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的温度,感悟伟大转折

ma爱花

<p class="ql-block">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国民党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筑物由主楼和跨院两部分组成,主楼坐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一楼一底,占地面积528平方米。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举行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来到遵义会议会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砖木结构,小青瓦铺顶,歇山式屋顶上的老虎窗别具一格 ,楼房四周的回廊,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金色大字高悬于主楼大门正中,苍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贵阳高铁站仿照这小楼建的!</p> <p class="ql-block">会址楼前的古树刺槐有110年了!</p> <p class="ql-block">打卡处</p> <p class="ql-block">在踏上遵义这片土地之前,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市博物馆就像两颗熠熠生辉的星辰,在我心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我前来探寻。</p> <p class="ql-block">会址内的陈列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物、一段段生动的文字介绍,全面展示了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伟大意义。在这里,我了解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深刻体会到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关键作用。从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红军战士照片中,我看到了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胜利的坚定信念。那些简陋的武器装备,破旧的衣物,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依然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走进会址,就像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会议室里,摆放着长方桌和一圈木边藤心折叠靠背椅,桌下的木炭火盆虽已冰冷,但我仿佛能看到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围坐在一起,激烈讨论,为中国革命寻找出路的场景。墙壁的地国,见证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房间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它们静静地陈列在那里,却又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艰辛与不易。</p> <p class="ql-block">走出遵义会议会址,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遵义会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大型舞台剧必看</p> <p class="ql-block">9D加4D舞台剧</p> <p class="ql-block">很逼真!</p> <p class="ql-block">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子尹路96号,成立于1955年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总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9000多平方米,下辖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等住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等纪念场所。馆藏文物丰富,截至2021年3月,共收藏了1551件文物,其中有11件国家一级文物。该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等,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市博物馆,我收获满满。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遵义会议的伟大精神和遵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它们激励着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