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里的烟火与温暖

梦回天山

<p class="ql-block">  从云冈石窟返回大同市区,入住靠近古城墙北门的酒店后,我和妻当即扫了两辆单车 —— 早就听说夕阳下的大同古城墙格外壮阔,此刻正好赴约。</p> <p class="ql-block">  刚骑到北门外,夕阳正把城墙染成暖金色。高大的城门楼巍峨矗立,墙面青砖斑驳;马面墙每隔一段便向外凸起,墙顶的碉楼棱角分明,转角楼更是透着雄浑,听说整座城墙共有 60 多座这类防御建筑,恍惚间似能想见古时戍边的场景。我们沿着护城河边的小道慢慢骑,风里带着傍晚的凉意,夕阳的光影在城墙与河面上流动,每蹬一下车,都像在与千年时光并肩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一路骑到西门,弃车入城,直奔代王府 —— 早听闻这里晚上有无人机表演。可到了才发现,离九点还早,表演尚未开始。索性又骑上单车,在古城街巷里随意转悠,没成想竟误打误撞闯进了东南邑。</p> <p class="ql-block">  此时夜色渐浓,东南邑已是游人如织。这里没有古城其他区域的厚重古朴,反倒多了几分现代小资情调 。沿街的小店门前,都摆着躺椅、吊筐,供游人歇脚;不少咖啡店的落地窗前亮着暖灯,飘出咖啡香。我们在巷子里慢慢走,柳树上挂满的灯笼随风轻晃,空气中除了咖啡香,还混着山西陈醋的醇香与汾酒的浓烈,古意与烟火气揉在一起,竟让人有了种 “迷失在三晋旧时光里” 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  在东南邑的青石板路上慢行,脚步不自觉跟着灯笼摇晃的节奏轻缓下来。两侧小店的暖光漫在砖墙上,咖啡香混着陈醋的醇、汾酒的烈,揉成一团软乎乎的烟火气。选了张巷口的吊筐坐下,晃着晃着,竟忘了自己是从千里外的宁夏来的 。</p> <p class="ql-block"> 忽然就生出种恍惚,或许这里本就是我的故乡?1500 年前,鲜卑人从大兴安岭的草原策马而来,把帐篷扎在大同的土地上,学着种庄稼、盖房屋,把他乡过成了故乡;而今我踩着他们曾走过的街巷,被这巷子里的温柔裹住,竟也有了 “归人” 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  逛到东南邑深处,一间亮着暖灯的画室忽然绊住脚步。一对母女,正悠闲地坐在藤椅上 —— 母亲指尖轻搭在女儿肩头,女儿捧着一杯热饮,两人偶尔对视一笑,眉眼间满是松弛。 我站在门边看着,忽然想起自己在东南邑的这些时光 —— 本是千里之外的游人,却在这里寻得一份自在。就像画师笔下的画,既藏着母女相处的真实暖意,也藏着艺术赋予的温柔;而我在这东南邑,亦是踩着现实的街巷,圆了一场 “把他乡当故乡” 的梦,悠闲自在,忘了归途。</p> <p class="ql-block">  从东南邑往东走,尽头便是鼓楼 —— 大同古城的中心。此时鼓楼前早已人流如织,我们找了块空地坐下,身旁的本地人主动搭话,一聊便停不下来。他们满脸自豪地说,大同的蜕变是从 2008 年开始的,“多亏了耿彦波市长,是他让大同从旧貌里涅槃重生,像只浴火凤凰!” 。</p> <p class="ql-block">  原本盼着 9 点半的无人机表演,天却忽然变了脸 ,大风卷着沙尘刮来,远处还闪着闪电。我心里一紧,太原柳巷的遭遇瞬间重演,大雨倾盆而下,不敢再骑车,打车软件也显示 “无车应答”,我们只好和一群游人挤在商铺门口避雨。雨越下越猛,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正焦急时,身旁一对姓尚的父子主动搭话,得知我们从宁夏中卫来,又没打到车,主动将送你们回酒店。那是一个普通的人演绎了侠之大者,一个平凡的人做了城市的代言人,那份热情将永远定格在大同的雨夜,多年后依然会温暖我渐已失去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昨夜在东南邑,骤雨浇散夜市的喧嚣,我们踩着水花奔逃,狼狈却鲜活。次日早天微亮,再骑单车入古城,重走东南邑时,心却被这份静攥住 ,昨夜的人流、笑语、灯火全褪了去。青石板沾着雨珠,映着淡金晨光;整个街区浸在晨曦里,像还没睡醒的孩童,透着纯粹的宁静。忽然懂了:东南邑的热闹,是夜市烟火给人的兴奋舒畅;它的安静,是晨曦里引人沉思的留白。</p> <p class="ql-block">  其实早听说大同古城里藏着不少宝贝,除了东南邑、代王府和鼓楼,纯阳宫与华严寺更是名声在外 —— 有人说纯阳宫的道教壁画灵动飘逸,华严寺的辽金壁画细腻恢弘,都是不可错过的珍品。只可惜行程紧凑,实在抽不出时间入内细赏,只能在第二天清晨早早起床,骑上单车绕着两座建筑转了转。虽没能亲眼见着壁画,心里难免遗憾,却也悄悄记下这份念想:或许下次再来大同,就能静下心来,好好品读这两座古建里的千年故事。</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同那日,晨光漫过古城墙青砖,北门马面墙上的雨痕还泛着微光,代王府琉璃瓦在光里闪着暖芒。回望这趟古城行,满是对千年厚重的敬畏:明代古城墙的 60 余座碉楼与转角楼,立着戍边的旧影;鼓楼飞檐下,似还回荡着古时的钟声;纯阳宫的清幽宫门、华严寺的巍峨宝殿,虽未及见内里壁画,却已透着辽金古建的庄严。北魏都城的气韵、明清街巷的肌理,全凝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步都像踩着历史的脉络,让人对这份沉淀心生敬慕。</p> <p class="ql-block">  古城的魅力从不是单一的古建,是千年历史与人间烟火的相拥,是陌生人的善意与旅途意外的碰撞。就像东南邑有热闹夜也有宁静晨,人生亦有起落,而大同古城让我懂得最真实的生活,正是对过往的敬畏、对当下的感动,以及这些交织成的、久久不散的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