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的观后感

盛小盛

<p class="ql-block">我一定要去看《南京照相馆》这本电影,8月18号女儿打来电话,她说,妈电影票己买好,晚上你跟宝宝一起去看,好,我欣喜若狂满口答应。</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女儿驱车,我和小孙女三人一起来到影院,一人一杯奶茶,一包薯条,还有带了足够的餐巾纸,开开心心入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上。</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灯光渐暗,银幕亮起《南京照相馆》电影就此拉开帷幕,它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1937年南京那段沉重历史的一角,那座被战火与阴霾龙罩的南京城。</p><p class="ql-block">阿昌,一个普通邮差,他这个主角的经历就像一条线索串联起了整个故事。</p><p class="ql-block">大好河山一一寸土不让,他凭借着洗印照片的手艺,在绝境艰难中求生,拚死保护记录日本鬼子罪行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比如守住真相和勇气,还有些东西比那生命更珍贵。</p><p class="ql-block">照相馆的金师傅对日军发出狮子一样的恕吼,不惜用药水泼向想毁掉证据的日本鬼子,真相就像洗照片的药水,一旦泼出去就抺不掉。</p><p class="ql-block">告诉鬼子谁也别想歪曲历史,再弱小的人都有底线,别想欺侮我们的国家。</p><p class="ql-block">侵略者伊藤的狂妄与残暴让人愤怒的,他在照相馆里脚踩每一块地板检查,等他撬开时。</p><p class="ql-block">在危机时刻,站在一旁的阿昌勇敢解释到,因外面战乱,方便就地解决了,使鬼子无机可趁,金师傅的机智聪明使大家转危为安。</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凝视着荧幕上那一张张饱经沧桑的面孔,看着他们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与坚守。</p><p class="ql-block">被割了耳朵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宋班长,在照相馆里从照片上看到他唯一弟弟遇难的消息,出去跟鬼子拚命,后来,英勇就义死在敌人的刺刀上。</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鬼子的暴行,襁褓中的婴儿,只因为个哭闹声,鬼子从华华母亲的怀里抢走,活生生的摔死。</p><p class="ql-block">他们还焚烧活人,还把活人装进麻袋再扔到满是鲜血的河里。</p><p class="ql-block">王翻译,他妻子替日本人洗衣服,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后来他自己也死在鬼子手上。</p><p class="ql-block">优秀演员林毓秀,在南京大屠杀中相识,她眼神凌历,英姿飒爽,性格乐观积极,坚強隐忍,轮廊分明。</p><p class="ql-block">城门城门几丈高一一三十六丈高,《南京照相馆》有阿昌的善良勇敢,再有金老板一家人的坚韧不屈,也有侵略者的残暴罪恶。</p><p class="ql-block">影片中鬼子的暴行令人发指,照相馆它的每一个角落都见证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遗留下了那段最真实,最残酷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电影的结尾,那些记录日军行暴的照片被公之于众,成为审判战犯的证据,照片能褪色,但历史不会一一它只是等有人翻开,历史绝不会被掩埋,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p><p class="ql-block">这段历史是沉重的,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绝不能忘记先辈们的苦难。</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抗战必胜一一中国万岁!</p><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一一吾辈自强,这八个字,是要告诉世界中国人记住过去,不是为了记仇,而是为了让明天的全世界更加和平!</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5号</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