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瘦西湖、个园、何园、东关街、大明寺、高邮古城</p> <p class="ql-block">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扬州拥有近7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有“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烟花三月下扬州”,阳春三月,花红柳绿,是扬州最美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城西北郊,以其清新婉丽的风姿独异于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别具神韵,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蜚声中外,并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上下各24级台阶,均与24对应。</p> <p class="ql-block">“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又名莲花桥,是扬州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 。桥上建五亭,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正侧共十五个桥洞。中秋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p> <p class="ql-block">个园--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花园,以遍植青竹而名(“竹”字由两个“个”字构成)。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是全国20家重点公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鹤亭</p> <p class="ql-block">抱山楼--楼前的匾额上写有“壶天自春”四个大字,寓意个园空间虽不及名山大川,但其景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清漪亭</p> <p class="ql-block">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是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寄啸山庄</p> <p class="ql-block">水心亭--位于何园西园水池中央,是园内的中心景观,四周环绕着假山、曲桥、花木等,从亭中可一览园中美景,体现了中国园林“借景”的设计理念。</p> <p class="ql-block">东关古渡是扬州古运河上的重要景点 。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是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一个重要渡口。游客可在此乘坐游船欣赏古运河美景,周边还有东关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可感受扬州的百年风情。</p> <p class="ql-block">东关</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 扬州城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齐全,生意兴隆,“老字号”遍及全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关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当时扬州被誉为“东南第一商埠”。2010</span>年东关街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街。</p> <p class="ql-block">扬州三把刀--即天下闻名的扬州厨刀、修脚刀、剃头刀。这三把刀在扬州人手里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代表了扬州人最喜欢享受的生活方式:烹饪、修脚、理发。</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位于扬州北郊,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主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p> <p class="ql-block">棲灵遗址</p> <p class="ql-block">棲灵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栖灵塔遭大火焚毁。此塔为1995年重建,重建后的栖灵塔为九级仿唐古塔,通高73米。</p> <p class="ql-block">高邮古城--紧傍大运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邮驿。公元前223年,秦始皇在此“筑高台,设邮亭”,故名高邮。</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古盂城驿--建于明代,是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水陆驿站,也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驿站,是研究中国古代邮驿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内有马厩、驿舍等建筑,保持着旧时模样。</p> <p class="ql-block">净土寺塔</p> <p class="ql-block">高邮州署--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在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大门、仪门、戒石亭、正堂、后堂、正衙、后楼,两侧建有吏舍和附属房屋。</p> <p class="ql-block">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年间,苏轼过高邮,与秦观、王巩,孙觉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曰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p> <p class="ql-block">秦观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抗战最后一役纪念园--设在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礼堂内,陈展面积约500平方米,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高邮战役全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