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漫步清风林

<p class="ql-block">基孔肯雅热这个听起来有点像快餐的怪病。在广东佛山地区,确诊病例已经超过3645例。疫情外溢,风险加剧,恐慌谣言四起,那到底这个病有多严重?能不能人传人以及它为什么叫这么怪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我给大家完整的梳理一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高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名字特别怪。</p><p class="ql-block">很多人第一次直接把它读成肯德基了。其实这个奇怪的名字是非洲马孔德人的语言,叫斯瓦希里语,意思是弯腰走路或者身体弯曲,用来描述因剧烈的关节疼痛而蜷缩身体的这个病。在当地其实早就有了。但在1952年的坦桑尼亚才被识别出来是伊蚊传播的病毒。</p><p class="ql-block">当时在坦桑尼亚南部尼马拉州的一个小村子里边突然爆发不明原因的发热,波及了一半以上的村民。然后,除了发烧、皮疹之外,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因为剧烈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当时在病人的血液当中,研究人员分离到了病毒。所以因此而得名。可是并不知道它的传播途径。然后又过了几年。在当地的埃及伊蚊体内也分离出了基汞黑亚病毒。</p><p class="ql-block">这才解释了当时为什么半个村的人都同时起病。这个病在坦桑尼亚,原本是自然一员的丛林循环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病毒通过伊蚊在丛林中的猩猩啊、狒狒等等灵长类动物之间周而复始的传播并循环着。但是这帮猩猩的临床表现很轻微,甚至完全没事。</p><p class="ql-block">而在1952年,某个当地人,进入了疫区,也被伊蚊给叮了,于是带着基孔肯雅热就回到村里边了。这个病是有潜伏期的,一般是2~7天。潜伏期里边病人基本没有症状。但体内病毒它会大量复制。那这个时候再被伊蚊叮咬,伊蚊就会吸走基孔肯雅热病毒去感染其他健康人。</p><p class="ql-block">所以不是说蚊子飞到哪儿,病毒就到哪儿。是人到了之后带着病毒被蚊子吸了血之后,蚊子再把病毒传播给健康人,然后慢慢的呢,就到了城市,这就变成了城市循环模式。</p><p class="ql-block">基孔肯亚热的发病特别猛,很多人是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就发烧,关节疼。他这个发烧是突然性的,一般在39°以上是高烧。刚才说了,关节痛是最有辨识度的症状,尤其是手腕、膝盖、脚踝。很多人形容是像被锤子砸了一样,然后皮疹加瘙痒是它第二个症状。一般在发热之后2~5天出现全身出红点,越抓越痒。之后还可能会伴随着有皮肤脱屑。</p><p class="ql-block">这个病虽然得了遭罪,但是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只能是用退烧药、止痛药物来缓解症状。但好消息是大多数都是自限性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轻症,一周左右就能慢慢恢复。当然老人、小孩、有基础病的人还是要小心的。</p><p class="ql-block">一些极端病例也有发生重症和死亡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轻症只代表没有生命危险,但不代表今后不会变成慢性关节炎和疼痛。因为即便是病毒被清除了。遗留的长期炎症反应。也可能一定几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慢性关节炎。</p><p class="ql-block">关节痛可能会拖得更久一点儿。最长的也许会持续数月到数年。所以还是不被感染的为好。</p><p class="ql-block">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会不会传染人。</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p><p class="ql-block">这个病主要是传播媒介是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主要有两种,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p><p class="ql-block">伊蚊可以说是蚊子中的全天候战斗机,飞得快,活力强。白天夜里都叮人,不像库蚊和暗蚊基本只在夜里叮人,所以伊蚊才是罪魁祸首,而不是你身边发烧的朋友。那如何预防呢?其实就是灭蚊。</p><p class="ql-block">我们普通家庭能做到的,一、避开疫区,少去那些树丛、灌木丛这些蚊子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二是及时清理家庭里边的积水,避免蚊虫滋生。</p><p class="ql-block">三是做好家中物理隔断。嗯,比如说用蚊帐、纱窗、纱门都要做到位。</p><p class="ql-block">四是降低室内温度,限制蚊虫的活动。比如说你家里边稍微的得开点空调。</p><p class="ql-block">五是出门记得穿个浅色的长袖衣服。</p><p class="ql-block">还有就是使用避蚊虫等等对伊蚊有效的驱蚊剂,减少蚊虫的叮咬的可能。</p><p class="ql-block">当然能艾灸很好,艾灸就是增强代谢,通循环,不断代谢,不断循环,是不是就是在稀释毒素,淡化毒素,清理排除毒素呢……[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