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粒粒香文化园入口处,一方晚霞石自2010年5月入园起,便以磅礴气象定格为园区灵魂地标。这方天然巨石长10米、高3.1米,采自深山大矿亿年矿脉,历经地质淬炼,石体红紫交融如晚霞漫卷,肌理似流泉奔涌、云霞舒卷,将自然亿万年的鬼斧神工凝于一体。阳光斜照时,石身光影流转,雄浑气势中藏着细腻韵致。正面镌刻的企业名称,出自向守志上将军笔,笔力苍劲雄浑,尽显将帅风骨;由哈尔滨书协刻字研究会秘书长单宝山操刀镌刻,铁笔银钩与石质肌理浑然相融,让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相映成趣。作为园区的精神地标,它既见证企业成长轨迹,又以"根基如石、事业如霞"的寓意,成为连接访客与企业文化的无声纽带,静静诉说着时光淬炼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灵璧石“奋进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粒粒香文化园的灵璧石“奋进牛”,自2011年入园以来便成为园中的标志性景观。这块天然灵璧石高2.88米,长3.55米,因整体造型酷似一头蓄势待发的壮牛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灵璧石以“声、形、质、色”四绝闻名,“奋进牛”更是将其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石身天然形成的纹理如牛毛般细密,灰褐色的石面在光影下呈现出金属般的质感,仿佛一头历经岁月打磨的神牛。它前腿微曲,后腿蹬地,头部微微低垂,既有蓄力待发的沉稳,又透着一往无前的锐气,将“奋进”二字的精神内核诠释得恰到好处。作为文化园的重要一景,“奋进牛”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见证,更承载着对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赞颂,让每一位驻足观赏的游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蓬勃向上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龟驮龙灵璧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方造型独特的龟驮龙灵璧石,以80厘米长60厘米宽80厘米高的体量,展现着天然奇石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此石选用墨玉石材质,石质坚硬细密,通体呈深墨色,表面经岁月打磨形成温润包浆,光线下隐现细腻纹理。石体天然勾勒出“龟驮龙”的经典意象:下部龟形稳健厚重,背甲纹路清晰可辨,仿佛承载着千年岁月;上部龙首昂扬,龙须、龙角的轮廓自然天成,尽显灵动威严。“龟”象征长寿吉祥,“龙”代表权威尊贵,二者结合既是传统文化中“天地相承”理念的具象化,也暗合“稳重载物、昂扬进取”的精神寓意。作为天然形成的观赏石,它无需过多人工雕琢,仅以原石形态传递着自然造物的神奇。无论是置于厅堂作为陈设,还是作为文化藏品,都以其独特的造型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连接自然奇观与人文精神的纽带,静静诉说着传统符号中的吉祥寓意</p> <p class="ql-block">师祖梁忠亭</p><p class="ql-block">步入粒粒香文化园,一座高4.5米、宽3.25米的梁忠亭塑像尤为瞩目,它于2012年购入并安置于此。梁忠亭作为咸丰皇帝御厨,是粒粒香御膳老汤精首代传承人,其地位在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中举足轻重。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他在混乱中怀揣御厨老汤秘笈逃离。此后,他虽历经波折,却始终坚守传承,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才重操旧业。其传承的老汤秘方,是粒粒香老汤精独特风味的源头,2014年配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尊塑像承载着历史记忆,见证了老汤技艺的传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粒粒香文化园,思源金鼎自2017年入园后便成为瞩目焦点。这尊高3.5米、口径1.95米的青铜鼎气势非凡,鼎口两侧的金源神龙身姿矫健,龙须飞扬,双目炯炯,既添威严,又赋神圣,似在守护园中的祥和繁荣。最震撼之处在于鼎身百位将军所题“龙”字。这些书法或如苍松挺立,沉稳厚重;或似行云流水,潇洒有力,尽显将军们的豪迈与柔情。龙象征力量与吉祥,百龙汇聚更寓意繁荣昌盛。青铜表面的纹理锈迹诉说岁月故事,庄重造型与神龙、龙字相衬,既彰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凸显文化园的深厚底蕴。思源金鼎不仅是艺术品,更承载着对历史、文化与奋斗精神的铭记,激励来访者饮水思源,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龙马》</p><p class="ql-block">2019年,洛阳唐三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水旺大师倾力打造的《唐三彩龙马》巨型陶瓷作品,成为粒粒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前的文化地标。这件作品规格达2.35米高2.1米宽,以陶瓷为骨,承载着千年唐三彩的工艺精髓。</p><p class="ql-block">高水旺作为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艺四十余年,复原失传釉色配方三十余种。此次创作中,他沿用“二次烧制”古法,先以高岭土塑形,经素烧定型后,施黄、绿、白三色釉料二次入窑,釉色在高温中自然流淌交融,形成龙马鬃毛飞扬、体态劲健的生动姿态,既保留唐三彩的古朴神韵,又融入现代审美张力。</p><p class="ql-block">作品成对摆放于企业办公楼两侧,龙马的昂扬气势既象征企业蓬勃向上的精神,又暗合“龙马精神”的文化寓意。作为高水旺近年大型陶瓷雕塑的代表作,其将传统工艺与企业文化巧妙结合,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鲜活例证</p> <p class="ql-block">吉象生平象</p><p class="ql-block">踏入粒粒香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门前一对高大而庄重的吉象生平象雕塑,它们于2024年入园,自此成为园区一道亮眼的文化标识。</p><p class="ql-block">每尊雕塑高2.39米、长2.5米,选用优质石材精心雕琢而成。石质坚硬细腻,在工匠的妙手下,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力。大象体态丰腴,身姿挺拔,四足稳稳地踏于地面,给人以沉稳、可靠之感,象征着粒粒香文化园坚实的根基。仿佛在轻轻诉说着祥瑞之语;象牙洁白,精致而又彰显尊贵;耳朵自然垂落,似在倾听着园区的每一份故事。在传统文化中,“象”与“祥”谐音,大象被视为吉祥、力量的象征 ,有着“太平有象”“喜象升平”的美好寓意,寓意河清海晏、民康物阜,象征着时世安乐、天下太平。这对吉象升平象雕塑伫立在此,不仅为园区增添了艺术美感,更承载着对粒粒香文化园以及往来宾客的美好祝福。它们静静守望着文化园,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也欢迎着每一位游客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思源金鼎,老汤歌》唐三彩竹简瓷板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一幅震撼人心的《思源金鼎,老汤歌》唐三彩竹简瓷板画惊艳问世。它尺寸达15.5米长×1.7米宽,在陶瓷材质的衬托下,质感温润,色泽夺目。瓷板画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大师精心制作。高水旺1958年生于河南洛阳孟津区南石山村,17岁便投身唐三彩仿制工艺的学习,他在传承中创新,成功研制高仿唐三彩纯手工制作工艺 ,作品屡获大奖,被众多博物馆及知名人士收藏。在这件巨作中,他凭借精湛工艺,将古老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融入其中,画面层次丰富,细节栩栩如生。而“老汤歌词”则由马述宽少将题写。马述宽1944年出生于辽宁东港,1968年入伍,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退休后潜心研习书法,擅长隶书。其题写的歌词笔力雄健,字体古朴又不失灵动,与高水旺大师的画作相互映衬,为瓷板画赋予了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传世老汤瓷板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一幅震撼世人的巨幅瓷板画诞生,它就是《皇家秘方 传世老汤》。瓷板画15.5米长1.7米宽,选用陶瓷材质,质地温润细腻,光泽柔和。绘画出自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陈繁国之手。陈繁国1965年生于景德镇,自幼研习陶瓷技艺,在古窑瓷厂从事绘画工作多年,后得诸多名家指点,技术全面,对各类陶瓷装饰技法均有研究,尤其擅长青花和青花斗彩。在这幅瓷板画中,他用精湛技艺,将皇家秘方的传奇故事与传世老汤的韵味生动展现,画面细节丰富,人物栩栩如生。“皇家秘方传世老汤”这几个字由熊元吉少将题写。熊元吉1939年出生,曾任第二炮兵某基地政委,少将军衔,在书法上造诣颇高,有百余件书法、篆刻作品发表并多次获奖。他的题字刚劲有力,笔锋间尽显豪迈之气,与陈繁国的画作完美融合,赋予瓷板画独特艺术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