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领军人物——陈天石

颂歌

<p class="ql-block">  在科技自主的浪潮中,有这样一位“造芯人”:他从少年班的“逆袭学霸”成长为AI芯片领域的领军者,带领团队打破国际垄断,让“中国芯”在智能时代站稳脚跟。他就是寒武纪创始人、董事长陈天石,一位用技术理想书写家国情怀的科技追光者。</p> <p class="ql-block">  少年传奇:从“游戏少年”到芯片追梦人。1985年出生的陈天石,成长轨迹自带“传奇滤镜”。5岁入学、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这个曾沉迷游戏的少年,因哥哥一句“大学打游戏更自由”发奋逆袭。大二时因成绩不佳险些留级,却靠“抓阄”选对计算机专业,意外叩开人工智能研究的大门。从数学学士到计算机博士,他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深耕十余年,与哥哥陈云霁联手攻关AI芯片核心技术。2014年,兄弟俩的论文斩获国际顶级会议ISCA最佳论文奖,这是亚洲团队首次获此殊荣——彼时的他或许没想到,这场实验室里的探索,会成为日后“中国芯”崛起的起。</p> <p class="ql-block">  科创突围:从90万注册资本到“AI芯片第一股”。2016年,陈天石带着10人团队创立寒武纪,注册资本仅90万元,却怀揣着“让人工智能拥有中国芯”的初心。在AI芯片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年代,他坚信“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之所以把公司命名为“寒武纪”,是因为寒武纪是地球物种多样性大爆发的年代,此后地球进入了生命的新纪元,陈天石希望这家创业公司能开启AI新时代。 9年间,寒武纪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7nm工艺的思元590芯片算力突破512TOPS,能效比超越国际标杆;“云边端一体化”生态覆盖全场景,支撑ChatGPT、LLaMA等大模型落地;2020年登陆科创板时市值破千亿,2025年一季度营收暴增42倍、首现盈利,股票价突破千元(今天1384.93元),成为“中国AI芯片第一股”。截至2025年,寒武纪累计申请专利1556项,研发团队占比超76%,从云端大模型训练到终端智能设备,“寒武纪芯”已嵌入超1亿台智能终端,真正让“中国造”芯片走进生活。</p> <p class="ql-block">  硬核担当:在技术封锁中筑起“自主长城”。“芯片自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面对美国实体清单的层层封锁,陈天石的回应掷地有声。他带领寒武纪坚持“全栈自研”:从芯片架构、指令集到基础软件平台Cambricon Neuware,全链条实现自主可控,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不足1%,把“卡脖子”风险降到最低。为支撑大模型时代的算力需求,他推动建设浙东南智算中心,400P算力为长三角注入智能动力;与中国移动合作7.53亿元数字基建项目,让“中国算力”服务实体经济。当外界质疑“连续亏损”时,他顶住压力持续投入研发,2024年研发费用超10亿元,占营收91.3%,用“十年磨一剑”的耐心等待技术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为AI产业建言献策;作为博导,他培养了一批青年芯片人才;面对资本市场波动,他承诺“三年内不减持”,用行动稳住行业信心。2025年7月,他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一位科技工作者对“国之大者”的生动诠释。</p> <p class="ql-block">  从实验室的灯光到科创板的星光,从技术图纸到千万台设备里的“中国芯”,陈天石用二十年光阴证明:真正的科技理想,从来都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当“寒武纪”的芯片在智能世界里高速运转,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更是一代中国科技人“造芯强国”的赤诚与担当。 </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追光者”,值得被更多人看见。转发这篇文章,一起为中国科技力量点赞! 🌟</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