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过连续剧《河洛康家》的人,对"留余"文化应该印象深刻。作品艺术地展示了该文化在成就康氏家族十三代连续富裕,兴盛四百五十年传奇所起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重提“留余“,因为<b style="color:rgb(1, 1, 1);">一个神奇的疗法已渗透我的生活,并以不可或缺的地位影响一家人的生命状态</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b>“留余”智慧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留余”智慧,首在对生命本质的观照。近百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现代医学精密仪器与药物编织的大网中做困兽之斗。而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却将古老而深邃的“留余”智慧,悄然渗透于课堂,教学员怎样为自己的生活,生命“留余”:<b>“做智慧的病人”,“把健康的钥匙牢牢紧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并非否定现代医学,而是对生命本质的谦卑回归。</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留余”之智,其次在重塑医患关系的核心。它如一道清泉,一边清理“医生全能”的认知,一边重树“我才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信念。这并非推卸医学责任,而是在唤醒和改变。让患者从被动承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人。当癌症被重新定义为“慢性病”,而非即刻死亡的宣判时,患者便开始摆脱恐惧,从而赢得宝贵的喘息空间:<b>既容纳冷静的思考、多方求证的从容,也能接受不同治疗方案时的审慎。在生命攸关的抉择面前,留出的余地恰恰是通向更优解法的幽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留余”智慧,是深植于东方传统文化沃土的生命之花。它堪比《道德经》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以无为而治的从容,在医疗领域践行“为身体留下喘息时间”的人性关怀:不可因过度追求完美而苛责自己,尺量他人,无休止地透支身心。“留余”如同农耕中的“歇耕”,让土地积蓄力量;也像果木的大小年,给足修整时间。而身体更需在医疗干预的间隙中,为“本自具足”的自我免疫力,自我检测力和修复力腾出施展能力的空间。</span><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这“留余”之道,体现的是对生命自然节律的敬畏与顺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应当下医疗现状,“留余”智慧的光芒愈发显得珍贵。过度检查的洪流、过度治疗的迷雾、以及手术与放化疗被当作“标准答案”的急促,既是对生命复杂性的简化认知,也是对技术万能的盲目自信。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留余”智慧,像一剂清凉散,提醒我们:<b>医疗的至高境界并非彻底“征服”疾病,而是《黄帝内经》的“调和致中”,在干预与自愈之间寻求精妙的平衡点。真正的治愈,是生命系统恢复固有的和谐韵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留余”智慧,完全超越单纯医疗技术层面,是关乎生命自主权的医疗哲学。它在肯定现代医学作用的同时,主张医患应有足够清醒的“主体性回归”——在充分知情与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最终决策权应该交还给患者。这智慧,一方面要求医者有“留余”的胸怀,也希望患者为身体的自愈力保留一方天地,为心灵的宁静留出一片绿洲。穿行在现代医疗迷宫中的人们,请您稍停匆忙的脚步,感受一下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留余”智慧。它默默地点醒着我们:<b>真正的治愈不是消灭所有异常细胞,而是重建生命系统的平衡;不是将健康完全托付于外,而是唤醒内在的疗愈潜能。为了生命的繁花常开不败,请为身体留出“歇耕”的“余”地。</b> </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记:"留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修身、齐家、营商、理政都有重要意义。这千字所呈,只是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蕴含"留余”智慧的一二而已,那是"宝藏″型疗法。</p><p class="ql-block">只要有缘沉浸,都有惊喜!附:观剧时打油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人生忌满古贤言,"留余"方能行路远。</p><p class="ql-block"> 华夏文明多智慧,《河洛康家》叹止观。 </p><p class="ql-block"> 追思“留余”始伯大,妙用精微多内涵:</p><p class="ql-block"> “不尽之巧还造化,不尽之禄还朝廷。</p><p class="ql-block"> 不尽之财还百姓;不尽之福还子孙。”</p><p class="ql-block"> 谋利有度用有节,和谐共生尚自然。</p><p class="ql-block"> 齐家治国修身是,适可而止“半”才安。</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9日</p><p class="ql-block">注:所有照片取自网络,一并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