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里的文化长歌——记「双创标杆人物」诸学之

收藏指南

<h3>常州的文脉如古运河静静流淌,这片孕育了季子、东坡的土地,滋养出以&quot;笔墨为舟、乐韵为帆&quot;的文化行者诸学之。作为研究员与《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等典籍编委,他坚信传统文化是民族基因,毕生致力于让其焕发新活力。</h3> <h3>七龄执笔,墨色里的传承路<br><br>七岁与笔墨结缘,诸学之从临摹宋画起步,于斧劈皴中悟山河风骨,在工笔花鸟间感自然灵韵。后融明清山水意趣,董其昌的淡远、石涛的纵逸,让他的作品兼具文人画飘逸与古典技法严谨。</h3> <h3>其山水画清奇空灵,墨色晕染间似有泉响;花鸟画趣致生动,泼墨牡丹藏野逸之姿。2024年,《烟水亭》获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大赛金奖,西方评委从氤氲墨色中读懂东方“天人合一”的哲思,见证文化跨越山海的力量。</h3> <h3>乐韵传情,旋律中的中国味<br><br>不止于画,诸学之在音乐领域架起古今桥梁。他携手两岸及欧美创作者,将宋词元曲风韵融入现代旋律。《思乡吟》藏“明月照孤帆”意境,《我在家乡等你》裹“露从今夜白”乡愁,《人间处处充满阳光》传“和而不同”智慧,这些作品成为文化使者,在海外传递中国情感温度。</h3> <h3>典籍为舟,岁月里的坚守者<br><br>他深耕典籍编撰,参与的数十部著作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部分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及世界名校。事迹入载《中国艺术领袖》《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等史册,作品入选《文化强国 国家名片》邮册,《中华英才》及央视均有专题报道。</h3> <h3>夕阳照在他刚画就的江南图景上,远山留白藏着传承之道——扎根传统,亦留生长空间。诸学之正以笔墨、乐韵与典籍为径,让传统文化长河奔涌向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