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京城·日坛

海春居士

  “日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北路,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神的地方。   日坛于1956年作为公园对外开放,由于所处位置在各国驻华使馆区,又免费开放,是各国外交官员及附近居民最喜欢去的场所。   西天门是日坛正门。   走过西天门,是一条长长的直通神坛的神路。   神坛四周是圆形绿瓦红墙的谴墙。   谴墙上有绿琉璃龙吻。   神坛正西有白石棂星门三座。   神坛东、南、北三面各有白石棂星门一座。   坛面在明代时为红琉璃,以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墁砌。   正中祭坛为汉白玉石砌成的方台。   清晖观日。   北天门。   钟楼位于北天门的南侧,内有大钟一口。   具服殿是皇帝祭祀前更衣和休息之所。原在南方,清乾隆七年(1742年)改建于坛西北角。   具服殿前的一对石狮。   祭日影壁。影壁上是瓷画《祭日》。   祭日博物馆。   《祭日》壁画片断。   馆内展示了从古代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到明清时皇帝祭日出巡的浩荡场面,陈列了日坛的历史文物。   馆内还展示了一些旧时日坛用于祭祀的器皿。   藕荷色祭器是日坛特有的祭器颜色。   祭日壁画馆的旁边是马骏烈士墓园。   马骏烈士是回族人,是中共天津市早期领导人之一,是原中共北京市市委书记,后被张作霖杀害。牺牲后葬在此地,1951年重修此墓时郭沫若为其题写墓碑。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1987年再次重修,邓颖超亲自题写了墓碑。   祭坛东北面为神库、神厨、宰牲亭等配套建筑。<br>   神厨,面阔三间,座北向南。   神库是存放祭祀器具之所。   宰牲亭是保留下来的唯一古建筑。   园中有古树44棵。   千年九龙柏。   大法桐。   悬铃木。   日坛公园东南面是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的西边是“曲池胜春”景区。   园内有一曲池,四周垂柳拂岸,池畔倚建古色古香的石舫、水榭和凉亭,池上架有曲桥、拱桥,俨然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   叠石假山。   清晖亭,亭额是著名书法家陈叔亮所题。   “曲池胜春”景区随拍。   日坛公园修有健身步道1500米,是老少皆宜的健身场地。今日的日坛不再是帝王的祭祀之场所,而是百姓的休闲、娱乐和健身之乐园。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THE END—</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