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晋东南

周建平

<p class="ql-block">  泱泱东方大国,传承文明五千载,悠悠岁月长河,纪录历史八千年。三星堆的发现,或将历史向远古推进千年。老祖宗留下的青铜器让人瞠目结舌,老祖宗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各种老物件更是令人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 我国留存的古建筑是令世人瞠目的,可是你知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是哪个省吗?她不是陕西,不是河南,更不是北京、南京,她就是相当低调的山西。</span></p> <p class="ql-block">  走过晋北、晋中,再次自驾游走于晋南,才知道山西古建筑多到目不暇接的地步。这里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比比皆是,其现存古建筑数量达2.8万余处,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拥有数量最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说山西牛不牛。</p> <p class="ql-block">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境居于晋城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丹河与沁河纵流此地,这里是山西省东南门户。</p> <p class="ql-block">  一、在太行山麓西侧,有一座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大阳古镇,古称阳阿。明清时期大阳仕官如林,“有官不到大阳夸”,真实的反映出当时大阳的文运盛兴,仕官迭出。</p> <p class="ql-block">  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漫步古镇中,城墙高耸、街巷纵横、官宅商居、楼阁庙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都散发出沧桑韵味。</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我国冶铁业发源地之一。早在战国时大阳已成为北方各诸侯国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明、清时,大阳因手工制针业发达,被誉为“九州针都”。</p> <p class="ql-block">  古镇用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犹如一条蜿蜒的游龙,贯穿东西大阳,沿街各种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地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皓月当空,古镇华灯初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将在古镇广场表演。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景给八方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  二、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相府规模相当可观,内城外城,高墙壁垒,暗道碉楼,亭台楼阁,水榭华庭,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康熙帝曾经为其老师陈廷敬题字“午亭山村”,相府由此声名远播。</p> <p class="ql-block">  内城的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 <p class="ql-block">  皇家典范看故宫,官家风采观相府,这座明清古城堡浓缩了一代完人陈廷敬,二十八迁终成相的传奇经历。皇城相府是山西境内最值得游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三、距皇城相府不足一里路还有一座古城——郭峪古城。因为相府太抢眼,这里就显得格外冷清,用门可罗雀形容绝不过份。</p> <p class="ql-block">  其实郭峪古城历史要远于皇城相府,陈家因采煤发财后另建城堡,才有了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内古建筑颇多,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许多建筑构造被抄袭到相府,如今相府游人如织,古城却是行人寥寥,真正的苦乐不均。</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空荡的古街,环顾老街两侧还有六十年前的印记,觅一处路边小馆,品尝当地的刀削臊子面,耳边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晋剧《苏三起解》。</p> <p class="ql-block">  四、润城古城位于晋城市阳城县东部,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商贸重镇,以明清古建筑群和冶铁文化闻名。 ‌因冶铁业发达曾称“铁冶镇”。</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最值得游览的是砥洎城‌,它是明代防御堡寨,城墙用炼铁坩埚与砖石混筑,被誉为“蜂窝城墙”。</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高数丈,坚固无比,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这种利用冶铁废弃坩埚垒砌的民居、城墙为中国古建筑孤本。</p> <p class="ql-block">  走过晋东南,饱览古城古镇风光,为山西人的低调、厚道、不张扬的秉性所折服,继续驱车西行,目的地——运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