p><p class="ql-block"> 当然自己也有狼狈时。怎么才能力挽狂澜,稳控住局面?那恐怕只有打出一记“漂亮球”,敏锐捕捉到对手不在的区域,快速打过去,让对方措不及防。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做不到快速,则高挑过去,虽压不住对手,但亦为自己接下来的调整争到时间。</p><p class="ql-block"> 这显然是需要功夫的,不仅考验手上功夫,也考验腿上功夫。啥是高手?我的理解即手上能打出各种球,仰脸球、下腰球,高远球、低近球,调角球、近网球,扣杀球、扑救球,无所不能。下盘很扎实,能瞬间跑遍自己所处的半场,全覆盖无死角。</p><p class="ql-block"> 高手喜欢打近网球,喜欢打调角球,还喜欢打追身球、轻吊球、反手球、身后球,特别喜欢调动对方。但近网球绝不可打到对方的正手半高球,容易被扣死。因为每打出一个另对手感觉很舒适的球,对方就会逮住机会打调角扣杀或闪电追身,造成下一拍的防守难度极大,对于己方几乎是致命的。除了神人、天才那样的狠角色,扭转乾坤几乎为梦。</p><p class="ql-block"> 羽毛球属于综合性运动,头、眼、脖颈、胳膊、肩、腿、腰胯、膝肘等全程参与,跑、跳、转、扭、鞭打、伸缩等遍及全程。</p><p class="ql-block"> 羽毛球亦可修心养性。特别是处在被动局面时,频繁打出“乓乓的”打框球,心态便极易急躁,容易打嗔球、打快球、打刁钻球,能打成功还好。现实往往是越急躁越打杆打框,便越情绪化,恶性循环。尤其双打,只有稳定住心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心有灵犀,形成天衣无缝的默契,保持节奏,才能愈打愈洽然,愈打愈愉悦。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双打决赛,中国选手张楠/傅海峰以2比1险胜马来西亚选手吴蔚升/陈蔚强,比分咬得很紧,每一拍都扣人心弦,尤其年轻选手张楠几次失误,但老将海峰都给予了坚韧的目光,情绪丝毫未受影响,这个细节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场内又响起“啪啪”“乓乓”的清脆乐声,夹杂着开心的笑,参与者们身体里涌动着内啡肽和多巴胺,尽情挥洒着排毒的汗水,怎一个清爽了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