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参观“如是莫高” 敦煌艺术大展

太空精灵

北京今年的三个敦煌展览,今天我走进了最后一个—北京展览馆的“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是最具重量极的大展。<br>展览历时三年精心研究、策划与筹备,依托高精度数字技术与匠心手作,将跨越十个朝代的9座莫高窟艺术精华,近300幅/件临摹壁画、雕塑及文物真迹凝练北展3000平米展厅中,让热爱中国传统艺术,且在敦煌也无法欣赏到顶极艺术的人们,在展厅中大饱眼福过足了瘾。<br>九座1:1敦煌石窟经典石窟中,八座为特窟(包括一座在敦煌不对外开放的特窟217窟),以及历史价值重大的普窟——藏经洞。<br>同时还有敦煌研究院珍藏的文物及壁画艺术精品近300件,特别打造了一条300米长的沉浸式“壁画长廊”,汇集数百件壁画艺术精品,如《鹿王本生图》、《降魔成道》、《萨埵本生》等经典壁画。<br><div>与女儿中午到达,先在“莫多多”餐厅吃了简餐,12:00多进入展馆。</div> A馆一进门就是最具震撼力的《五台山图》,整面墙的巨大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清晰,许多寺庙名字至今未变,看着很亲近。 拐进去就是7个1:1石窟,面积都不大,时值中午人较少,欣赏拍照很得劲儿。<br>初唐第220窟:瑰丽壁画描绘唐代开国气象与丝路商旅,见证初唐艺术鼎盛与文明交融。<br> 西魏第285窟: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壁画融合佛教、道教与西域神祇,堪称丝路多元文化“万神殿”。各种王、雷神、朱雀、羽人等线条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几种神的样子差不多,却在西域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名字和能力。 榆林窟中唐第25窟:被誉为“敦煌石窟艺术之冠”,窟内绘制的大型壁画观无量寿经变精致至极,表现佛国世界的富足美好,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之一。 初唐第57窟:被誉为“美人窟”,南壁观世音菩萨形象优雅,细腻的线条展现初唐绘画巅峰技艺。我今年初购买的敦煌日历的封面就是这观音像。正面佛龛内的雕像色彩鲜艳,比例协调非常带劲儿。 盛唐第45窟:七身彩塑群像(佛、弟子、菩萨、天王)形神兼备,彰显盛唐雕塑艺术之极致。这几个彩塑美极了,特别是菩萨的姿态是真正的美人,试看今日有谁能与之相比? 特窟盛唐第217窟的复刻版本为全球首次亮相。通过精准的数字化扫描与精细的手工还原,石窟中的壁画、雕塑、建筑结构等细节得以高度复原,让观众仿佛穿越千年,亲身体验敦煌石窟的文化精髓与艺术震撼。壁画描绘盛唐市井生活,宏伟的建筑群展现了盛唐气象。 李思训青绿山水画风格,由于李思训画作的失传,此壁画更为珍贵。这种绿色真是太美了,背景也是五台山。 中唐第158窟:长达十余米的涅槃佛像静谧庄严,传递“寂灭为乐”的哲学意境;是莫高窟最大最完美的佛像,半开半合的眼睛让人感觉无比心静。 之后出A馆,有个饮品小店的休息区,女儿买了咖啡休息了一会儿。开始进入D馆,首先是壁画长廊,百件壁画艺术精品就这样展现在眼前,让人有点儿激动呢。虽说是复制品,但非常逼真,那些破损都在,看起来没有维和感,况且这些基本都是到了莫高窟现场也是不能全看到真迹的哟,若不是在这里那我就将与这些世界顶极艺术品失之交臂了。 虽然不懂靠看说明,听讲解才能理解一部分,但又有几个是敦煌艺术家呢?开发想像的翅膀是我欣赏文物的窍门,哈哈。 但从以上壁画中的确可看出每个时期的不同风格 很喜欢那些造型和图案都精美绝艳的藻井,是我最喜欢的古典建筑艺术,这些图案不用多高深的艺术修养都能看懂。 元代第3窟:千手千眼观音壁画线条细腻,展现元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旅行多年,欣赏过不少壁画,心中对于元代壁画的评价较高,所以该窟让我流连了好长时间。 藏经洞中的展品,特别是织绣绢画真是美极。 最后的文创店也是让女儿流连,怎么也要带走两件。<div><br>实用攻略:<br>1.正常门票128,老人优惠票68。抖音上经常可买到便宜票,女儿的票就是在抖音直播上买的,才68,与老人一个价,参观完在出口时抖音购票还有个小纪念品可领。<br>2.从西马路进入A馆<br>3.A馆主要内容是7个复制窟,B馆是元代第3窟和藏经洞,及300米的壁画长廊。参观顺序无所谓。<br>4.现场有公益讲解,但声音小人多,讲解水平一般,最好是事先做些功课,现场租个讲解器,或现场听豆包的讲解也可。<br>5.参观时间约3小时,里面有较小的休息区,水和小面包等。好像晚上有晚餐。<br>6.展览中常见到“经变”一词的意思,是以绘画等形式将佛经的意思表现出来。<br><br> 2025.8.22<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