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陈华</p> <p class="ql-block"> 当新年的余温还未散尽,我便踏上了前往甘南的旅程。心里揣着对这片土地节日氛围的无限向往,毕竟这里在春节到正月十五前后,各寺庙的法事活动接连不断,那独特的文化气息早已让我心驰神往。</p><p class="ql-block"> 从拉卜楞寺的庄严,到玛曲县采日玛乡麦尔科家访时感受到的淳朴;从郎木寺正月十三晒大佛的震撼,到西仓寺亮宝节上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珠光宝气的惊艳;还有黄河第一湾的壮阔,郎木寺辨法法会的肃穆、转香巴的虔诚,以及四川达仓郎木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的神秘……每一处都让我沉醉在浓郁的民族风情里。</p><p class="ql-block"> 尽管天气寒冷,雪花不时飘落,但心中的好奇与期待,驱使着我不断去探寻、去体验。那些鲜活的人文画面,那些绝美的自然景观,尤其是晒大佛时那撼动人心的场面;亮宝节上各路人马的节日盛装与璀璨光芒,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望,甘南之旅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无比眷恋。接下来,就让我用镜头和文字,带你重温这段难忘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僧人抬着卷起来的唐卡(佛像),浩浩荡荡往晒佛台方向走。</p> <p class="ql-block">雪不停飘,唐卡在晒佛台铺开。</p> <p class="ql-block">觉得奇的是:当拉开彩色布,露出大佛时,雪开始停了。</p> <p class="ql-block">唐卡从上往下慢慢打开</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场景震撼人心,人们不若而同地跪拜。</p> <p class="ql-block">雪又开始飘了</p> <p class="ql-block">晒佛仪式完成,唐卡从下往上移。</p> <p class="ql-block">各种仪式还继续中</p> <p class="ql-block">雪落时的信仰与欢歌</p> <p class="ql-block">玛曲县采日玛乡麦尔科</p><p class="ql-block"> 当地牧民逐水草而居,依赖草原养牦牛、马等,玛曲号称“格萨尔王的发祥地”,相传此地是格萨尔王牧马之处,诸多游牧生活细节融入了格萨尔史诗元素。且藏族民歌弹唱、牛角琴演奏等常伴随各类游牧生活场景,极具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 。</p> <p class="ql-block"> 西仓寺亮宝节,每年正月十四,巡游是亮宝节的重要环节。轮值部落的所有男丁身着华丽藏服,高举彩色经幡和旌旗,跟随“战神”绕寺而行。“战神”由部落中最为彪悍的男子扮演,其头戴类似格萨尔王军队的“将军帽”,佩戴金耳环、玛瑙珍珠项链等,腰间挂藏刀、弓箭等,展示部落的珍宝与尚武传统。巡游过程中,人们还会抛洒“隆达”以增添欢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 甘肃玛曲黄河第一湾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后形成的第一个大湾,全长达433公里。这里地势平坦,水流舒缓,是黄河首曲最大的生态湿地,也是河曲马、黑颈鹤、白天鹅等珍稀动物的栖息乐土,曾被称为“亚洲第一牧场”。</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辨法法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四举行,毛兰姆大法会从正月初三或初四开始,到正月十七结束。</p><p class="ql-block">辩经时,僧人们以特定手势、富有节奏的语言进行问答,用击掌等强调观点,若待考僧表现合格就能获取对应的学位。</p><p class="ql-block">辨法会,郎木寺僧众积极参与,周边地区信众也会赶来聆听感悟佛法,见证可能诞生新格西学位的时刻,现场庄重热烈。</p><p class="ql-block">除辩经外,当日还会同时举行法舞跳神等其他活动。</p> <p class="ql-block">聆听感悟佛法</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 转香巴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举行。 </p><p class="ql-block"> “香巴”在藏语中意为“弥勒佛”,转香巴也叫“转弥勒”,这天被认作是未来佛巡视寺院的吉日,借活动祈愿其为世间带来福运与吉祥。</p> <p class="ql-block"> 四川达仓郎木寺即格尔底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红星镇,与甘肃省碌曲县的赛赤寺隔白龙江相望 。</p> <p class="ql-block"> 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著名高僧米拉日巴尊者而建,是全藏区唯一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p> <p class="ql-block">图(中)是当地摄影老师(当当)</p> <p class="ql-block">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米拉日巴佛阁的金顶,甘南之旅的脚步也渐渐停驻。回望这一路,从拉卜楞寺的晨钟到郎木寺的暮鼓,从晒大佛时万人仰望的震撼到亮宝节上服饰流转的璀璨,从黄河第一湾的苍茫到麦尔科家访时的烟火气,每一幕都像经幡般在记忆里飘扬。</p><p class="ql-block"> 雪落时的寒冷早已被心头的温热驱散,那些寺庙法会的庄严、民族服饰的绚丽、人们脸上的虔诚与笑意,交织成独属于甘南的生命力。或许是转香巴时指尖划过经筒的触感,或许是辨法会上辩经声里的信仰力量,又或许只是擦肩而过时一句温暖的问候,都让这片土地的温度深深烙进心里。</p><p class="ql-block"> 行囊里装满了镜头下的光影,更盛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眷恋。甘南的美,不止于风景,更在于那份在传统与信仰中流淌的鲜活。暂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相信这些刻在时光里的画面,会一直指引着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回望这份纯粹与热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