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无论是穿衣吃饭还是喝茶,一旦养成了习惯就很难改过来,我有喝早茶的习惯,特别是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早晨醒得早 睁开眼就想喝茶。</p><p class="ql-block">其实喝早茶是有传承的,我儿时就目睹了姥姥妈妈他们早晨怎么喝茶的,那时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天不亮就喝茶,就那么渴吗?现在轮到我了特别是冬天早晨天不亮就喝茶,倒觉得很正常了</p> <p class="ql-block">回忆姥姥喝茶</p><p class="ql-block">姥姥是一九六二年得肺癌去世的,姥姥去世前的一年那时我5~6岁已经能记点事了,但记得不很清楚,我家住在陶然亭公园附近 姥姥家住在天桥今天的天桥剧场南200米的一条胡同里,从我家到姥姥家有2公里左右,那时我们去姥姥家都是走着去,为了剩下五分钱车票从来没想过坐公交车</p> <p class="ql-block">有一年冬天早晨天还没亮妈妈领着我去姥姥家,不大的四合院里坐落着几间低矮破旧的北房,中间的房子亮的灯,推开房门迎面是一张黑黢黢的八仙桌,八仙桌后面是用几块木板搭的简单的床铺人坐上去会发出吱溜吱溜的响声,姥姥半躺半坐着正在吧哒吧哒地抽得旱烟,昏暗的灯光下看不清她那张臃肿的脸,姥姥为了去掉烟袋锅里的烟灰,不时地用那一尺多长的烟袋铛铛的敲打着地下的痰桶,我依靠在她脚下看着她娴熟的往烟袋锅里装像锯枺一样的旱烟,划火柴点燃用她那干瘪的嘴用力吸着烟嘴发出来滋滋的声音冒着蓝烟继续抽着……</p> <p class="ql-block">妈妈把房檐下的铁皮炉子搬到了院的中央,四脚朝天的到出了头天晚上燃尽的煤球,然后翻过炉子重新装上劈柴点燃,不是先加上煤球而是先用汆烧开水 等水烧开后好给姥姥沏茶,这时妈妈麻利的收拾八仙桌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刷干净的茶壶茶碗放在铜茶盘上,抓一把茉莉花茶放在茶壶里水烧开后把茶沏上,等火上来后把炉子搬到屋里用一块破布把炉台擦干净,炉台上烤着窝头或者馒头,这时候天还没有大亮,姥姥开始喝茶吃早点了,其实老北京穷人的早点特别简单只要有茶水和窝头就很满足了。姥姥喝茶的习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一直延续到老,在我的记忆里特别是她去世的前一年每天就是喝茶抽烟,抽烟喝茶,从未见过她吃过午饭或晚饭,她走的那年只有62岁……</p> <p class="ql-block">妈妈也喝茶</p><p class="ql-block">妈妈一生只喝花茶,但是她从不抽烟,也不像姥姥那样喝茶 ,每天从早喝到晚,因为没时间还有一大帮孩子需要她照顾,只有闲下来的时候喝茶,能清静的坐下来喝5~6毛一两的茶叶,对她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一个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大青花茶杯,还有一个精致的小茶碗,从大茶杯把茶沏好然后到入晶莹半透明的小茶碗里,姜黄色的茶汤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妈妈一生在劳累中度过,她生了我们姊妹七个孩子,又帮助带大几个孙子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她到了晚年能安心坐下来喝茶的时候已经风烛残年,那时他常说的一句话我一生就这点爱好,说这话时带着酸楚和无奈,1995年的夏天,她73岁生日那天离开了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我喝茶</p><p class="ql-block">转眼己过了一个甲子我当爷爷了,退休后也开始喝早茶了。</p><p class="ql-block">喝茶的习惯世代相传,我是什么茶都喝花茶绿茶,普洱 铁观音……从不讲究,唯一讲究的是我对茶具有点洁癖,别人不能动,无论是谁动了我的茶杯我都要重新刷干净再用,</p><p class="ql-block">我喝早茶是因为我早晨醒的早睡不着,再加上北京的气候干燥睁开眼就想喝水,所以就养成了喝早茶的习惯,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再过60年我的小孙子也60多岁了,他是否也会每天早上坐在桌前喝茶吗?不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活法,生活方式不同,社会在进步,生活会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汆,老北京早年间家家都有的烧开水的工具做工非常简单材料也各式各样,大多是白铁皮做的,高级点的是铜的,还有用罐头盒做的,烧水的时候把它插在炉灶里既快又方便几分钟就烧一罐水相当于现如今的电热水壶,现在很多年轻人没见过这的物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