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翻腾都是情

山风

<p class="ql-block">红水翻腾都是情</p><p class="ql-block">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上游称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红水河。在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间,红水河流经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山区的21个县市,两岸排列着秀丽的峰丛,放眼处处是重峦叠嶂,高低错落变化无穷。红水河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得名。小时候我就知道了红水河,对这条河的名称产生了许多遐想。其实,红水河的红色,那只是汛期的色彩。每当洪水过后,红水河会很快恢复一江清流。红水河变成一条绿色的河。尤其是枯水季节,每年入秋至次年的春天之前,红水河彻底背叛了她的本色,背叛了她的名字,变成了一条地地道道的绿水河。如果说举世闻名的桂林漓江水是清澈碧透,那么,红水河的水则是碧绿幽深。红水河不是清,而是绿。绿,是红水河的又一个主题。清得发绿的红水河,让人找到了儿时就懂得的一个词——“绿水青山”的注脚。世界上一定还有许多人只见过清水没见过绿水,红水河将给你一份全新的感觉。红水河的绿,是凝重的绿,是幽深的绿,是奇美的绿。可以说,红水河是中国也是地球上神奇美丽的一条河。</p><p class="ql-block">要看红水河,最美的景观在河池地段。地处桂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缘的河池市,是一个素有有色金属之乡、水电之乡、长寿之乡、铜鼓之乡、刘三姐故乡、红七军和韦拔群故乡之美称的右江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大自然造就了河池秀丽独特的地貌,又赋予河池丰富的资源,形成了一块有着广阔开发前景的宝地。我在广西时曾去过河池的几个县城,但总没能好好地、认真的观赏过她。今年暑假,借着有个朋友在河池工作,我下决心用几天时间去走走,以实现与红水河亲密接触的愿望。</p><p class="ql-block">8月2日晚,我回到了南宁,大庆也履约赴邕商定了行程,3号早上我们在锦华大酒店会合就出发了。第一站前往大化瑶族自治县,因时间关系,我们在大化只安排了半天时间,大化的学生江燕带着我们去参观奇石馆,虽然该馆是私人所建,但很具规模,馆藏奇石价值连城,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红水河仿佛一位才艺高超的雕刻大师,把一块块毫无生命的石头,雕刻成一块块百态千姿、晶莹坚硬、栩栩如生、饱含生命色彩、人见人爱的奇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叫绝。如果不是下午要赶到巴马,我们真的不舍得离开这座奇石馆。大化石是岩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广西大化县人民的聚宝盆,它给大化人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和发财手段。“硬、实、密、滑、润”是红水河奇石的优质特征。从红水河采来的奇石,小的如豆,大的如山,有的是用起重机从河底吊起的。不管大小轻重,品位高低,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主题、情调和风格,且各领风骚,互不谦让。路经红水河,可见红水河奇石沿途摆放。据当地有关部门反映,凡在岩滩采石和贩石的民众或石商,全都致了富,家家建了新楼房。</p> <p class="ql-block">从大化到巴马的路挺好走的,下午4点多我们就抵达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9年前我曾到过巴马,记得当时的巴马县城就那么一条街,没有几幢像样的楼房,记忆犹新的是那的绿色食品火麻汤。火麻是长寿老人长期食用的传统食品,当地人称之为“长寿麻”,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锌、锰、钙、镁、钾、铁矿物质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在餐厅坐下我就提出了要喝火麻汤,朋友们笑着说,客人到巴马我们接待是肯定少不了火麻汤的,还有上汤苦麻菜、香煎红水河油鱼。一桌的天然绿色食品把我带回到了幼儿时代,小学时,我经常和伙伴们下河摸鱼,油鱼虽小,可每抓到一条就可以让我们欢呼雀跃一番,那可是香喷喷的佳肴啊。那苦麻菜可是我上初中时天天吃的蔬菜,因为它贱生,各班级都喜欢种来向学校交差,所以我们的饭碗里天天装的都是清汤寡水煮的苦麻菜,想起就反胃,可今天吃起来是那么的清甜。</p><p class="ql-block">4号早上我们前往位于巴马甲篆乡的水晶宫、百魔洞。我从小生活在喀斯特地区的广西,在桂林上的大学,芦笛岩、七星岩等也去过多次,对各种岩洞真的是见怪不怪了。因为行程是大庆安排的,客随主便,我没有多说就跟着去了。没曾料想,进到水晶宫后我激动不已,犹如进入了玉砌般的童话世界,洞里发育着鲜活、透明、蘑菇状的晶体,洞顶垂悬着白嫩、纤细、卷曲且神态各异的水晶球、水晶花,那些石笋、钟乳、石幕、石帘都是那么的洁白无瑕、通体透亮,在这洞里我还看到了举世罕见的叫石毛和鹅管东西,它们掠人魂魄,动人心脾,我不停的举着相机拍照,远离了导游带领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从水晶宫出来没走多远就到了百魔洞,刚到洞口就感受到了一缕缕沁人心腑的清新空气,据说那的负氧离子相当的丰富,也是有那么多的长寿老人的秘密所在。洞前聚集了好些老人、小孩,细细端看,这些人都是些有病或不太健全的人,他们在那做深呼吸、练气功、散步等,十分的虔诚,好像要把那里的空气都带走似的,也许,他们在那感受到了健康长寿的气息。</p><p class="ql-block">老区公路大会战给东、巴、风留下了较好的交通,从巴马到凤山一路都较好走,只是快到凤山的那段弯多路窄,大庆特意将车速放慢了,我们在下午5点才抵达凤山,阿干已在县城路口恭候我们。他把我们带到了县城最豪华的4星级酒店。酒店最高级的包厢本来是县领导有接待任务要用,但我的学生们(占据了法院、检察院正副领导的职位)对县领导说,是他们的老师来访,领导对老师特别的敬重,当即让出这个大包厢给我们使用,这是让我感动不已的情节。那天晚上大家真的很高兴,这些学生多是分别了十多年以上没见面的,学生们边喝边谈自己毕业后的情况,他们已经成为单位的骨干,工作都很得心应手。我们从餐桌到K拉OK厅一直这么聊着,11点多时学生们基本都醉了。</p><p class="ql-block">次日,阿干陪着我们到凤山最美丽的三门海观光。三门海生态旅游区位于凤山县袍里乡坡心村,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典型的核心地带。天窗,是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新族,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三门海景区的天窗就有七个之多,是串珠式天窗群,并列排成北门七星状,在世界旅游资源中是绝无仅有的,意大利著名的科考探险家诺萨里奥卢基里博士指出:“凤山三门海天窗群奇观,串珠式塌陷,兴山、水、洞、天浑然一体,时属世界罕见,独一无二”。三门海亦因此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世界之窗。三门海天窗群集山、水、洞、天为一体,蔚为壮观,神秘的地下河资源,奇妙壮丽的喀斯特湖,喀斯特泉、大型溶洞群、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征都集中体现于三门海景区内,够成了名副其时的喀斯特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上决无仅有的具有极高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被国际洞穴科学协会确认为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天坑旅游。景区气候宜人,年均温度19度,冬暖夏凉,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000个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称。三门海坡心河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流域长寿带的源头,景区内居民不到4000人,但百岁寿星就有4个之多,寿星比例高达千分之一,可以说是世界上百岁寿星最密集的地方。我们在一个漂亮的壮妹的山歌的指引下坐竹筏进了三个天窗,可惜我们去时是洪水季节,因此没看到碧绿的水色。洞外烈日高照,洞内气温怡人,洞顶奇石悬挂,洞壁滴水叮咚,参天古榕、藤蔓缠绕,垂直丛生的钟乳石和大量的生物岩溶景观,秀丽、幽雅跃然而出,令人赏心悦目,略带鼻音的壮族山歌在天窗的共鸣声中显得格外的好听。下图1是三门海的外景,图2是第三天窗的景色,图3是一汲水的小猴。</p> <p class="ql-block">中午,阿干特意找了旅游局的朋友带着我们去参观凤山的国家岩溶地质博物馆,此馆就设在县城边的穿龙岩的天龙洞,天龙洞岩厅面积超十万平方米,厅内有一个洞天剧场,可容纳3万观众。凤山洞天剧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惟一洞穴剧场,主会场舞台以远山为背景,以大型洞穴厅堂为平台,融入了山、水、洞、天等自然元素,辅以穿龙古道、穿龙石壁、水银古寺等人文景观,浑然天成,气势恢宏,身临其景的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离开凤山进入天峨,天峨县以山高水长而闻名于世,山峻拔,水秀逸,洞神奇,石精美,景色如画,风光旖旎,进入被人誉为百里画廊的红水河峡谷,车在河边走,人在画中游,崎岖山路带来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5号的晚上我们下榻天峨的五吉酒店,吃过晚饭几位法院的朋友陪着我们到红水河边散步,习习河风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丝凉意。天峨县城沿着红水河岸而建,两岸的灯光倒影在河中,行走其间就像行走在星光点点的银河之中,心情格外舒畅。</p><p class="ql-block">8月6日上午,由法院的朋友带队我们前往距离县城15公里的龙滩电站参观。龙滩水电站是红水河梯级开发的骨干工程 、巨型电站和大型水库,是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第四个梯级电站,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控股的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龙滩水电工程主要由大坝、地下发电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它的建设将创造三项世界之最:最高的辗压混凝土大坝(最大坝高216.5米,坝顶长836.5米,坝体混凝土方量736万立方米);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长388.5米,宽28.5米,高74.4米);提升高度最高的升船机(全长1650多米,最大提升高度179米;分两级提升,其高度分别为88.5米和90.5米)。龙滩电站水库容量126亿立方米,占红水河流域面积的71%,其装机容量占红水河可开发容量的35-40%,是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的特大型水电工程。工程建成后,50%以上的电力送往广东,作为广东“十一五”期间的电源点纳入电力电量平衡。</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参观地下厂房,整个厂房全是自动化的设备,很少看到工人,给人予现代化建设的感受。上到大坝远望,"高峡出平湖",红水河上游的险滩急流湮没在200公里长波平如镜、涟漪荡漾的巨大天湖里,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桂山黔岭中。听介绍,如果该工程全部完工后,从电站乘快艇3小时就可以到达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了。</p><p class="ql-block">从电站出来我们就前往南丹县了。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这么说:“河池南丹,有钱难返”(粤语),一路上我的心里直打鼓,今天的行程是否特别的辛苦呢?其实不然,山路虽弯曲但很平坦,路边的风景是那么的迷人。中途我们还下车游玩了鸳鸯树景区(南丹境内),从树枝搭成的桥上经过,我可是手足并用方能通过。短暂停留后我们便悠哉乐哉地前往南丹县城。</p> <p class="ql-block">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人口28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黔桂铁路纵贯南丹。南丹处于旅游文化名城和著名的贵州黄果树瀑布之间,与贵州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只有一江之隔。由于有大面积森林覆盖和受海洋季风的影响,故气候凉爽,四季宜人。中午我们稍事休息后由大庆的朋友梁局长带着我们去参观誉称为“中国白裤瑶之乡”的里湖乡。白裤瑶是瑶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支系,约有3万多人口。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白裤瑶山民,在长期求生存的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创造了婚俗、葬礼、服饰等各种浓郁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倍受世人关注。以其独特的服饰,自成一体。男人服饰最独特之处“白裤”,裤长仅过膝,用蓝布条锁口,正面裤脚上绣有五条红线绣织的红边,中间长两边逐渐短,形似五指。衣服对襟,圆领背开一小叉,有的襟底镶花边。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白裤瑶妇女四季均穿齐膝百褶裙,裙边绣红线,裙面为蜡染的淡红色环形图案。女上身穿挂衣,胸前和背后两块家机黑布,上面用彩色线绣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一尺多见,同印状形(传说是皇帝御赐官印),两肩各用10厘米长的黑布相连,无领无袖,腋下无扣。“及膝白裤,背绣大印”,是白裤瑶服饰的概括。</p><p class="ql-block">刚进到里湖乡镇所在地,正遇圩日,小小的圩亭里三三俩俩的瑶民在那穿梭。瑶民赶圩除了要购置生活用品外,更主要是和朋友集聚喝酒。喝酒时他们都会带上妻子一块坐那聊天,喝醉了就随地躺着,妻子守护在他的身旁,直到丈夫醒来一块回家。</p> <p class="ql-block">白裤瑶住境峰峦叠嶂,岩溶峰峒纵横交错,大小天坑及粘膏树神秘怪异,道路蜿蜒曲折,崎岖险峻,用背篓背东西,比肩挑担子安全、省力。故此,竹背篓成为白裤瑶的重要的运输工具。同时,当你步入白裤瑶乡,貌似碉堡的粮仓均建在村边。瑶家的粮食收藏不放在居家,而藏放在村外边的粮仓,由此可见当地民风淳朴。瑶民喂猪用的木槽也是用木头挖空而成,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朴素。</p><p class="ql-block">下图1为进入瑶寨的小路,图2为一户人家的粮仓(注意:粮仓四根柱子的上方都套着陶瓷的缸子,这是防鼠的关键),图3是瑶家的喂猪槽。</p> <p class="ql-block">铜鼓是瑶族人的宝贝,是瑶族人的图腾,红水河畔,瑶族人爱鼓如命,每遇节庆都聚在一块打铜鼓。白裤瑤人打铜鼓与蓝靛瑶、番瑶人的打法不同,须两人配合,前面那人负责打,后面那人用一木桶拉动着,让铜鼓发出的声音变得有节奏、有变化而更具共鸣声。</p><p class="ql-block">白裤瑶居住在高山缺水的地方,换洗的衣服总是积集几天才到山下里湖或樟江河去洗晒。在这瑶山的里湖边,樟江河畔,浣衣瑶女更是一道瑰丽神奇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在里湖白裤瑤博物馆里,梁局长绘声绘色的、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白裤瑤的婚俗、葬礼、服饰等各种浓郁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从他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在文字中尚未集中的资料。我在心里默默的感谢大庆,如果没有他的陪同,我就不能接触到那么多的朋友,也不可能看到那么原始、那么多彩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5天的红水河风情旅游结束了,7号的上午我们离开了南丹县,在返回南宁的途中,我们还在都安县作短暂的停留,见到了几位毕业多年的学生,虽然分别多年,大家都有说不完的心里话,他们中有的是法院领导,有的当上了县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师生见面大家分外高兴,但因为大庆把我们送回南宁后他还要赶回河池,我们只能依依不舍的告别了。</p><p class="ql-block">此次红水河风情游让我远离了喧嚣的石屎森林,呼吸了山野的新鲜空气,告别了繁杂的千思万绪,得到了身心的彻底放松。谢谢大庆!谢谢大化、巴马、凤山、天峨、南丹、都安各县的学生和朋友们!</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13日(黄干、罗大庆俩学生已离开了我们,重发多年前的游记,也是为了纪念我的这几位过世了的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