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引言</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2日,A股迎来历史性时刻——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大关(收于3825点),刷新2015年8月以来的高位。这波行情自2024年4月中旬启动,短短96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超800点,涨幅达27%;若从2024年9月18日2689点的阶段性低位算起,市场更开启了强劲上行通道,A股总市值也从73.82万亿元大幅增长至112.74万亿元,仅133家上市公司市值出现缩水,市场活力尽显。</p><p class="ql-block"> 狂热之中,监管层始终保持冷静克制,频频释放风险警示;外资机构却截然相反,高呼“加仓中国”,60%的中东主权基金表示未来五年将增配中国资产。而券商板块作为资本市场“风向标”,不仅是行情的重要推手,其自身投资价值与风险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p><p class="ql-block"> 一、牛市动力:科技革命、货币宽松与券商助推</p><p class="ql-block"> 流动性驱动的“水牛”特征</p><p class="ql-block"> 当前A股上涨的核心逻辑,是流动性宽松与基本面预期差的双重驱动。中美同步处于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国内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凸显,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显著提升:</p><p class="ql-block">• 企业、居民资金活跃度上升,M1增速持续上行;</p><p class="ql-block">• 非银存款大幅增加,7月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存款搬家”迹象明显;</p><p class="ql-block">• 海外弱美元格局下,全球资金加速向新兴市场再平衡。</p><p class="ql-block">这种“利率快下+经济缓下+叙事催化”的组合,与历史上“水牛”行情的特征高度契合。</p><p class="ql-block">科技产业突破的真实支撑</p><p class="ql-block"> 本轮牛市并非纯粹的“资金牛”,硬科技领域的实质性突破提供了基本面支撑。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实现技术突破,带动算力需求爆发;北美云服务巨头同步扩张资本开支,谷歌已将2025年资本开支上调至850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国产芯片技术也迎来关键进展,如DeepSeek官微透露的UE8M0 FP8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国产替代的预期。在AI算力、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三大科技主线带动下,主动权益基金中,科技主题产品包揽近一年收益率前50名中的40席,部分基金年内涨幅甚至超190%。</p><p class="ql-block"> 券商:牛市的“加速器”与行业受益者</p><p class="ql-block"> 2025年券商行业景气度显著提升,直接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与融资规模扩大,成为牛市重要助推力:</p><p class="ql-block">• 经纪业务:前七个月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25%,为券商带来丰厚佣金收入;</p><p class="ql-block">• 两融业务:两融余额稳定在2.2万亿元以上,较年初增长18%,利息收入同步提升;</p><p class="ql-block">• 投行业务:IPO和再融资规模合计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30%,承销收入可观。</p><p class="ql-block">业绩层面,上市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平均增速达40%,部分龙头券商超60%;同时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财富管理、自营投资等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抗周期能力增强,东方财富、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更凭借特色优势领跑行业。</p><p class="ql-block"> 二、券商角色:行情推手、稳定器与投资标的</p><p class="ql-block">融资融券的双刃剑</p><p class="ql-block"> 本轮行情中,券商通过融资融券业务为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杠杆。自8月5日起,两融余额连续10个交易日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已逼近2015年大牛市时的高峰。</p><p class="ql-block"> 杠杆资金的快速扩张,既助推了市场上涨,也埋下潜在风险。历史经验显示,当证券融资规模快速放量至历史高位时,往往意味着牛市进入主升浪阶段。但监管层已对此保持警惕,通过窗口指导规范两融业务,防范杠杆风险。</p><p class="ql-block"> 政策传导与业务红利</p><p class="ql-block"> 作为资本市场核心中介,券商在政策传导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直接受益于政策红利:</p><p class="ql-block">• 新“国九条”、全面注册制深化等政策,通过券商渠道有效扭转市场悲观情绪,同时为投行业务带来增量;</p><p class="ql-block">• 保险、年金等机构资金在政策引导下拓宽入市空间,股票实际投资比例提升,带动券商经纪、资管业务增长;</p><p class="ql-block">• 券商并购重组预期升温(如国联证券),行业整合趋势增强,头部券商优势进一步凸显。</p><p class="ql-block"> 当前市场换手率仍低于牛市初期高点,证券融资规模也未达历史峰值,表明行情或仍处于主升浪前期,券商业务增长仍有空间。</p><p class="ql-block">重点券商标的价值分析</p><p class="ql-block">1. 东方财富:互联网券商翘楚</p><p class="ql-block">• 核心优势:以“东方财富网”“天天基金网”为核心的流量生态,用户黏性高,证券业务市占率稳步提升,当前动态市盈率约30倍,享有互联网属性估值溢价;</p><p class="ql-block">• 潜力与风险:机构预测若日均成交破1.5万亿,净利润有望达150亿元,对应股价或冲至34.6元;若成交额回落至1万亿以下或监管收紧,股价可能回调至25元附近。</p><p class="ql-block">2. 中信证券:全能型龙头</p><p class="ql-block">• 核心优势:全业务链布局,投行业务(大型IPO、并购重组)、资管业务、国际业务均居行业前列,风控能力强;</p><p class="ql-block">• 估值潜力:当前A股估值仅1.5倍PB,处于历史低位,历史牛市中曾有多次大幅上涨(2007年涨28倍、2015年涨近6倍),若行情持续,存在2-3倍上涨预期。</p><p class="ql-block">3. 港股券商:折价带来的机遇</p><p class="ql-block">• 中信证券(H股):较A股折价约35%,享有相同股东权益与分红,长期投资者可获更高安全边际,预计上涨空间30%-45%;</p><p class="ql-block">• 中金公司(H股):投行高端业务优势显著,服务央企重组与高净值客户,估值合理,预计上涨空间20%-30%;</p><p class="ql-block">• 中信建投(H股):固定收益业务特色鲜明,估值低位,随基本面改善有望价值重估,预计上涨空间25%-40%。</p><p class="ql-block"> 三、全球资本博弈:东西方视角分歧与外部风险</p><p class="ql-block">外资的“中国机遇论”</p><p class="ql-block"> 全球资本配置格局中,中国资产正吸引前所未有的外资关注:</p><p class="ql-block">• 60%的中东主权基金计划未来五年增配中国资产,聚焦数字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p><p class="ql-block">• 非洲地区主权基金配置中国意愿达80%,远超新兴市场平均水平;</p><p class="ql-block">• 外资配置逻辑已从“低成本制造”转向“技术创新溢价”,71%的全球机构认可中国科技企业的回报能力。</p><p class="ql-block"> 但需注意,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27%,高盛报告指出外资机构表现出一定“后知后觉”,当前市场已形成“内资主导”格局——同期公募基金新发规模同比增长43%,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提升。</p><p class="ql-block"> 美联储政策的溢出效应</p><p class="ql-block">美联储政策作为全球金融“指挥棒”,对A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p><p class="ql-block">• 资金流动:宽松周期下全球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收紧预期则可能引发资金回流(如2013年“缩减恐慌”),2025年北向资金增速放缓已反映这一影响;</p><p class="ql-block">• 汇率传导:美元走强可能施压人民币汇率,导致外资流出,同时影响出口企业盈利;当前人民币兑美元稳定升值,为市场提供信心支撑;</p><p class="ql-block">• 市场信心:政策转向预期会降低投资者风险偏好,引发A股短期波动,需持续关注美联储降息节奏。</p><p class="ql-block">地缘政治的风险变量</p><p class="ql-block"> 外资热情面临地缘政治挑战。贝莱德与长和集团价值227亿美元的港口资产收购案(涉及全球43个港口控制权),正遭遇多国监管审查;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发现长和集团在巴拿马运河港口存在违规,美国防长更宣称要“夺回”运河控制权。商业交易被政治化的趋势,已成为跨境资本流动的潜在风险点。</p><p class="ql-block">风险暗礁:狂欢中的警讯</p><p class="ql-block">基本面与估值的背离</p><p class="ql-block">尽管指数创新高,但基本面修复的可持续性仍存隐忧:</p><p class="ql-block">• 通缩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物价修复斜率平缓;</p><p class="ql-block">• A股业绩增速修复空间有限,下半年名义经济增速预计与过往两年持平;</p><p class="ql-block">• 估值分化加剧:上证指数市盈率10年分位数达89%,科创50指数市盈率更是高达166.31倍(远超历史均值),而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存在结构性差异。</p><p class="ql-block">资金结构与行业风险</p><p class="ql-block">市场资金面还存在多重脆弱性:</p><p class="ql-block">• 公募基金面临赎回压力,内资增量资金后续供给存疑;</p><p class="ql-block">• 光伏等热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或引发供过于求风险;</p><p class="ql-block">• 散户投资者占比偏高,易受情绪驱动,加剧市场波动;</p><p class="ql-block">• 券商行业竞争加剧:金融科技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财富管理、智能投顾领域分流客户,挤压券商利润空间。</p><p class="ql-block"> 当前市场动量效应较强,但连续上涨后需警惕资金获利了结引发的波动风险。</p><p class="ql-block"> 四、历史镜鉴:牛市的路径依赖</p><p class="ql-block">历次牛市的持续期</p><p class="ql-block">从历史数据看,A股历轮牛市持续时间基本不少于2年:</p><p class="ql-block">• 1999-2001年牛市:持续25个月;</p><p class="ql-block">• 2005-2007年牛市:持续28个月;</p><p class="ql-block">• 2013-2015年牛市:持续24个月;</p><p class="ql-block">• 2019-2021年牛市:持续25个月。</p><p class="ql-block">当前行情自2024年9月启动,至今约11个月,从时间维度看仍处于中期阶段。</p><p class="ql-block">风格轮动的象限规律</p><p class="ql-block">以经济预期和流动性为坐标轴划分四大象限,可清晰把握结构轮动的历史规律:</p><p class="ql-block">• 经济扩张期(第一象限):小盘股、科技股表现强劲,消费股紧随其后;</p><p class="ql-block">• 经济扩张后期(第二象限):消费>科技>红利;</p><p class="ql-block">• 经济放缓期(第三象限):红利>科技>消费;</p><p class="ql-block">• 经济放缓后期(第四象限):红利>>消费>>科技。</p><p class="ql-block"> 当前市场交易逻辑已从第四象限切换至第一象限,符合牛市中期特征。但若后续通缩压力持续,交易逻辑或重新回归第四象限。</p><p class="ql-block">未来推演:三种可能的情景</p><p class="ql-block">情景一:健康牛延续(概率50%)</p><p class="ql-block"> 政策精准调控下,市场维持“指数上涨-资金流入-成交放量”的正反馈循环,增量资金平缓流入与盈利预期筑底形成共振,科技主线继续引领行情,券商板块随业务增长实现估值修复。</p><p class="ql-block">关键条件:</p><p class="ql-block">• 三季度末通缩压力实质性改善;</p><p class="ql-block">• 2025年四季度企业盈利增速重回上行通道;</p><p class="ql-block">• 全球弱美元环境持续,外资增配趋势不变。</p><p class="ql-block">情景二:阶段性调整(概率30%)</p><p class="ql-block">市场快速冲高后遭遇获利了结压力,叠加政策微调(如两融监管收紧)引发技术性回调,幅度可控(15%-20%)。风格从科技小盘向大盘价值切换,红利股、低估值券商股表现相对强势。</p><p class="ql-block">触发因素:</p><p class="ql-block">• 两融余额突破2.5万亿元引发监管收紧;</p><p class="ql-block">•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导致美元走强;</p><p class="ql-block">• 地缘政治黑天鹅事件冲击风险偏好。</p><p class="ql-block">情景三:泡沫化破裂(概率20%)</p><p class="ql-block">市场情绪失控,散户资金大规模涌入,成交额连续突破3万亿元;监管重拳出击去杠杆,引发流动性危机,科技股估值泡沫破裂,创业板指回调幅度超40%,券商股随市场交易额下滑业绩承压。</p><p class="ql-block">预警信号:</p><p class="ql-block">• 证券融资规模快速放量至历史高位;</p><p class="ql-block">• 新开户数单月暴增超500万;</p><p class="ql-block">•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创历史新高。</p><p class="ql-block"> 五、钢丝上行走的牛市与券商投资策略</p><p class="ql-block"> A股本轮行情,本质是“流动性驱动为主、基本面改善为辅”的阶段性牛市。券商作为市场中介与流动性提供者,既是行情助推者,也是行业受益者,但其杠杆业务与政策敏感性也使其面临风险。当前市场仍处牛市中期,但波动节奏或进一步加大。</p><p class="ql-block">投资者策略:“科技进攻+红利防御+券商精选”</p><p class="ql-block">1. 科技进攻:配置半导体、AI算力、机器人等硬科技板块,把握产业突破红利;</p><p class="ql-block">2. 红利防御:以银行、能源等高股息股作为底仓,对冲市场波动;</p><p class="ql-block">3. 券商精选:采用“核心+卫星”配置——</p><p class="ql-block">◦ 核心持仓:东方财富(互联网流量优势)、中信证券(A股龙头,估值低位);</p><p class="ql-block">◦ 卫星持仓:中信证券H股、中金公司H股(折价优势,高端业务潜力);</p><p class="ql-block">◦ 优先关注H股券商:当前折价率处于历史高位,安全边际更高。</p><p class="ql-block">风险防控要点</p><p class="ql-block">• 密切关注两融余额、新开户数等情绪指标,警惕杠杆过度扩张;</p><p class="ql-block">• 跟踪美联储政策与人民币汇率变动,防范外资流出风险;</p><p class="ql-block">• 规避估值过高的科技股,聚焦有基本面支撑的标的;</p><p class="ql-block">• 券商股投资需分散,避免过度集中于单一标的,同时关注监管政策对两融、投行业务的调整。</p><p class="ql-block"> 结语:本轮牛市特征与“涨幅王”猜想</p><p class="ql-block"> 本轮牛市与以往任何一次牛市有着明显的不同,“结构分化下的系统性慢牛” 是本轮行情的最佳定义。在此特征下,券商股失去了往日牛市那种横冲直闯、气吞山河、冲锋陷阵式的上涨,转而成为克制、温和、阶段性的上涨。</p><p class="ql-block"> 1. 2005-2007年6124点牛市</p><p class="ql-block"> 在这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中,中信证券股价从最低点4.17元起步,最高涨至117.89元,最大涨幅约1500%,用惊人的涨幅印证了当时券商股在牛市中的核心地位。</p><p class="ql-block"> 2. 2014-2015年5178点牛市</p><p class="ql-block"> 此轮牛市中,东方财富从2014年7月最低点10元附近开始上涨,到2015年6月攀升至最高价102元,涨幅超900%,展现了新兴券商及互联网金融概念在牛市中的爆发力。</p><p class="ql-block"> 回顾过往,两轮牛市的“涨幅王”均出自券商领域,但伴随本轮“结构分化下的系统性慢牛”特征,券商股的上涨逻辑已发生改变。那么,本轮牛市结束时,谁将打破过往格局、成为新的“带头大哥”,录得最大涨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