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暑假的一天》

夔州郎

<p class="ql-block">  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虽然身子像灌了铅,但心里觉得今日比较特别。</p> <p class="ql-block">  早上未到辰时,父亲喊我起床,说吃饭后去掰包谷。我想起昨晚,说今日去月亮丘那块田掰包谷。吃罢面条,门前放把椅子,椅子上放好泡满茶的盅子,地坝里放条高板凳,我们带上背篓、小板凳、毛巾、草帽去了月亮丘。</p> <p class="ql-block">  我老家在奉节县红土乡降龙村,与云阳县石门乡石门村交界,这个地方生得比较偏僻,离红土乡远、离石门乡近(70来分钟步行路程),我们赶场就常到石门乡;然而,老家到奉节县城和云阳县城的距离差不多,80公里左右。虽然生得偏僻,但是有田有地,可以种庄稼。关于我家种庄稼的历史,曾于2016年暑假在《防野猪 保庄稼》中说过,这里不重述。</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在老家种庄稼(包括在老家)的人太少了,即使寒暑假也少,学生去父母所在的外地,年轻媳妇待在娘家。过年的时候稍微好一些,过完年,青壮年又到外地去了,真是“昔日蒙童四季宅,而今青壮八方拥”。因此,在老家的人,几乎全在60岁以上,他们在外打不到工,因为买不到打工保险了。</p> <p class="ql-block">  去年暑假,我背了包谷的。当时,父亲受伤的脚还没好利索,他踮起脚,一边掰玉米一边撕玉米的外壳,我和母亲就一个劲儿往回背。</p> <p class="ql-block">  到田间一看,我发现叶子还比较绿,以为包谷还没成熟。其实不然,叶子还绿的缘故,完全拜8月11日那场大雨所赐。父亲在包谷秆上掰下玉米,我和母亲坐在板凳上撕玉米壳。撕下玉米后,发现玉米籽金黄金黄的,硬硬的,与半个月前吃烧包谷的那种玉米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  等到撕的玉米快到两背篓时,父亲便沿着背篓的上方插些玉米。这样背得多些,好计数,也减少背的次数。这些背篓不大不小,年龄超过20了,底部大小约30厘米×20厘米,上部面积35厘米×35厘米,有9道箍。不爱运动的我,许久没背重物的我,面对背篓里70来斤玉米,发现背起来还不错,只是走得比较慢而已。月亮丘到家的距离不大远,1/4左右的路是田埂路,外边是高坎、里边是别人家种的玉米,不太好走,只能比较小心翼翼地走着。没走多远,我的背和额头都出汗了,额头上的汗顺着到了脸颊,我忙拿起毛巾,取下眼镜,擦拭脸上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  当我和父亲准备第二次包谷时,在上边田里同是掰玉米的刘家大舅说,理发的喻师傅来了,现正在我幺爷爷家里。我一阵高兴,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正是时候”,我和父亲早想理发了,上次17号去石门乡赶场就打算理发,可并没有看(找)到理发师。我们应了大舅的话,背起了包谷往家走。</p> <p class="ql-block">  等到把包谷倒在地坝后,我和父亲背起背篓去了幺爷爷家。到幺爷爷家后,我向幺爷爷、幺奶奶和喻师傅打招呼。接着,父亲开始理发,我在旁边等着,一边打量着喻师傅。不一会儿,父亲理发结束,他付钱后背着背篓走了,我端坐在椅子上,任喻师傅打理我的三千烦恼丝。</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边理发一边聊天,我问喻师傅多大年纪了,他说七十三四了。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我还在老家读小学时,他就给我们理发,要么在屋头、要么在学校;我已二十多年没在老家理发了,喻师傅现在年过古稀实属正常。喻师傅问我有三十没,我说没三十就好了,已经三十几了哟。他问我在哪里工作,什么工作;我说在巫山教书,他说不错不错,连说了两次。</p> <p class="ql-block">  喻师傅很快为我理好发,我一边对镜打量一边走向洗头处,说喻师傅理得好、宝刀未老。他说,给这么帅的小伙子理发,不理好些的话,怎么好意思呢。幺爷爷说,喻师傅是老师傅,理发的工具都是老东西,理出来的头发当然不一样了。我洗好头发,又端坐在椅子上;喻师傅为我修边幅,两鬓的短发、颈项上的汗毛,他用那好似华佗为关公疗毒的小刀,三下五除二就给我打理好了。</p> <p class="ql-block">  道谢、道别后,我背起背篓去了月亮丘,一边走一边想:这5元的理发效果,比起在巫山、大庙的理发,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为喻师傅点大大的赞。</p> <p class="ql-block">  月亮丘那块田不大不小,父亲说有两箩谷子的面积,也就是当时可以打200斤谷子的面积。我们掰完大约一半时,已快到午时三刻,太阳大了起来,我们背着包谷回家,计划着下午来掰另外一半。</p> <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我没闲着,坐在了那张黑漆面到方桌前面,打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翻到了第七章《天文地理》部分,从《为什么地球会绕轴自转》看起,期待着今日将本章节内容看完这一目标的完成。打开笔记本,写上日期后就边看边记。看的时候,我观其大略;记录的时候,找出关键句子,记上两句或三句。</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不大不小的年纪,我的记忆力大不如前了,所以每次看书的时候都喜欢笔记。记得2021年刚入南园,我在开学会议上自我介绍时,开玩笑地说:“领导们、老师们,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请大家允许我照着稿子介绍。”将入城这四年看的书进行对比,今年暑假看的最多,从党的生日那天算起到现在,分别看完了《木偶奇遇记》《小学数学专项训练一本全•典型应用题》《小学数学30天精通画图法》《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公式法》。目前这本《十万个为什么》快看完了,还有一个章节的内容,计划回巫山前看完。当然,我还看了一些其他东西,如论文《语韵启智 健康护航——探索语文教学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航道》《深化幼儿教育督导改革——挑战、机遇与路径》,沈腾、许龄月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你是我的眼》,抖音“象棋王小叨”中的“橘中秘”(部分)和“小何说历史”中的“南北朝如何走向统一”,以及有关传统国学的某些知识等。</p> <p class="ql-block">  说起看书,我们常说孩子不爱看书、学生不爱看书,从我2021年来看书的两次经历而言,的确感觉到坚持看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二次是今年暑假看书,第一次是2021年进城备考看书。关于那次备考的缘由,我在《教育精神满南园 助吾成长添华年》里写过,便是当时看到身怀六甲的谭老师,为上岸四川而奋力备考,我的心为之触动,自己过得悠哉乐哉,没有理由不看书学习,于是在3月28日开始备考。那次备考期间,我看(做)了十一二本书籍资料,笔记记了11本,最后一本命名为《温故知新》;同时,我将看书经历总结为《备考攻略》,把答题技巧归纳为《答题十策》。</p> <p class="ql-block">  看完书、记完笔记,我仍然没来得及休息。时间刚入申时,外面的天气变了,天边乌色已徘徊,我们都没有觉得雨要来了,想着月亮丘还有一半的包谷没有掰,便又踏上了去月亮丘的道路。大约申时过半,老天爷毫无征兆地下起雨来,豆大的雨点儿,噼里啪啦地向我们袭来。“下雨啦,赶紧背起走,地坝里还晒着包谷。”父亲喊我和母亲赶紧背起走。我们放好东西,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三步并作两步,很快回了家。一到家,雨停了,太阳突围了乌云的包围圈,将它的阳光继续洒向人间,我们感觉老天爷好像在“涮坛子”;我们换下湿衣服、湿鞋子、喝了开水后,赶着去月亮丘继续奋战。</p> <p class="ql-block">  关门戌时之际,我们掰完包谷,背着最后一篓玉米回家。路上,母亲说,今年月亮丘掰了16背篓包谷,比去年多了1背篓多,原因是去年种的“三峡玉16”,今年种的“康农玉109”,且今年种的时候施了自家水肥。</p> <p class="ql-block">  回家后,母亲做饭,父亲舀猪食喂猪,我将汗湿的衣服泡在桶里后洗澡。洗澡的时候,透过墙上的镜子,我看到背包谷后肩上的痕迹,勒痕扩散,其红如血,活像抗日剧《冒牌英雄》中马掌柜受刑后的肩膀;抬起左手,我看到手背上有些小泡泡,那是撕玉米时,玉米壳在我手上留下的记忆。洗澡结束后,我点燃艾草把,在房间、地坝和猪圈处转悠,用艾烟驱赶夜蚊子,想起2022年七夕前夜写的句子——“艾烟斜飘,香入丁家楼”。</p> <p class="ql-block">  吃饭时,我们谈天说地,说着今日的收获、谈着明日的打算。我们边吃边喝,父亲“白+啤”,我给母亲倒了一杯啤酒;举杯的时候,我再次感受到“不日归故里,与亲把酒尝”的喜悦。吃罢晚饭,洗完衣服,我开了微信视频,看了才回大庙的妻子儿女。妻子问我这两天在干嘛,我说正在开始掰包谷,她问我好久回巫山,我说25号左右,她问我是不是想偷懒,我微微一笑;当时,我想起前几天与胡老师聊天,说起过几天就要暑假集中学习了,她问我几时回巫山,我说等背几天包谷了便过去,她说我这文弱书生的身板儿得不得行哟,我说大多数的事情不必太在意细节嘛。</p> <p class="ql-block">  晚上躺在床上,感觉身子翻动不得,今夜只好保持“卧如弓”的姿势了。拿出手机,打开抖音,想着有几天没看历史了,于是搜索“小何说历史”,进入了页面,接着上次的内容继续听看。差不多一节课的时间,我听了三节内容,它们分别是《无敌而反的咸阳王拓跋禧》《罪无定名的北海王拓跋祥》和《外戚、权臣、棋子高肇》。其实,我挺喜欢历史的,大学读的历史教育专业;此前此后,我还经常观看中央10台《百家讲坛》中的历史节目。</p> <p class="ql-block">  看完之后,我竟然还没有睡意,想把今日的事情写下来。自2021年秋季入南园,直到2023年春季才有时间和精力写东西,写的都是论文、案例、征文和美篇等,且在领导的指导下受益匪浅;比如,陈书记指导的《移动德育课堂 助力培育“五和”少年》,曾校长指导的《基于“双减”下小学低段作业的管理经验》,谭主席指导的《迈好小学步 拓宽素养路——以2021级12班家校共育后进生为例》,李主任指导的《幸福的追光之旅•巫山县2024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主题班会现场决赛(小学组)》,张老师指导的《教育路上 家校同行》……这些都让我获益颇多。这期间,我只写了一篇散文《回家是医“乡”思病最好的一剂良药》。</p> <p class="ql-block">  突然,外面吹起了风,雨声随之而来,此情此景正是“静夜卧听闲雨风”。我打开手机,写起了《乙巳年暑假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