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心助人,用技术做事 —— 严虎博士 “儿童绘画心理学” 课程学习心得

蔡老师视角

<p class="ql-block">  参与严虎博士 “儿童绘画心理学” 线下学习的三天,像是推开了一扇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新窗。从最初对 “绘画能读懂孩子” 的好奇,到如今学习解读画作的实用技巧,更深刻体会到他 “用真心助人,用技术做事” 的理念,这不仅是知识的收获,更是教育初心的重塑。</p><p class="ql-block"> 严博士的课程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专业技术融入大量真实绘画作品的案例。他手把手教我们分析儿童画作中的线条、色彩与构图:颤抖的线条可能藏着焦虑,大面积的冷色调或许暗示孤独,看似杂乱的画作里藏着孩子未说出口的需求。记得有个案例,一个孩子在纸中间画了大大的十字路口,严博士通过细节解读,指出孩子迷茫没有目标缺乏沟通出口,后续干预方案让我们直观看到 “技术” 如何成为读懂孩子的桥梁。这种 “用技术做事” 的严谨,让我明白儿童心理工作不能凭主观猜测,专业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更触动我的,是严博士字里行间的 “真心”。课上他常说:“绘画心理学技术作为了解儿童心理的辅助工具。” 他强调,解读画作前要先走进孩子的世界,用耐心和尊重建立信任,否则再精湛的技术也无法触达内心。这让我反思,以往面对孩子的 “问题行为”,有时急于找解决方案,却忽略了先倾听他们的声音。“真心助人” 不是口号,而是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用温暖化解他们的防备。学习过程中与同行学员的讨论中,我们试着用学到的方法与组员交流。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 “真心 + 技术” 的力量 —— 技术帮我找到沟通的入口,而真心让孩子们愿意敞开心扉。</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掌握了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实用技能,更让我懂得教育的本质是 “看见” 与 “陪伴”。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以更专业的技术、更真诚的态度,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 “画语”,做他们成长路上的温暖同行者。</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