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开元寺、南门夜景 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 关键词 <p class="ql-block">1辆七座车,6名亲友,退休人员,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古城,开元寺,传统牛肉烧麦,南门夜景</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7日,星期日,正定晴天,气温22-32度,空气质量优</p><p class="ql-block">17:53,赶在18:00之前,我们来到了开元寺。开元寺位于正定县燕赵南大街109号,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净观寺,是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之一,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须弥塔,古称雁塔,俗称砖塔,是开元寺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高42.5米,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九级密檐式方塔,自下而上依次收分。底层四角浮雕八躯力士,形神毕肖。正面门楣上端嵌清康熙元年邑人梁维枢题“须弥峭立”石额。塔身造型筒洁古朴、稳重端庄。虽经清康熙年间大修,仍保留明显的唐塔风格。</p> <p class="ql-block">真定开元寺重修浮图记【真定,正定的曾用名】</p><p class="ql-block">此碑刻立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梁清远撰文,隆兴寺主持僧海昇书丹。碑文主要记述了开元寺唐代须弥塔于清顺治十八年坠毁后重修等事宜,是研究须弥塔沿革的重要史料。</p> <p class="ql-block">重修开元寺碑记</p><p class="ql-block">此碑刻立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青石质,首身一石。该碑主要记述了当时开元寺的建筑格局和地方官绅重修法船正殿等事宜。</p> <p class="ql-block">法船殿遗址</p><p class="ql-block">法船殿原为一座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现仅存遗址。殿内正中原放置一座石船,石船上供奉铜质一佛二菩萨像,法船意为佛法如船,可以拯救世间众生渡过生死苦海,了脱生死。此种以供奉具体形像来表现大乘教义的殿阁,在全国尚属孤例。</p> <p class="ql-block">钟楼,一座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式二层楼阁建筑,面阔、进深皆为三间,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钟楼,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都曾给予高度评价。钟楼上悬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造型古朴,亦为唐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三门楼</p><p class="ql-block">三门楼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年),原为一座石、木混合结构的二层楼阁,现仅存下层石柱。石柱上镌刻有佛经、佛像、供养人像、赞语提名和碑文等,为研究唐代雕刻技艺、民众信仰、粟特人移民情况及开元寺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赑屃碑座</p><p class="ql-block">此赑屃系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德政碑碑座(图3)。青石质,残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体量之大位居全国同类石刻之首。2000年6月出土于正定县府前街路西,同年8月移至开元寺内。同时出土的还有碑首(图1)、碑身残段(图2),均是研究当时政治、军事、历史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赑屃(bì x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龙之九子之一,形似龟而善负重,常作为石碑底座,象征长寿、吉祥与权威。</p> <p class="ql-block">走出开元寺景区已经是18:16,看到马路斜对面有这家餐厅,便走了过来。饭店名称“大厨小灶”,室内的装饰还算典雅。</p><p class="ql-block">从门头上看出,该店著名小吃应该是“津源红星包子”。</p> <p class="ql-block">饭店门口悬挂的特色小吃宣传牌。</p> <p class="ql-block">烤整鸡48元,羊肉烩豆腐68元,传统牛肉烧麦26元,再加2个素菜1个汤,共207元。人均消费不足40元。👍</p> <p class="ql-block">走出饭店,发现马路对面开元寺的南侧,有一片用玻璃屋围住的区域。天色已晚,走近细看,原来这里是正定开元寺南遗址。</p><p class="ql-block">本照片隔着玻璃拍摄。</p> <p class="ql-block">正定开元寺南遗址出土遗物简介</p><p class="ql-block">正定开元寺南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发掘面积累计3664平方米,是一处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市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6369件可复原器物,遗物种类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建筑构件、宗教遗物、手工业商业遗物等四大类,材质以瓷和陶为主,兼有少量骨、石、铜等材质的遗物,时代跨越北朝至明清时期。</p><p class="ql-block">出土的生活用品以陶器和瓷器为主,唐、五代时期至明清时期器型各有不同。此外还发现少量的铜器、骨器、石器、饰品以及汉、唐、五代、北宋、金、清各代的铜钱。建筑构件主要为唐、五代、宋、金时期的遗物,包括瓷质和陶质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众多的灰陶建筑构件,如筒瓦、板瓦、莲花纹瓦当、龙形建筑构件、陶板瓦、脊兽、兽面纹瓦当等。宗教遗物方面出土了汉白玉造像残件、铜佛像、瓷质造像、小型泥质红陶模制像、瓷质和陶质的熏炉、香炉等宗教造像及用具。手工业商业遗物主要集中于宋金元时期。与治炼有关的遗物包括铁壶、铁质坩埚和形制各异的陶质坩埚。此外还发现大量废弃骨料以及少量半成品骨梳。商业遗物包括医疗用具以及金元时期铜权。遗址中发现的产自各窑口的瓷器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商业贸易的繁盛。</p> <p class="ql-block">街区简介</p><p class="ql-block">开元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面积16.09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7.41公顷,建设控制地带8.68公顷。河北有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街区以开元寺、梁氏宗祠及蕉林书屋三处文物保护单位核心,以其周边民居建筑为依附的历史地段。其基本形状为方形,跨构成“双十字”城市格局的历史街巷燕赵南大街布局,是体现明清庙宇文化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的典型代表街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南遗址的南面是开元路。</p> <p class="ql-block">沿着燕赵南大街向南步行,来到“正定历史文化街”牌坊。</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南步行,前方是阳和楼背面,匾额上镌刻着“广大高明”。</p><p class="ql-block">“广大高明”并非标准成语或固定词组,需拆解为“广大”与“高明”分别解读后综合理解。</p> <p class="ql-block">穿过阳和楼下面的门洞,这是阳和楼的正面。</p> <p class="ql-block">这里很热闹,很多年轻女子,身着汉服在摆拍。</p> <p class="ql-block">街头的大排档一桌难求。</p> <p class="ql-block">阳和楼前面的高台上有一牌坊,匾额“忠义千秋”是对关公(关云长)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走进牌坊,里面也有女子在摆拍。</p> <p class="ql-block">从广惠寺围墙外侧走过。这是寺内的广惠寺华塔,又称多宝塔、花塔,正定“四塔”之一。相传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5年),按该塔的形制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应是金代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近影。</p> <p class="ql-block">正定南城门,又名长乐门,是正定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城墙主体为明代遗存。其建筑形制包含内城、瓮城、月城三道城垣,及城外护城河,构成完整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走出南城门,门头上悬挂着"三关雄镇"题匾,城外是瓮城、护城河构成完整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沿着城内的坡道,登上长乐门去。</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观看城内夜景。</p> <p class="ql-block">走下城墙,时间已近晚上九点,因为人多,车难打。网约车司机因为路堵,也不肯接这里的单,先后拦着2辆路上的出租车,回到酒店已经是21:20。沐浴、洗衣、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