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四)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观警察博物馆有感</b></p><p class="ql-block"> 暑假里,我随爷爷参加他们单位组织的参观沈阳警察博物馆,这是我最有意义的一次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 一进馆,墙上的老照片就吸引了我。爷爷指着一张穿蓝白制服的黑白照片说:"那是80年代爷爷穿过的警服”。原来爷爷年轻时也是警察,他曾亲手抓过坏人;帮迷路的小朋友找妈妈;亲自审理犯罪嫌疑人和大要案件。</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阿姨说,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的人民警察,变化可大了。警用设备也由原始简陋设备到现在先进智能警务。最让我震撼的是,好多警察叔叔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永远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爷爷说:"红色基因就是责任和勇敢。"我懂了,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暑假,我收获了最宝贵的成长经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岐山一校四年二班刘晋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色血脉代代相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观沈阳警察博物馆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景君</p><p class="ql-block"> 按照离退休干部党委和厅老干部处的要求,参加了“传承红色基因,携童走进警营”实践活动。我带着孙子和大家一起参观沈阳警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走进沈阳警察博物馆,像是推开了记忆的闸门。泛黄的老照片里,一张张,一件件当年我们所经历的警装、警具、警车等,感到非常熟悉而亲切,那顶带着国徽的大檐帽,和我刚入警时戴的一模一样。玻璃柜里的老式对讲机还留着磨损的痕迹,按键上的漆都掉了大半,让我想起八十年代蹲守抓捕时,靠它传递信号的紧张夜晚。</p><p class="ql-block"> 展厅里陈列的“五四”式手枪、自行车牌照,从土枪到智能装备,从手写笔录到智能文档,那手写的户籍档案、卡片,每一件都带着温度;一些影响全国的大案要案的审理,也有我曾经参加始终的痕迹。一些案件的最后结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许,也有自己曾经付出的汗水。小孙子童稚的脸上总挂着不解好奇和疑问,问东问西,很是兴奋,也不时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英烈板前,我站了很久。那些年轻的面孔,有的牺牲时仅仅20出头,可他们的责任担当和大无畏精神,却一代代传了下来。一个敢担当,敢作为,机智勇敢,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铮铮傲骨,就是警魂,他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随着讲解员的讲解,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当年我们从警时的历史时光和现在公安工作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大家都不约而同在前台打卡留念,有很多感慨在心中,不舍地登上返回的大巴车,忽然明白:警察这两个字,从来不是警服和头衔,是危难时伸出的手,是黑夜里亮起的灯,是刻在骨子里的那份牵挂。</p><p class="ql-block"> 这博物馆里珍藏着的,不只是历史,更是一代代警察用热血写就的忠诚——关于忠诚,关于守护,关于警察永不褪色的藏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