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每想起17年前在一个小山村代课的经历,那浓浓的师生情使我至今深深怀念!</p><p class="ql-block"> 1990年9月,我经人介绍,来到连城县北团镇大坪小学(即现在的富坪小学)代课,被分配到一个叫卓家演的山村小分校任教,从大坪小学出发要走约半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就只有我一个老师,也只有一个年级,共15个学生。我到这所小学校时,面对的是一群衣衫不整,甚至污头垢面,透着汗臭的学生。我对山村的贫穷和教育的落后便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忧虑。</p><p class="ql-block"> 小学校设在一个废弃的生产队旧谷场里,操坪里堆着沙石和其它杂物,教室是一间破旧的谷仓,破烂的黑板和桌凳。窗门是用破旧的塑料纸钉盖的。</p><p class="ql-block"> 到校的第一天,我带着学生花了一天才清理好教室和操场。第二天,我又从大坪小学带来工具,把桌凳、黑板和门窗等进行了修理,才勉强可以进行上课。</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日的进展,我与学生们的感情日愈深厚,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心目中最敬爱的人。我当时的住宿仍在大坪小学,每天早晨要提前半小时步行山路赶到学校,中午在一村民家中用餐,下午放学后再步行回大坪住宿。每天清晨,孩子们早早就约齐了到村口来等我,下午放学后又依依不舍把我送到村口才肯回家。每天,我在心里总是叮嘱自己:一定要教好每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出好成绩,我尤其对差生倾注更多的关爱和精力,稍有进步就加以鼓励和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常常为他们补课。这些学生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幼儿教育,教材教学的设计安排根本不适合这些学生,我只好重新设计过教案和教程,并付出更多的精力花在教学上,才使学生们按计划完成课程教学。为了使教育教学适合儿童的天性心理,我还每天安排一节课到野外上活动课,让学生学习基本的自然知识,有目的地把书本知识融入其中,喻教于孩子的玩乐之中,使知识更易让孩子接受。</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发现一学生神情异常,伏桌昏睡,上前一摸她额头,竟是发高烧。其时她家人都外出干活了。我于是安排其他同学自习作业,就背上她走了半个小时到大坪村卫生所看病买药。懂事的孩子竟我背上嘤嘤哭泣,泪水把我的肩背上的衣服都濡湿了……</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慰的是,学生们的成绩令人满意,语、数双科成绩在每次测试中达满分的就有半数。开始家长们都对孩子的成绩即欣喜又忧虑,怀疑成绩可能不真实。一天,村中的一位老先生抬了一把竹椅来学校,坐到课堂的后边听我讲课。当听我讲完一节课后,老先生走上前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老师啊,听学生仔说你的课上的好,特来听听,真是名不虚传啊!”后来在升学考试中该班成绩在全镇同级的25个班中排名第二。</p><p class="ql-block"> “春风吹,天气暖,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杏树开花。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冈上。我们找到了春天。”孩子们稚嫩而整齐的朗读声仿佛又在耳边响起,漫出教室,飘向四周的梯田和山冈,飘向高远的碧空……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