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届扶鹰幸福论坛李玫瑾教授《如他所是,才如他所愿——养育与教育的理想境界》

夏日私语

<p class="ql-block">李玫瑾老师一开口,就点破了很多家长的教育误区:“现在很多父母总想着‘我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却忘了问‘孩子本来能成为什么样’。真正的养育,是帮孩子实现他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把你的目标强加给他。” 这就是她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 ——“如他所是,才为我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有 “时间表”,别让你的 “急” 打乱节奏。很多家长怕孩子 “输在起跑线”,早早给孩子报奥数班、练字班,却不知道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都有自己的 “发育节奏”。李玫瑾老师用科学规律告诉家长:违背节奏的 “抢跑”,最后只会让孩子 “后劲不足”。</p> <p class="ql-block">人脑发育是 “从下到上”,别让孩子越级挑战:“人脑发育有个规律,先长脑干,管吃喝拉撒这些基础功能;再长小脑,管跑跳、肌肉协调;最后才长额叶,管抽象思维、情绪控制 —— 额叶要到青春期才成熟!” 李玫瑾老师无奈地说,现在很多家长让 6 岁孩子学奥数,“那些抽象的符号推理,对孩子来说比登天还难。聪明的孩子可能花一上午记住几道题,可等他 16 岁,半小时就能吃透,何必浪费小时候练跑跳、发展身体协调性的时间?</p><p class="ql-block">”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成长重点:0-6 岁的孩子,重点是 “动起来”—— 练手的灵活性、脚的协调性,多跑多跳,把身体的基础打牢;到了青春期,孩子的额叶和性腺开始发育,重点要放在情绪引导上,“这时候孩子容易暴躁、叛逆,不是他故意的,是身体在发育,家长要多理解,少命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亮点 2. 孩子抑郁、焦虑?可能是 “小脑闲出了问题”聊到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李玫瑾老师表示,自己见过太多案例: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跳楼,中学生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自残,“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可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可能有生理原因。”“小脑就像身体的‘发动机’,负责肌肉和关节的兴奋抑制。现在的孩子,一天到晚坐着上网课、刷题、玩手机,小脑根本没机会‘工作’!” 李玫瑾老师解释,小脑长期 “闲置” 会 “郁闷”:“白天被管着没办法,等大脑累极了想睡觉,小脑就会‘造反’—— 孩子失眠、情绪低落,时间长了就容易抑郁。”走出情绪困境,运动是 “最好的解药”。李玫瑾老师主张,家长要带孩子出去折腾,让他跑跳、打球、爬山,折腾到满头大汗。“运动能释放负面情绪,让孩子在‘挑战身体极限’中体会‘我能行’。”学校也要帮孩子 “动起来”,春天是心理问题高发期,学校可以每天课前让孩子唱 10-20 分钟快乐歌曲,“疏解一冬天的压抑”;课间别压堂,留 20 分钟让孩子到操场跳舞、跑跳,“别让孩子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身体动起来了,情绪才会好起来。”</p> <p class="ql-block">亮点 3. 最好的父母,是成熟而称职的父母李玫瑾老师把家庭教育的问题分成三类——“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其中 “教而不当” 是现在多数家庭的 “通病”。 聊到父母应该怎么做,李玫瑾老师提到以下三点:先 “身先示范”,再 “要求孩子”:“你想让孩子爱运动,自己却天天躺着刷手机;你想让孩子自律,自己却做事拖拖拉拉,孩子怎么会听你的?”少命令,多给选择:“我女儿教她孩子弹钢琴,会说‘咱们一会儿带玩具下楼玩,谁谁谁在楼下。弹完 1 小时,能玩 1 小时;要是耗着,就不能出去了’。孩子想下楼玩,自然会主动弹,这就是给选择的智慧。”学会 “示弱”,让孩子自己做主:“别强势,说‘必须听我的’。孩子长大了,你可以说‘我现在遇到麻烦,你觉得这事怎么办’,把事交给他,听听他的意见。涉及原则问题要坚定,比如‘咱们家孩子绝对不能这样’,但日常冲突别非要说服他,说两三句话就走开,别表现强势。”李玫瑾老师借助《人世间》一书说:“五个手指头不一样齐,咱们做父母的要明白这一点。遇到天赋好的孩子,养得越好,他可能离你越远,成为国家栋梁,这是你的骄傲;遇到资质平平的孩子,要善待他,那是上天留给你的礼物,能让你感受到亲情和天伦之乐,老了还能给你依靠。”</p> <p class="ql-block">亮点 4. AI 时代,我们要培养孩子哪些素养和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玫瑾老师建议家长们,要通过全面培养孩子的情感、性格、身体、艺术、科学以及商业等多方面的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p> <p class="ql-block">亮点4. AI 时代,我们要培养孩子哪些素养和能力?</p><p class="ql-block">李玫瑾老师建议家长们,要通过全面培养孩子的情感、性格、身体、艺术、科学以及商业等多方面的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p><p class="ql-block">1.情感与善良:这是人性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遭遇无助时刻,此时他人的温暖与善良往往能成为支撑自己前行的力量。情感和善良是人间值得的根本,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同理心以及乐于助人的品质,让他们成为温暖他人的存在,这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p><p class="ql-block">2.性格与教养:性格和教养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走向,更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一个民族、地区乃至国家的形象,很大程度上由个体的教养所体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等素养。良好的性格和教养有助于孩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上立足并赢得他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3.体育与苦练:孩子从小动起来,拥有强壮的体魄,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成长,更是保家卫国的基础。我们不应在孩子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过度强调大脑的发展,而忽视了身体锻炼。通过体育活动,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态度,在锻炼中塑造强大的身心。</p> <p class="ql-block">“人才是玉石之材,每块玉有不同的纹理、色彩、光线,该怎么做?就这块料,做出什么样的产品,这才是识材。发现孩子的价值,需要伯乐之眼,留出让他多样尝试的空间,给予看似浪费的时间 —— 他在玩,这是你的耐心。找到他的价值,助他一臂之力,就是咱们的养教之道。”听完李玫瑾老师的分享,现场掌声久久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