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假连山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记

岑荣超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2——25日,我们连山县得到广东省广州大学纵向帮扶清远“三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培训。</p><p class="ql-block"> 22日上午,在简单的开班仪式后,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原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小学校长许凤英老师首先为我们带来以“教师之道,为而不争——国学校本课程开发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整个讲座许老师通过五大环节向全体学员分享了她任职广州市五山小学校长的二十多年来是如何开展“国学”特色教育的:一、研发课程资源;二、探索学习方式;三、开展课题研究;四、建立学术团队;五、梳理课程体系。</p><p class="ql-block"> 许校长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每个关键词都做了详细诠释,其中第五点“梳理课程体系”讲解得尤为详尽,如“浸习式”课程理念、涵养型的课题目标、精粹化的课程内容、全方位的课程实施、多维度的课程评价。</p><p class="ql-block"> 整个上午,我们都沉浸在许老师分享之中,相信每位学员都有各自收获。最后借用许老师的话题——教师之道, 为而不争。相信只要每一位基层的老师只要做到“不争 坚守”教育初心,就算道阻且长,也能行则将至。</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聆听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吴宏超教授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内涵与实施路径”专题报告,虽然报告的专业性非常强,我听着似懂非懂,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方针却是与我们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方针是我们教育的风向标,如果连这个都把握不住,试问你能教出什么样的好学生?</p> <p class="ql-block">  23日上午,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周拥军老师,向我们俩分享了:从“全员参与”到“全程育心”中小学教师日常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报告从下面五个方面向我们娓娓道来: 一、为什么要谈“全员德育”?二、全员德育的核心理念:从“管理”到“建设”三、班级建设的实践智慧:从“他律”到“自律”四、全员协同的德育生态:“一心两翼四协同”五、教师成长与压力管理。</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深受启发的是——全员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德育是让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找到“我能行”的支点。</p><p class="ql-block"> 最后周老师通过“严而有格,爱而有方,信而恒”,告诫我们要用“非暴力沟通”,我们老师是要“教,而不是“叫”,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聆听了广州中学郑文富老师的“大格局教学下的文化精神浸润与践行——一个课例的三次“转身”及文化内涵变化”的专题报告。报告以《大道之行也》的几次教学为例,分层递进的分享了几次教学的脱变与升华。告诉我们从文化精神视域解析教学/学习。</p> <p class="ql-block">  24日上午,我们聆听的是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许华强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跨界融合创新——实验课堂中的跨学科教学探索”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许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报告的六大环节:一、跨学科教学理念与意义。二、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要求。三、跨学科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四、评价方式与标准改革。五、实验课案件分享与反思。六、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应对策略。然后分别为我们带来初中劳动、初中化学、高中数学、小学劳动、小学数学五大实验科例。通过案例为我们一一指导如何开展实验课上的跨学科融合教学。</p><p class="ql-block"> 最后还对当前跨学科融合课的存在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下午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刘克艳老师为我们带来也是最感兴趣最实用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和成果提炼 ”专题讲座。 </p><p class="ql-block"> 刘教授通过——“关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常用方法、收集资料与成果提炼”三大要点指导我们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然后通过具体的研究方法与例子一步步引导教师如何突破二次发展。</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实用的是指导我们如何使用这些研究方法,并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查阅权威文献如何整理文献资料如何按科学合理的形成研究成果,甚至如何投稿都给我们详细的指导。</p> <p class="ql-block">  25日上午,我们全体学员又合成一班,聆听广州梁丽梅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播种幸福的种子——让教师成为家庭教育指导者”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讲座主要通过以下三大方面向我们分享了让教师如何成为家庭指导者。</p><p class="ql-block"> 一、为什么让教师成为家庭教育指导者。梁老师通过当前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国家立法的层面让我们深入了解教师要成为家庭教育者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二、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在这个环节,梁老师为我们直接点明家庭教育的六大内容:1、培养家国情怀。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3、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4、促进身心健康发展。5、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6、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p><p class="ql-block"> 三、教师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这也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梁老师通过具的案例分析并让全体学员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先接纳感受,再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在多次体验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了一把被说教、否定、质疑、责备……这种种负能量的心境,然后最通过科学数据得出有效的勾通方法,强调接纳感受的有效方法是:善于倾听、善于看见、善于描述、慎用比较、善于鼓励。</p><p class="ql-block"> 最后,梁老师以年级为例(小学三年级)引导我们如结合实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首先我们要了解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然后再运用有效的策略助力其成长。在整个报告分享中,我最有感受的就是不管你面对的是小学生,中学生或是孩子家长,以及亲人朋友等等,勾通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有效的勾通则必须结合对象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一定是“耐心的聆听”“不强加评价的看见”和“不带情绪的描述”最后是“多用善意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为期4天的假期能力提升培训在县韦源文主任的总结发言中完满结束。</p><p class="ql-block">培训结束看似终点,但却是我们教师“二次发展”的起点,七场报告分享会,有孔风英老校长如何引领学校开展特色的指导,有周拥军和梁丽梅老师的“正面管教”案例,有许华强、郑文富老师接地气的“课堂教学”实例,有刘克艳老师“课题研究”的具体指导,有吴宏超教授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内涵与实施路径”,相信只要我们坚守教育阵地,只要我们的工作能依托理论依据,我们一线的老师就能有真正成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图文:岑荣超</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