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探寻之“打卡蘩楼”

善良人生

<p class="ql-block"> 打卡蘩楼,是探访广州美食与文化的一次心动之旅。在朋友的热情推荐下,我怀揣着对地道广式早茶的期待,踏入这家名声在外的老字号酒楼。不仅为了一尝其招牌点心的滋味,更想感受那份藏匿于茶香与点心之间的岭南底蕴与服务温度。</p> <p class="ql-block"> 刚步入蘩楼,扑面而来的便是浓郁的西关岭南风情。酒楼的装潢巧妙融合了广式传统元素,仿佛将老广州的街巷风情浓缩于一室之间。青砖石墙、红木雕花、古色古香的木质桌椅,搭配墙上泛黄的老照片与岭南风情吊灯,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满洲花窗与镂空屏风交错映衬,走马灯轻盈摇曳,整个空间仿佛将人带回了旧时的西关大屋,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酒楼内人气鼎盛,上午十点便已座无虚席,我取号后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才得以入座。店内的用餐时限为2.5小时,足见其火爆程度。刚坐下便迫不及待扫码翻开菜单,广式早茶的招牌点心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虾饺皮薄如纸,晶莹剔透,内馅虾仁鲜嫩弹牙;红米肠外软内脆,层次分明;芦笋虾饺皇手工精制,每颗都藏着3至4颗完整虾仁;XO酱三椒蒸凤爪肉质酥烂,入口即化,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此前我对“蘩楼”这一名字并不熟悉,查阅资料后才知其背后竟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它的前身是“黄记·一盅两件”茶居,由一位黄姓茶点师傅在西关创立。后来,黄师傅买下三层酒楼改建,并正式命名为“蘩楼”。民国初年,蘩楼屹立西关,后因水灾与火灾而坍塌。第二代传人小黄师傅远赴南洋,开设“三鸣酒家”,却始终未能实现重建蘩楼的心愿。改革开放后,其后人重返祖国,继承祖业,在深圳开设了全新模式的“蘩楼”,并逐步拓展至佛山、上海等地,成为广式早茶的代表品牌。</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蘩楼,不仅是一家茶楼,更是广式早茶文化的传播者。其品牌理念“百年传承,西关味道,即点即蒸,手工鲜做”深入人心,成为全天茶市的典范。在这里,食客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手工点心,更能沉浸于老广早茶的仪式感之中。寄存行李后,坐在骑楼卡座中,点上一盅热茶与两笼点心,看着师傅在明档中娴熟地包着虾饺,仿佛时光也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蘩楼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品牌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经营模式的精准定位。它以“百年传承,西关味道,即点即蒸,手工鲜做”为核心承诺,树立了广式早茶的品质标杆。顾客在店内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广式点心,更能感受到那份源自西关的生活美学与文化温度。无论是骑楼卡座的布局,还是明档现做的工艺,都让人仿佛置身于老广州的茶楼之中,体验一场舌尖与文化的双重盛宴。</p> <p class="ql-block"> 蘩楼酒楼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越秀区北京路与太平沙交汇处的汉国置业·同庆坊,交通便捷,从地铁6号线北京路站A出口步行仅需2分钟,是游客打卡广州美食的理想之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心语</b></p><p class="ql-block"> 在这烟火人间的漫漫征途中,我怀揣满腔炽热,以赤诚之心,坚定扮演着三重角色。</p><p class="ql-block"> 我是正能量的传递者,宛如明灯,无论置身何种黑暗,始终散发着温暖光芒。在他人被挫折绊倒时,我用鼓励话语、乐观态度为他们驱散阴霾,照亮前行之路,让希望火种延续。</p><p class="ql-block"> 我亦是热爱生活的信徒,把平凡日子过成诗。清晨阳光是生活的温柔馈赠,街头巷尾烟火气息是岁月沉淀的浪漫旋律。我沉醉于四季美景,痴迷于市井琐碎,用满心欢喜拥抱生活每一面,感恩每一个瞬间。</p><p class="ql-block"> 而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名追梦人。心中有梦,脚下生风,哪怕前路荆棘,风雨兼程,梦想彼岸始终熠熠生辉,牵引我一路奔跑拼搏。我以汗水为墨,以坚持作笔,在人生画卷上书写逐梦篇章,向着那片闪耀星空,永不停歇地奔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善良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