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寨--蓝翡翠

中原虎

蓝翡翠(学名:Halcyon pileata),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鸟类。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翼圆。体色以蓝色、白色及黑色为主;额、头顶、头侧和枕部黑色;后颈白色,向两侧延伸与喉胸部白色相连,形成一宽阔的白色领环;眼下有一白色斑;颏、喉、颈侧、颊和上胸白色;胸腹部和翼下覆羽橙棕色;翅上覆羽黑色,形成一大块黑斑;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基部白色,内侧基部有一大块白斑;背、腰、尾及尾上覆羽蓝色。 拍摄地点:河南信阳董寨<br>拍摄时间:20250515<br>摄影编辑:中原虎 蓝翡翠的额、头顶、头侧和枕部黑色,后颈白色,向两侧延伸与喉胸部白色相连,形成一宽阔的白色领环。眼下有一白色斑。背、腰和尾上覆羽钴蓝色,尾亦为钴蓝色,羽轴黑色。翅上覆羽黑色,形成一大块黑斑。初级飞羽黑褐色,具蓝色羽缘,外侧基部白色,内侧基部有一大块白斑,其对应处的外侧具一淡紫蓝色斑。次级飞羽内侧黑褐色,外侧钴蓝色。颏、喉、颈侧、颊和上胸白色,胸以下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橙棕色。<br> 幼鸟后颈白领沾棕,喉和胸部羽毛具淡褐色端缘,腹侧有时亦具黑色羽缘。<br>  虹膜暗褐色。嘴珊瑚红色,脚和趾红色,爪褐色。 蓝翡翠主要栖息于林中溪流一以及山脚与平原地带的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清澈河流边并不罕见。北方种群南迁越冬。喜大河流两岸、河口及红树林。栖于河边的枝头。较白胸翡翠更为河上鸟。 蓝翡翠常单独活动,一般多停息在河边树桩和岩石上,有时也在临近河边小树的低枝上停息。经常长时间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一见水中鱼虾,立即以极为迅速而凶猛的姿势扎入水中用嘴捕取。有时亦鼓动两翼悬浮于空中,低头注视着水面,见有食物即刻直扎入水中,很快捕获而去。通常将猎物带回栖息地,在树枝上或石头上摔打,待鱼死后,再整条吞食。有时也沿水面低空直线飞行,飞行速度甚快,常边飞边叫。<div>  其生态习性与该科内其他种相似。主要以小鱼、虾、蟹和水生昆虫等水栖动物为食。也吃蛙和鞘翅目、鳞翅昆虫及幼虫。</div> 蓝翡翠分布于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div>  旅鸟: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中国台湾省。</div><div> 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长白山、辽宁东部、中部和南部、河北、山东、山西、往西至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南至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海南岛和台湾。在华东、华中及华南从辽宁至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南部广大地区繁殖,部分地区为留鸟。在台湾为迷鸟。</div> 蓝翡翠繁殖季节发生5月至7月。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双方共同挖隧道,可以达到60厘米的深度,末端扩大为巢室,大小直径为10-15厘米。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一旦巢室完成后,雌鸟下4个或5个纯白色的卵。每窝产卵4-6枚。大小为26-29×21-24毫米,平均27.3×2.5毫米。雌雄轮渡孵化。雏鸟晚成性,出生时肉眼看不见是盲目。孵化期19-21天。孵出后由亲鸟抚育23-30天即可离巢飞翔。 蓝翡翠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2004-2016年——无危(LC)。2022年——易危(VU)。<div>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270项)。</div><div> 2025年3月,入选《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div>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谢谢雅赏!</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