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它如同身体的“人工肾脏”,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在规律透析的同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也至关重要。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能有效提升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让患者更好地享受生活。以下是为血液透析患者精心整理的健康宣教内容。</p> <p class="ql-block">一、透析前准备</p><p class="ql-block">1. 饮食管理透析前应遵循“三限一控”原则:限水,每日饮水量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以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 - 5%为目标;限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 - 5克,避免食用咸菜、酱油等高盐食物;限钾,减少香蕉、土豆、坚果等高钾食物摄入;控制磷的摄入,避免内脏、奶制品等含磷丰富的食物,可通过水煮去磷的方式处理食材。</p> <p class="ql-block">2. 血管通路维护</p><p class="ql-block">动静脉内瘘患者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受压、碰撞,睡眠时不压迫内瘘侧肢体,衣袖要宽松。每天至少3次用对侧手触摸内瘘处,感受震颤是否正常,若震颤减弱或消失,需立即就医。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要避免导管扭曲、受压,保持敷料清洁,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p> <p class="ql-block">3. 心理调适透析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给予关心和支持,患者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其他患者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p> <p class="ql-block">二、透析中配合</p><p class="ql-block">1. 体位管理透析过程中尽量保持舒适且稳定的体位,避免频繁翻身或大幅度活动,防止穿刺针脱出或导管移位,引起出血或管路堵塞。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p><p class="ql-block">2. 症状观察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出现头晕、心慌、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立即告知医护人员。透析过程中血压、心率可能会发生波动,医护人员会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患者应积极配合。</p> <p class="ql-block">3. 避免进食大量食物透析期间不宜进食过多食物,以免导致低血压。若感觉饥饿,可少量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饼干、面包等。</p> <p class="ql-block">三、透析后护理</p><p class="ql-block">1. 穿刺部位护理透析结束后,穿刺部位需压迫止血15 - 30分钟,压力要适中,以既能止血又能摸到血管震颤为宜。压迫止血后可使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沾水,防止感染。若穿刺部位出现渗血、血肿、疼痛加剧等情况,及时就医。</p> <p class="ql-block">2. 体重监测透析后准确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每天固定时间、穿着相似衣物测量体重,以便及时发现体重变化。若体重增长过快,需严格控制饮水量,并告知医生调整透析方案。</p> <p class="ql-block">3. 活动与休息透析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p> <p class="ql-block">四、并发症预防与应对</p><p class="ql-block">1. 高钾血症</p><p class="ql-block">严格控制钾的摄入,定期复查血钾。若出现四肢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可能是高钾血症引起,需立即就医。轻度高钾血症可通过药物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紧急透析。</p><p class="ql-block">2. 低血压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出冷汗等低血压症状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补充生理盐水或高糖溶液,必要时调整透析参数。日常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盐分摄入,提升血容量。</p><p class="ql-block">3. 感染保持内瘘或置管部位清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若出现发热、寒战、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及时就医治疗。</p> <p class="ql-block">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管理是一场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持久战”。通过科学饮食、精心护理、积极运动和良好的心理调适,每一位患者都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拥抱更有活力的人生。坚持规律透析,做好自我管理,让我们携手守护生命的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