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八月十九日,我和几个老年朋友在太原市一旅行社包车,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寨村。这个村子,曾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将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成层层梯田,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伟大号召下光彩夺目,光芒四射,深深感动着新中国所有的农民兄弟。</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寨变了。曾经的七沟八梁一面坡变为风景区,许许多多海绵地变为林地,用来灌溉的八座塘库变成了风景,公社社员变成了村民,陈永贵时代令人羡慕的社员居住地变成了市场,户户村民都变成了商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里,大寨人没有落后,他们迅速变得更加富裕了。当然,我们在这里,依然能够感受到以陈永贵为首的大寨人,当年战天斗地的动人情景,感受到大寨人当年的崇高理想以及他们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自然也有遗憾。我们怀着对大寨的满腔情感,早上八点即出发,恨不能即时到达。待真的到了,并高高兴兴花120元请了讲解员,又出10元耳麦使用费,却被门卫因带我们前来的太原旅行社导游本人导游证不能代替门票而拒绝进入景区,他们发生激烈争吵扬言举报后才被放行。到了大寨展览馆,展馆讲解员敷衍了事,匆匆解说两个展馆便结束工作,放弃了对第三展馆的讲介。中午就餐时,一村民主动带领我们到他家的“铁肩膀炕头饭店”,却以远远高于太原市同类菜品价格,且餐盘小、量少味差的服务,让人倍感滑稽。这就是今天的大寨吗?原本期待能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那份炽热的集体记忆,那份毛主席让全国农民学习的珍贵品质,却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被现实的琐碎冲淡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但我知道,大寨的精神,不会因一时的失落而消散。它会永远藏在那些老照片里,藏在毛主席的号召里,藏在周总理的题词里,藏在郭沫若的诗词里,藏在那些石碑与展馆里,也藏在我们这一代老人心里,并将默默地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摄影:刘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