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蒙游记(13)中国·古驿道驿站博物馆

炮队镜

<h1> 2025年6月28日上午,到十八驿站中国.古驿道驿站博物馆游览。博物馆在十八站镇上,是个国字号的博物馆,古驿站博物馆在其它地方少见。展馆里面展示世界和中国历代历朝古驿道古驿站的发展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及复兴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的内容在展厅展示。</h1> <h1> 中国·古驿道驿站博物馆始建于2018年,由十八站林业局原大修厂修理车间改造而成,房屋属于70年代仿苏联式建筑,博物馆整体设计分为六大部分24个单元,是一座以驿路文化为主线,秉持尊重历史、面向未来、传承经典、现代表述的基本理念,遵循“收藏、陈列、研究、教育”基本功能,兼具学术交流、文化研讨、文物收藏、休闲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教科书。</h1> <h1> 驿路驿站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读驿路驿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防务、交通、地域和民族关系的历史沿革,有利于研究探讨其在交通、商业、军事、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及驿站作用,对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h1> <h1> 中国不同朝代,都有奉旨传书信牌、护照,意思是:"奉上司的紧急命令传递书信"。不同信牌、护照代表传送信件等级和传信人身份,以供"驿站"检查核验用。</h1> <h1> 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开始对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武装入侵,使美丽富饶的黑龙江沿岸疮痍满目、无数善良的中国居民倒在沙俄匪徒的刀枪之下。沙俄的侵略暴行,激起边疆各族人民的反抗,捍卫家园,殊死抗争,书写了中国人民早期抗俄斗争历史的不朽篇章。</h1> <h1> 光绪十一年,鄂伦春人葬马掘穴发现了金苗,从而引发盗采黄金和"国中之国"的屈辱历史。清政府从墨尔根到额尔古纳河东岸西口子,设二十五个驿站,十八驿站成为重要节点。清朝派吉林后补道台李金镛赴漠河开办金矿、屯垦戍边,重新启用古战场驿站,此路段因其功能以运送黄金为主,称之为"黄金之路"。</h1> <h1> 驿站‘’站民‘’多为发配来的流民,他们受官府的压榨,生活窘迫,他们不为苦难所迫,垦荒种田,保家卫国。男站丁主要轮番去递送公文、运送弹药、军粮等货物,开荒种地和家内日常的一切劳动主要由妇女来担当。</h1> <h1> 至今流传站人旧事:睡在露天,取暖篝火,火烤干粮、野味充饥。晚间睡觉头上戴皮帽子,身盖羊皮,身边篝火。即便是这样,也不可贪睡,否则就会被冻死。</h1> <h1> 一带一路单元,展示了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h1> <h1> 展览馆中有鄂伦春族民俗展,图片介绍展现他们的生活、祭拜、宗教信仰等内用。在展馆里,你可以看到独特的鄂伦春民俗文化,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极富有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特色。</h1> <h1> 博物馆以大写意的手法,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古驿道、驿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承载的巨大作用,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和壮美史诗。到十八驿站游,中国·古驿道驿站博物馆是游人必去的景点。</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