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6061160</p><p class="ql-block">昵称——神农后裔:兆静</p><p class="ql-block">制作、翻唱——神农后裔:兆静</p> <p class="ql-block">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旋律悠扬的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1941年秋,抗日战争处于艰难困苦阶段,河北平山县南滚龙沟村,故事的主人公是13岁的放牛娃,乡亲们口中的“二小”阎富华,在敌人扫荡时为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众多乡亲们,毅然引开日军,故意将日本鬼子带入我八路军埋伏圈,而被敌人残忍杀害。</p> <p class="ql-block"> 当时抗日根据地的《晋察冀日报》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李劫夫被王二小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和感动,迅速创作出《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p> <p class="ql-block"> 歌词为:</p><p class="ql-block">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p><p class="ql-block">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p><p class="ql-block">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p><p class="ql-block">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在这十分危机时候,敌人来到这个山口。</p><p class="ql-block">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p><p class="ql-block">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p><p class="ql-block">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p><p class="ql-block">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旁边。</p><p class="ql-block">我们十三岁的王二小,英勇的牺牲在山间。</p> <p class="ql-block">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林。</p><p class="ql-block">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p><p class="ql-block">秋风走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p><p class="ql-block">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王二小放牛郎。</p> <p class="ql-block"> 其实,当时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许多“王二小式”的抗日小英雄,他们给共产党、八路军和老百姓送信带路,站岗放哨,做了许许多多工作,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所以说“王二小”是千千万万个抗日少年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歌唱二小放牛郎》不止是歌曲,更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的苦难记忆,当童真遇上战火,柔弱的肩头却能挺起民族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这首歌充满了历史味道,被广大人民所熟知并传唱,2015年8日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其中《歌唱二小放牛郎》入选十大歌曲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歌唱二小放牛郎》也是我初中时期音乐老师教唱过的歌曲,至今仍记忆犹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翻唱著名歌唱家郁钧剑的演唱版本,以此致敬抗日先烈、抗日小英雄!</p><p class="ql-block">(声明:图片于网络中剪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