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同窗五十庆典精品连载十一</b></p> <p class="ql-block">鹧鸪天•</p><p class="ql-block">同窗五十载相逢致敬母校有感</p><p class="ql-block"> —王林宣</p><p class="ql-block">五十春秋弹指间,</p><p class="ql-block">同窗重聚忆华年。</p><p class="ql-block">青葱岁月书声朗,</p><p class="ql-block">白首情怀笑语欢。</p><p class="ql-block">思往事,叹流年,</p><p class="ql-block">黉门旧梦总萦牵。</p><p class="ql-block">今朝共话桑榆晚,</p><p class="ql-block">不负师恩桃李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首词以"鹧鸪天"为词牌,上阕写五十年后同窗重聚的场景,下阕抒发对母校的感怀之情。"青葱岁月"与"白首情怀"形成鲜明对比,"书声朗"与"笑语欢"则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校园生活。结尾"不负师恩桃李缘"表达了对母校培育之恩的感激。全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深厚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0日,星期天,阳光明媚。立秋虽至,伊宁的热浪却仍未减退。这一天,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新疆兵团第四师干校语训班50年同学联谊会,在花城宾馆如期举行。午后的阳光洒在脸上,带着些许暖意,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一段重返旧地的旅程,第一站,便是我们五十年前曾生活、学习了两年的母校—兵团第四师干校。</p> <p class="ql-block"> 旅游中巴缓缓驶出宾馆,沿着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前行。解放路两旁的建筑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城市的变化令人惊叹。五十年,足以让一个地方焕然一新,也能让一段记忆沉淀成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而我们的思绪,早已飞回了那个青春洋溢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终于抵达旧校址,眼前的一幕让人感慨万千。几位女同学站在铁艺围栏前,背景是绿意盎然的树木和一栋静静伫立的建筑。她们穿着各具风格的夏装,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仿佛时光从未流逝。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我们,也曾这样站在校门前,笑得那样灿烂。</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一群身着夏装的女同学正站在户外,手中举着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新疆兵团第四师干校语训班50年同学联谊会”。背景是一栋教学综合楼建筑和郁郁葱葱的绿树,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这一幕,像极了当年我们为某次活动合影时的场景,只是时光已悄然流转半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 大家围在一起,手持红幅,背景是绿树与静伫的建筑,脸上写满了喜悦与感动。这一刻,我们不再是五十年后的中老年人,而是那个曾经意气风发、满怀理想的青年群体。横幅上的字,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一段岁月的见证,是我们共同走过的青春印记。</p> <p class="ql-block"> 1973年3月至1975年3月,两年的校园生活,我们书声朗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苦练军事,洒下青春汗水。虽然兵团第四师干校(现改为第四师党校)已整体搬迁到新城可克达拉市,但是今天我们站在这块热土上,仍然感慨万千。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我们的故事。那些年,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训练、一起畅谈理想、一起笑对风雨。如今五十年后再聚首,虽鬓已微霜,但那份情谊,依旧如当年般纯粹而炽热。我们由衷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深情的向母校致敬!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輝煌!</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写制王林宣,2025-08-25伊犁)</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特邀录像摄影师:穆明辉)</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