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毛毛山记

风形雨韵

<p class="ql-block">在南方呆了大半年,就非常想念大西北的祁连山,尤其是早春时节,祁连大山被厚雪覆盖,远远望去,半山银白半山露、再看山巅雪莲花,若赶上晴好通透的日子,抬头便是澄澈如碧的蓝天、头顶上自在飘游的白云,远山近谷、冰下涓流……~</p><p class="ql-block">这样一幅壮美的画卷,怎叫人不魂牵梦绕、浮想翩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但每年回来还是稍晚,这样的景色早已不在,能见到一些残雪已属不易,不能奢望更多~</p><p class="ql-block">当然,祁连山夏季的绿色也是非常漂亮,但比起冬季的雪景来,还就差那么一点点气势~</p> <p class="ql-block">细想起来,也有好几年没进山里徒步了,所以,今年回来,就特别想看看山里的雪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月24日,与驴友相约登乌鞘岭这边的毛毛山,没有抱多少期望能看到雪,只是想登上这4000米的山顶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早从家出发,三个多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到达山脚下已是10点钟过了,下车急急忙穿好冲锋衣、戴好护膝、靴套,背好背包,拿好登山杖,匆匆踏上进山的小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空高远、草原辽阔、山峰挺立、河谷悠深,</span>登山杖尖碰着石子发出清脆的声响,瞬间就嘣满山沟里,合着大伙的欢声笑语,一个登山的故事就此展开~</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有不少的白牦牛,按说白牦牛的数量较少,是比较难能看到的,但这里的牦牛可都是白色的,反而黑色的见不到,这是因为这里是白牦牛的故乡,放养的都是白牛,没有杂毛~</p><p class="ql-block">白牦牛的唯一产地就是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这已经是通过多项权威认证。</p><p class="ql-block">2011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其白牦牛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它们,它们也在好奇的看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这不是草原突然变绿,是不同手机拍出的不同效果而已,这张有些夸张了~</p> <p class="ql-block">山里的牦牛可是不惧怕人的,尤其是陌生人,不过毕竟是牧人放养的,对人还是有些容忍,我们好奇的看着它们,离远点拍照,它们也呆呆的看着我们,变换着身姿,只是多半都是屁股对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这季节正是小牛犊满山撒欢的时候,它们的萌态更能拍出出彩的照片来~</p> <p class="ql-block">但是,你不能太靠近它们,因为它们的母亲正在远处紧盯着你与它崽的距离,稍觉过近,便直冲过来,横在你与牛犊之间,若你还无视的继续靠近,那就对你直接攻击,毫不犹豫,那阵势真是太吓人~</p> <p class="ql-block">逗完了牛赶紧赶路,海拔逐渐升高,山坡愈加陡峻,身体开始吃力,还不知道前面哪个山头是毛毛山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叫香柴,开紫色花,也叫紫香柴,一种低矮的多年生灌木植物,这季节正是它的花季,花朵密花期长,在山坡上有大片分布,所以这个季节的山坡上,被成片的紫色覆盖,远远望去,就是紫色世界、花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开始,我们是沿河谷里直行,渐渐的开始沿山坡斜切前行,边爬坡边转弯,渐渐的,毛毛山就露出了它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有雪的山顶肯定海拔高,从距离判断,前面远处就是毛毛山了~</p> <p class="ql-block">昨天来之前,我关注过这里的天气预报,说是这里到中午有阵雨,也没太在意,下雨带上雨衣不就行了~</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间,太阳被云彩遮住,头顶的有大片的云朵,渐渐都连成了片~</p> <p class="ql-block">临近中午时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云开始快速聚集,</span>渐渐变厚变黑,从山顶上压过来,空气开始变得湿润,气压也有些异常~</p><p class="ql-block">风也顺势刮了起来,借助风势雨便稀稀落落地滴起来~</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雨就变成了细雹,再一会儿就变成了雪,就此,就拉开了“阵雨”的序幕~</p><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地上就有了雪的积累~</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现象当时让我毛骨悚然:同伴给我拍照,我积极配合,将登山杖高举起指向天空,一刹那,我突然感觉我的身体麻酥酥的,同时听见啪啪啪的声响,而这声响居然是从登山杖尖上发出来的,纳闷几秒钟,我顿时明白这是云层与大地之间产生的静电引起的,这是雷电的起源,极其危险,可能会把闪电引下来~</p> <p class="ql-block">不顾一切,再来张酷型~</p> <p class="ql-block">雪渐渐变大,周围已被薄雪覆盖,脚下变得更湿滑,6位女驴友知难而退,选择后撤,4位男驴则倚仗体能和毅力,继续攀登前行~</p> <p class="ql-block">上到这个山脊上平缓许多,但海拔升高了,行动变得迟缓,像是悠闲散步~</p> <p class="ql-block">微风掠过,雪越下越大,我们是顶风迎雪、艰难前行,走几十米就要停下来喘喘气,但心里想着的就是不要轻易放弃~</p> <p class="ql-block">看似闲庭信步,实是缺氧打晃,不过这时的登山感觉还是挺不错的,除了脚步有些软,就是张大嘴巴呼吸,有点像醉汉~</p><p class="ql-block">一切看起来都很和谐、安宁~</p> <p class="ql-block">这几人是兰州驴友,他们先我们登顶,现在开始下山回返~</p> <p class="ql-block">上到山脊尽头,是这么一个小山头,乱石当道,两边尽是陡崖~</p><p class="ql-block">我们四人并没有在一起走,一位驴友已经登顶撤下来,与我们碰了面,他登顶时,山顶雪还不是太大,能见度也还可以,所以他移动的速度比较快,我和另一位在最后,第二人在我们前面大概200米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越过这个山顶朝右,顺另一个山脊就能登顶~</p><p class="ql-block">这个小山顶上面满是坚固砾石,陡且难上,手脚并用才能爬过去,待我们越过去,走几十米到一个小平台上,那景象让我赶到害怕了~</p><p class="ql-block">一切来的那么快,出乎意料~</p> <p class="ql-block">刚才能看见的毛毛山顶轮廓瞬间被大雾笼罩,周围一片白茫茫,把眼前的一切都隐入它的怀中,能见度只有十来米,我们完全失去了登顶的目标,辨不清方向,看不清脚下,也不敢四周查看,只能感觉到刚才爬过的那个山顶还在不远处~</p><p class="ql-block">此时虽然离山顶估计只有几十米,另一同伴还在寻找登顶的方向,但我理智的告诉自己必须放弃登顶,及早下撤,我开始劝他应该放弃,赶紧下山~</p> <p class="ql-block">正在此时,头顶上突然传来第二个登顶同伴清晰的呼唤,从声音判断距离也不过几十米,我俩瞬间就来了精神,迅速朝声音方向摸去,攀上一片乱石堆,隐约就看见了山顶上的标记~</p><p class="ql-block">当时我还想,到山顶只这二、三十米距离,回来时看脚印沿原路下来就可以,不至于下不来,事实证明我想错了~</p> <p class="ql-block">上了山顶,达到目的,心中一下子就充满豪气,成就感爆成米花,赶紧让同伴掏手机抓紧录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来想绕山顶三圈,</span>发表一下登顶感言,尽情让豪迈喷发一下,不曾想只绕一圈就冻的受不了了,举起的登山杖又感受到强烈的电流流过,罢了罢了,安全要紧,这山顶断断不能待时间长了~</p><p class="ql-block">同伴这一段的解说很精彩,点赞!</p> <p class="ql-block">这时的雪下的更大,山顶的风也是更尖砺,风夹着雪呼啸狂吹,能见度只有几米,打开手机都很不容易了,指纹不太好使(手指有水指纹变形),输密码也太容易(手指快冻僵点不准)~</p> <p class="ql-block">狂风暴雪中,我们仨只在上面待了十几分钟就冻的无法忍受,脸上戴着抓绒面罩都还被风吹的生疼,手拿出来不过三、两分钟就僵硬的快拿不住手机,眼镜上也堆满了雪看不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定下神情看周围的环境,茫茫一片混沌,几米之外就啥也看不见,刚才上来的路也找不到了,哪里还有什么脚印啊,都被雪覆盖的没有一丝痕迹,此时,最担心的不是能不能找到来时的方向,而是别失足掉下山崖,因为你根本看不清脚下哪里缓哪里陡,一脚踩空便可能万劫不复~</p><p class="ql-block">我有些荒神了,但这情景很不容易遇见,还是要拍点视频留念,三人相互催促,仅凭感觉往回走~</p><p class="ql-block">走回来几十米回到那个小山顶,我感觉还行,至少这几十米是走对了~</p> <p class="ql-block">我突然想起,这应该就是可怕的白毛风吧,那年在鳌太线上,晴好的天气突然变脸,几个驴友就是遇见了这白毛风,当时气温急剧下降,三个走散的驴友被速冻致死,救援人员找到他们的时候,当时的场景是一个把睡袋打开还没有钻进去就失温而亡,另一个躲在巨石后也没躲过,三人遇难,救援人员却找到了四具遗体,这里我卖个关子问你:这是咋回事?</p> <p class="ql-block">翻过比较陡的石头山顶,下来再走不过百十米,我是真懵了,望着脚下这么点地方,我真找不着丁点有印象的地方,完全没有方向了,他俩的手机有两步路的轨迹,这时掏出来转圈比划着,“这边走、那边走”地说着话,我只能紧紧跟着他们,若落下十米远,就绝对看不见彼此了~</p><p class="ql-block">尽管三人对方向的感觉不一致,但还是坚持不能走散,保持在视线内,因为方向不确定,所以多半只能凭感觉,看不清山势,有些地方坡度很大,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别滑下去就万幸了,多亏这边山坡是软土质,被雪覆盖反而还不太滑,再有多亏今天带了双杖,上下借力,连出溜带滑溜,几段很陡的大坡算是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又垂直下降了三、四百米,风渐渐小了,我的心稍稍安稳一些,但周围的景象还是找不到有印象的痕迹,我们迷路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往山脚下走</span>,沿山沟走,不知不觉的风小多了,雪也基本停了,再看眼前,觉得像又不像曾走过的路,只是认准大致的方向,走吧~</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雪下的真是不小吧~</p> <p class="ql-block">走走风就没了,走走雪也不下了,走走云都散去露出蓝天了,再走走,太阳钻出云层,在雪坡上投下我们的身影,洒下了万道霞光~</p><p class="ql-block">这情景,不正是我在脑海里储存的画面么~</p><p class="ql-block">回头望去,毛毛山顶那片残云正好半遮半掩着太阳,似乎在目送下山的我们,我心里的成就感、自豪感瞬间爆棚,那笑声能把自己都吓一跳~</p> <p class="ql-block">不期而遇的这场雪,竟能如此完美的成就了我看雪山的愿望啊~</p><p class="ql-block">事后还原,当时我们还是迷失了方向,走到别的沟里去了,好在偏差的不是太多,多走了一些路而已~</p><p class="ql-block">更好在,这场雪下的时间不长,若是下一天的话,我想我们就得在山里转一晚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下到沟底往外走时拍的,山下没怎么下雪,阳光好、天光好,春天的生机也悄然给山坡披上了绿色,来祁连山里看这样的风景,值啊!</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老姑娘们也没闲着,蹦着高来展现身体的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上开车时,看见天边的朝霞很漂亮,我还说一句“晚霞行千里,朝霞不出门”的话,今天应验老祖宗的话~</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在这一天,甘肃一滑翔伞爱好者进行地面抖伞练习时,因遭遇强上升气流(俗称“云吸”)被卷升至8589米高空,最终安全降落‌,此事也应该与今天的大雪相关。</p><p class="ql-block">还有另一队驴友,也是在乌鞘岭这边登4700你的山峰,最后只一人成功登顶~</p><p class="ql-block">我们4人(男)登顶,6人(女)安全撤回~</p><p class="ql-block">一项惊心的活动,一段难忘的经历,手懒拖到今天,才在火车上把它写出来,我觉得我应该把这写出来,给自己一个不能忘却的留念~</p><p class="ql-block">62岁,有这样的经历,也还不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