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因临近炳灵寺又被称为炳灵湖,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距兰州市75公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竣工于1974年。</p><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水面最宽处6公里,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约57亿多立方米,正常水位1735米。</p><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为黄河上游开发规划中的第七个梯阶电站,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1978年,刘家峡水库洮河“异重流排沙”成果获甘肃省科技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奖。</p><p class="ql-block">2021年,刘家峡水电站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距兰州市75公里。在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黄河河水来到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过峡谷向西流去。</p> <p class="ql-block">黄河过刘家峡流到兰州之前,汇入了洮河、大通河和湟水等大支流。在兰州以上,黄河的含沙量不多,即使在洪水期,含沙率也是百分之五左右。泥沙的主要来源是上述支流,来自干流的很少。根据观测记录所得,在兰州以上的流域地区,每平方公里所流失的泥沙,每年平均约为一千公吨。</p> <p class="ql-block">在刘家峡水库,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古老的黄河第一曲,还能探访炳灵石林与炳灵寺石窟等壮丽景点。远眺水库,只见蓝天白云映衬下,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着一汪碧蓝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钢铁的骨骼扎进黄土褶皱,把黄河的奔涌,揉成一汪碧琉璃。</p><p class="ql-block"> 风掠过坝顶时会慢下来,看百万方水如何驯服了野性——曾经裹着泥沙咆哮的浪,此刻沉在蓝天下,映着云影,也映着远处祁连山的雪。</p><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水面,碎成千万片银鳞,又随波纹重新聚拢,像大地捧着的一面镜子,照见上游的黄土塬,也照见下游的稻浪。</p><p class="ql-block"> 偶尔有渔船划过,桨声轻得像一声叹息,惊不起太多涟漪,却让这静止的辽阔里,多了丝流动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傍晚是最好的时刻,暮色把坝体染成深褐,水面却还留着最后一抹金红。风里有水草的清苦,也有远处村庄的炊烟味,混着水的气息,漫过岸边每一块石头。</p><p class="ql-block"> 这不是黄河原本的模样,是人们用智慧挽住的缰绳,让奔腾的力量,变成了照亮万家的光,变成了灌溉田野的泉,在西北的高原上,静静舒展成一片安稳的蓝。</p> <p class="ql-block">碧波荡漾映天光,群山环抱水中央。</p><p class="ql-block">大坝巍峨锁碧浪,高原明珠耀四方。</p> <p class="ql-block">站在刘家峡水电站大坝之上,俯瞰库区,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此情此景,很难让人联想到黄河曾有的“一碗黄沙半碗泥”的浑浊景象。作为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被誉为“共和国水电长子”的刘家峡水电站,在全面建成发电至今的50载岁月里,以非凡的智慧、持续的投入和不懈的坚守,演绎了一场深刻的生态变革,守护了母亲河生态。</p> <p class="ql-block">自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扶持建造刘家峡大坝水电工程以来,作为我国当时唯一一座坐落于黄河之上的大型水电工程,刘家峡大坝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首座千瓦级水电站的诞生,其储水量和发电量均超过50个亿,为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p> <p class="ql-block">黄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横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第五大河。</p><p class="ql-block">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黄河流域构成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黄河三峡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三峡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壶口瀑布、龙门峡和青铜峡等地,游客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例如,在壶口瀑布附近,游客可以参观到著名的壶口古镇,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高峡平湖映碧空,清波浩渺接云容。</p><p class="ql-block">大坝横锁山河固,滋养良田万代功。</p> <p class="ql-block">从“一碗黄沙半碗泥”到“碧水蓝天”,从“红山白土”到“绿满山、花满园”,刘家峡水电站用半个世纪的光阴,诠释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谱写了一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黄河协奏曲。</p> <p class="ql-block">黄河天堑锁云涛,高峡平湖映碧霄。</p><p class="ql-block">一坝横拦千顷浪,明珠璀璨润青梢。</p> <p class="ql-block">在刘家峡水库,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奇观———“黄洮交汇”黄河与洮河以独特的“Y”字形在龙汇山前交汇,一清一浊、一蓝一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黄河与洮河在此交汇,一清一浊,形成“半江碧水半江浑”“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 ,好似大自然用神奇的画笔勾勒出的奇妙画面。</p> <p class="ql-block">高原碧玉嵌云烟,大坝横波锁巨川。</p><p class="ql-block">游艇裁开千顷翠,蛟龙出水换新天。</p> <p class="ql-block">“峡”,是两坡较陡中间狭窄有流水的谷地。“峡谷”从字面意思及在日常使用上,与“峡”基本等同,常常混用。</p><p class="ql-block">但作为地貌学的术语,峡谷特指深度大于宽度,狭窄幽深的谷地,谷坡常常伴随长且深的陡峭岩壁,可以是没有水的干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