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月初春,山城重庆烟雨朦胧,我们一行人怀着敬意与思念,专程前来为敬爱的导师毛宝龄教授与夫人周巧云献花扫墓。同行者包括毛教授的子女毛虹、罗红、毛岚,以及陈振堂教授、任成山主任、洪新主任、郭振辉主任等老友,还有我与老伴。虽天色阴沉,但我们心中温暖而坚定。</p> <p class="ql-block">重庆,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人文情怀的城市,仿佛也理解我们的思念与情谊。从老街的青石板路到家中温暖的客厅,从郁郁葱葱的山城绿意到灯火可依的江岸夜色,每一处风景都与我们的记忆交织。</p> <p class="ql-block">陈振堂教授放弃担任当天学术会议主席的日程,百忙中赶过来参加扫墓,并为我们联系了交通工具,避免了我们的劳累与辛苦。扫墓结束后,他立即赶往市里参加会议。</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我与老伴也曾经来给毛宝龄教授扫墓。</p> <p class="ql-block">任成山主任陪同我一起瞻仰导师毛宝龄教授塑像</p> <p class="ql-block">同学何作云教授也来与我们一起瞻仰导师毛宝龄教授塑像</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我与老伴在导师毛宝龄教授儿子与媳妇的陪同下,来给毛教授夫妇扫墓了。</p> <p class="ql-block">2025.4.12扫墓前,我们在新桥医院毛宝龄教授塑像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25.4.12扫墓前,我们参观了新桥医院的荣誉室。为医院建功立业老一辈专家的相片均悬挂在这里,我们仿佛又看见了他们的音容相貌……</p> <p class="ql-block">毛宝龄教授</p> <p class="ql-block">钱桂生同学</p> <p class="ql-block">何作云同学</p> <p class="ql-block">李隆贵同学</p> <p class="ql-block">陈正堂教授</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绿意盎然的庭院中合影,大家笑容满面,亲密无间,仿佛时光从未走远。</p> <p class="ql-block">人们忌讳在墓地拍照、拍视频,我们没有介意,依然拍摄了视频,记录下来我们扫墓时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此行不仅是对毛教授的深切缅怀,更是一次久别重逢的聚会。次日,李琦主任虽因公务未能参与扫墓,但仍设宴款待大家,共同回忆与导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席间,我们感念导师的教诲与人格魅力,纷纷表示将继承其遗志,踏实做人、勤恳做事,不负其一生所托。</p> <p class="ql-block">同时参加李琦主任宴请的客人还有我的同学何作云教授、任成山教授、钱桂生同学的夫人陈医生、呼吸内科现任主任徐智、呼吸内科原来老主任吴国明主任,胡明冬主任也来参加宴请了。</p> <p class="ql-block">十多位中老年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大家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背景墙上是抽象艺术装饰,一位穿粉色上衣的女士开心地比了个“V”字,笑容格外灿烂。</p> <p class="ql-block">吃饭期间,我与老同学何作云教授,给大家献上一曲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感谢大家的到来与扫墓。</p> <p class="ql-block">我与钱桂生是研究生同学,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他的音容笑貌永远记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与钱桂生在第二军医大学合影,身后是绿树和建筑,他穿深色西装和浅色毛衣,我穿蓝色连衣裙,提着黑色手提包,我们笑得很轻松。</p> <p class="ql-block">2005年我来南充讲课,结束后来重庆住了一个星期,钱桂生帮我们安排食宿,临行前亲自送我们去机场。</p> <p class="ql-block">2005年与毛教授等新桥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教授们聚餐。</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份去遵义讲课,专程绕道重庆看望老同学,并给毛教授扫墓。钱桂生与我们在一起聚餐,任成山主任请客,没想到这却成了我们最后一次见面。</p> <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钱桂生发至群里的一张夫妻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次见到钱桂生同学的夫人陈医生,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扫墓、聚餐之余,我们在重庆老街、公园与家中留下了无数温馨合影。有在石板小路旁的驻足留影,有在家庭客厅中的欢笑拥抱,也有在餐厅中围坐畅谈的欢愉场景。一张张笑脸,一段段回忆,皆被定格在XIAOMI 14 Ultra的镜头之下。</p> <p class="ql-block">2925.4.13我们拜访导师郭先健教授的夫人,郭主任的小女儿郭红陪同。我们在室内合影,背景有装饰画和楼梯,大家手牵手,笑得很温馨。</p> <p class="ql-block">三个人在室内合影,背景有家具和装饰品,气氛温馨自然。</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位老人再次合影,背景依旧,笑容依旧,仿佛时光从未改变我们之间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位老人站在书架前合影,彼此依偎,气氛亲密。</p> <p class="ql-block">三个人站在户外,背景是树木和铁艺围栏,我穿着粉色上衣和白色裤子,郭主任的夫人穿棕色外套和黑裤子,我的老伴穿条纹衬衫,背红色背包,手里提着黄色购物袋,笑容灿烂。</p> <p class="ql-block">2025.4.13下午,我还看望肺功能室的老师贾巨才老人。</p> <p class="ql-block">我和贾巨才老人站在室内合影,他穿灰色夹克和裤子,手里拄着拐杖,我穿粉色上衣和白裤子,提着黑色手提包。背景墙上挂着红色装饰和“福”字,还有红色横幅,整体氛围温馨。</p> <p class="ql-block">91岁的贾巨才老师与我凯凯而谈……他是我做研究生肺功能课题;闭合气量III相斜率在小气道疾病早期诊断中价值探讨的主要指导老师。</p> <p class="ql-block">2025.4.13下午,我们去看望了何作云同学与他的夫人。他们夫妇两人都八十几岁了,还很乐观、健康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重庆是我人生道路的重要起点,作为第三军医大学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的我们,三年多的刻苦努力,为以后数十年的工作历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迈出了新的步伐,这里有我无数的思念与记忆,我还会再来的……现在虽然有的同学已经离世,他们的造诣、他们为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永远不会被忘记……人类就是这样依靠一代代人的努力,才会有今天的进步、繁荣、先进、发达。</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来年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1978年第三军医大学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26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研究生毕业时(1982.1)几个女同学的合影,转眼已经过去43年了!</p> <p class="ql-block">2005年拜访毛宝龄教授</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研究生队队长陈力麒。</p> <p class="ql-block">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何作云教授</p> <p class="ql-block">原昆明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崇德</p> <p class="ql-block">2025.3.19我与老伴拜访了我的研究生同学原昆明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崇德同学。</p> <p class="ql-block">徐启旺同学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教授</p> <p class="ql-block">胡大荣是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研究所教授、主任。</p> <p class="ql-block">张捷(原福州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p> <p class="ql-block">中间是原沈阳军区202医院放射科主任金士杰。</p> <p class="ql-block">2015年是我们最后一次在上海见到金士杰,以后一直有微信联系。但是,自2021年以后就一直联系不到他了。</p> <p class="ql-block">乐美兆是南京军区八一医院原病理科主任。</p> <p class="ql-block">大连军医学校陈广祥教授与大连某部队医院放射科与赵志纯同学。</p> <p class="ql-block">左二是成都军区总医院原病理科潘传敬主任</p> <p class="ql-block">赵子彦同学是山东药物研究所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短短在重庆停留的几天里,拜访了很多老朋友,参观了重庆市的很多建筑物。时间催人老,时间不等人,有机会就聚一聚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大学同学孙枫的妹妹孙瑜,他是病理生理学教授孙秉庸、西南医院妇产科老主任何士荣教授的女儿。孙榆与丁老师夫妇请我们吃重庆火锅。</p> <p class="ql-block">2009年拜访孙秉庸教授与何士荣胶州湾,他们的女儿孙榆陪同。</p> <p class="ql-block">1986年校庆时,我带着四岁的儿子与赵子彦一起,回到母校与留校的研究生同学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时隔近二十年(2005年),我又回到母校,钱桂生做东,请留校的研究生同学一起聚餐。</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曾经的同学、曾经的同事,你曾经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都是朋友,有机会就多聚一聚吧!尤其是我们都离开工作岗位了,都闲下来了,都到了一生负担最轻的时候了,不要吝啬花时间,不要吝啬花钱,珍惜人生道路上最后一个阶段的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