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亲家、亲家母盛情,欲在下午宴请石家各位亲戚,地点选在中华老字号——吉林市著名的新兴园饺子馆。然而,想要品尝素有吉林十大美食之称的圆笼蒸饺,并非易事。打电话预订包间,得知已排到下周二;大厅不接受预订,只能排队等候。</p> <p class="ql-block"> 为了能一饱口福,下午三点半,我们便提前打车来到位于河南街的新兴园饺子馆总店。刚进门,便见楼上楼下满是排队领号、等候吃饺子的人,这般火爆场面,多年来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领号等候的间隙,我细细参观起这家闻名遐迩的老字号饭店。它坐落于吉林市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街——河南街上,外观巧妙融合了中西风格。浅灰色墙体搭配彩色花窗,精致之感油然而生;中式飞檐、匾额与西式柱廊相得益彰,独特韵味尽显。“中国名点”“中华老字号”等标识,彰显着其百年深厚底蕴。店外吃饺子的人物铜像与店铺相互映衬,营造出浓郁的市井烟火气与历史氛围,生动地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一楼设有“列大花大列巴”“李连贵熏肉大饼”“新兴园百年面点”等摊位。</p> <p class="ql-block"> 走上二楼、三楼大厅,四五十张桌子错落有致(有四人桌、六人桌、八人桌、十人桌),每张桌子都坐满了大快朵颐的食客,这般场景着实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四楼是包间,二楼半则是《吉林史话博物馆》,入口处挂着“教育基地”“老街原址博物馆”等相关牌匾。楼梯墙壁上,以胶片造型展陈着吉林老照片,仿佛在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往昔。</p> <p class="ql-block"> 三楼还设有“新兴园喜连成京剧大舞台”,红色幕布与灯笼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台下食客可以一边品尝饺子,一边欣赏京剧,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历经一个多小时的等待,我们终于在二楼大厅拼得两张八人桌,十三四人勉强坐下。亲家母精心点了两种蒸饺、五六样煮饺,还有各式凉热菜。大家围坐在摆满饺子和菜肴的餐桌旁,温馨热闹的氛围瞬间弥漫开来。有人专注于品尝美食,有人畅快地交流互动,桌上菜品丰富多样,欢声笑语不断,处处洋溢着团聚的欢乐。在这老字号餐馆的烟火日常里,每个人都深深品味到了那份温馨滋味。</p> <p class="ql-block"> 这顿饭,给我带来了与以往参加饭局截然不同的感受。往昔赴宴,多注重“吃喝”,而在新兴园,却是一场全方位的熏陶——文化的、历史的、民俗的、美食的,多元元素交织融合。这里将百年餐饮与历史文化深度结合,把民俗文化巧妙嵌入饮食空间,以美食承载文化,带来了更高层次的享受。正如吉林市政府所总结的:“老字号的饺子 、‘文化’ 的馅儿”。</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有着强烈的时空穿越感。食客在品尝蒸饺的同时,仿佛能瞬间穿越回清代、民国或是80年代的吉林市。例如“八十年代商店展区”,生动还原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场景,让人沉浸其中,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同时,还具备立体体验感。新兴园将饮食技艺、城市记忆、戏曲民俗这三个维度紧密交织,通过展览、电视、现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听、光、电等元素,打造出一个可品尝、可触摸、可聆听的立体文化场景,让每一位顾客全方位感受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此外,更有着浓厚的时代认同感。博物馆内的老物件、老用品、老场景,总能引发参观者对各个年代用品(如汽水、香皂商标、毛主席像章、吉林十大怪、各种幌子)的深深追忆,进而形成代际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找到那份对过往岁月的共同记忆与情感联结。</p> <p class="ql-block"> 新兴园饺子馆,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桥梁,让我们在品味美食的过程中,领略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底蕴,也使我们的亲情更深,欢乐更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