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前,京城文化大佬马爷马未都发了一段小视频,谈了自己在杭州吃“西湖醋鱼”的体验。 2、他在名店“楼外楼”点了杭帮第一名菜西湖醋鱼,品尝以后的结论是“难吃”。 3、这段短视频发表一周以来,如巨石投入西湖,激起一场波澜,支持的,反对的,跟帖无数,议论蜂起,估计马爷也没想到,反响会如此之大。 4、老牛自小生活在上海,1966年初秋借着“大串联”机会第一次到杭州玩了三天,后来在部队时,因工作、出差、开会到上级机关所在地杭州很多次,再接着这几十年来,太喜欢杭州,时不时就到杭州溜一圈。前年的上半年,就颠儿颠儿的跑了六次!来杭州的体验,除了觉得风景好,人文沉淀厚,再就是吃的又好又便宜。西湖醋鱼吃过没?当然吃过。作为上海人,凭良心说句公道话,西湖醋鱼到底好吃不好吃?老牛的回答是:可以很好吃,也可以不好吃。此话怎讲? 5、印象当中,吃西湖醋鱼的经历主要有这样几次。第一次,是1982年秋天,从上海来杭州出差。与同事一起,某天在西湖边上一家餐馆用午餐,点了三个菜,花了2元8毛钱,菜品中就有一道西湖醋鱼,好吃吗?感觉一般般。印象深的是那次吃饭不需要交粮票了,这可是个大变化啊!从此以后,实行了20多年的粮食限购、凭票吃粮的制度,松动了,没几年以后取消了。第二次吃西湖醋鱼,是1995年左右的仲夏,荷花盛开时节,游览白堤孤山后,落座楼外楼饭店,点了西湖醋鱼、炸响铃、莼菜羹等菜肴和一盘鲜莲子。那次吃的西湖醋鱼,大概跟马爷吃的是一个厨子做的,又腥又酸难吃极了。所以对其他菜肴也没有了胃口,倒是那盘鲜莲子剥剥吃吃,鲜嫩可口,从此让老牛记得,每年鲜莲蓬上市,总要买几次来吃吃,当成一味茶点。又过十多年,2008年夏,出差到杭州,与三位同事到西湖国宾馆(刘庄)走走看看,茶室价位,每人茶位费120元。到餐厅吃饭,则点菜消费,价格也不贵。于是我们四人落座点菜,一桌菜总共248元,还吃不了,其中一道西湖醋鱼,酸甜适口,肉质 Q弹,那个鲜美嫩滑的滋味,人人称道!于是,知道了正宗的西湖醋鱼是啥滋味!个人体验,西湖醋鱼到底好吃不好吃,说清楚了吗? 6、西湖醋鱼是一道文人菜,杭州知州苏大爷苏轼,是个文人菜创作大师,他的“东坡鱼“,就是在杭州时做成的。那么,西湖醋鱼跟他有关系吗?据考证,这道菜式是南宋时期产生的,跟东坡居士没关系。最近很有一些杭帮菜大咖人物出来说,西湖醋鱼的鱼应该是什么鱼,要怎么养、要多大才能用,然后要怎样腌制、怎样烹饪、怎样勾芡等等才能做成功。没错,鱼要好草鱼,厨子要好厨子,好厨子还要有好心情,才能做出一道好吃的西湖醋鱼。这一连串的要求,现下全部满足可是太难了,如能遇上,则是对你积德行善的福报吧。至于有大咖一本正经说什么西湖醋鱼是”一鱼三吃“,要有”鱼脍“刺身生吃,那就是瞎咧咧了。你不用脑子,就用眼珠子想想,生鱼刺身还是”西湖醋鱼“吗? 7、说到鱼脍(就是把鱼切成丝或片,孔夫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想起了“莼羹鲈脍”,那就年代更久了,是东晋张翰(字季鹰)的“莼鲈之思”。碑拓上的老人家,是东晋大司马张季鹰。某年,秋风起了,在洛阳当大官的张先生想起了故乡吴中的莼菜羹、鲈鱼脍,熬不过重重乡愁,立马决定辞职还乡,隐居故里去了。 8、新鲜的鲈鱼花刀待烹。 9、莼菜嫩叶芽备料。 10、一道让京城大司马官位都不要,也朝思暮想要回归吴地的名菜莼菜鲈鱼。 11、莼菜羹不放鲈鱼脍,只加鸡蛋清,也是滑滑爽爽很好吃的。 12、莼菜羹的色咪可以很不一样。 13、这就是道地的莼菜鲈鱼羹了,鲈鱼脍是片状的。 14、张翰大爷回归故里的脚步是坚定的。 15、当然,张大爷不会想到,他的莼鲈之思如此悠久,却被两千年后的西湖醋鱼抢了风头。罢罢罢,不跟后生小子计较,让他们吃醋去吧,好不好吃不重要,能不能挣钱养家活口才是正事儿。理解万岁,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