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十七年前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前排中间我的班长</p> <p class="ql-block">后排右是我</p> <p class="ql-block">我们生死战友2025年8月5日</p><p class="ql-block">欢聚在天下名山峨眉山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心心念念的老班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生死与共的兄弟们</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班长这个称呼,承载着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个职务名称,更是一段青春的记忆,一种责任的象征,一份难以割舍的情谊。每当喊出或听到“老班长”这三个字时,心底总会泛起层层涟漪,又会使我回想起那段在部队时,大家一起并肩训练、作战的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8年2月我从楚雄前进公社、箐上大队、知青队被应征入伍,经三个月的严格训练后,戴上了象征军人责任与使命,闪闪发光的红帽徽、红领章,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我十年的军旅生涯就此正式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知青”兵在下连分班,当时是碰到一些问题的。很多班长对知青有着“偷鸡摸狗、拔蒜苗”调皮,不好管理的映象。所以大都不太愿意接收为他班的成员。幸好我们新兵连长就是带我入伍的。我被分到了陇川二连,他连队的三排七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班长他姓万,四川峨眉人,中等个、白白的皮肤、圆脸大眼睛,一对招风耳,显得非常干练而聪慧,说话既幽默又风趣。他在生活的闲聊中告诉我,他家是峨眉山上种黄连的,种黄连的人比黄连都苦。所以,他要求我在部队上珍惜一切,好好干。从政治思想方面讲,我尽管是一个得过且过,上进心不算强的人,但在他的教诲下,我力求在军事训练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成为连队官兵中的佼佼者。是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射击、投弹、越野、百米障碍、单兵战术、等的实战化水平在训练中迅速得到提升。因此,在我们班长的带领下,我们二连的九人到团里教导队受训,并且我们还当任了战术先行、示范班的重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个月,90天魔鬼式的训练,我们每个人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个晚上不是背教案就是写想定或是加练,在睡梦中惊醒的紧急集合,也成了家常便饭。对抗射击时,我们两肘、两膝全都是疤,掉了又结、结了又伤,没有一个清清爽的时候。班战术科目,因为我们是先行示范班,所以,吃了不少苦。早上在灌木丛中来回穿梭练战术动作,不一会露水就湿透了全身,土地上几个滚起来就如同泥猴子一样,下午天气炎热,汗流浃背不说就连短裤都没有一点是干的,下训回营房的途中,战术教员一会都没想让我们闲着。敌机轰炸、机枪扫射、炮火拦阻、防原子、防化学、通过核辐射化学染毒地带,等等的情况,处置着回来。这些单兵动作只是基础,然而每个单兵动作与全班战友的密切配合起来才是关键。从出发地线开始,到冲击目标被占领结束,一天上上下下无数趟整天的训、整天的练,终于可以汇报演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天,我们在班长精神抖擞的指挥下,全班人员的枪里装满了空包弹,背上炸药包,全副武装,在烟雾、炮火爆炸声的显示下,我们班完美的演示了班战术训练的成果。受到了前来观摩的各级首长们的高度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导队训练期间,不同寻常的苦和累把我们炼就成了有着坚韧不拔意志品质,钢筋铁骨的军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9年2月17日至3月5日,28天大规模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我们作为出国参战部队的11军第94团战果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一次全营担任穿插任务受越军猛烈的炮火拦阻射击时,我正想起身跃进至离我不足十米路边的大弹坑,一发呼啸而来的炮弹正向我们袭来,我身旁姓吴的老班长拉了我一把,我就立即爬下了。震耳欲聋“嘭”的一声,炮弹正正落在了我想利用的大弹坑里,好险!感谢老班长救了我一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班长,他是军旅生涯的引路人,是成长路上的明灯,是平时为你遮风挡雨,战时是为你挺身而出挡子弹,化解危机、危险最可靠的那个人,更是永远值得尊敬的兄长。老班长,这个简单的称呼里,包含着太多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场上,我生死与共的兄弟们,有的几十年都没见过了,有的虽在我们云南战友聚会上见过,但都又过去很多年了。这次在峨眉小聚与你们相见,让我非常高兴。祝愿我的兄弟、姐妹们平安、健康、快快乐乐每一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郅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8月19日</span></p> <p class="ql-block">我心心念念的老班长</p><p class="ql-block">和我生死与共的兄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