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把探索历史进程加入西班牙旅行会使行程更加丰富。托莱多是现代基督教西班牙的根,因此是旅游西班牙的必经之地。这里发生过王国的交替,信仰的碰撞,宗教的并存,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高铁从马德里到托莱多只需三十分钟。火车站有随上随下观光巴士服务,停靠主要的地标和观光点,还包括除了托莱多大教堂外的十处教堂和阿尔卡萨尔城堡。</p> <p class="ql-block">史前,凯尔特—伊比利亚人(Celtíberos)在这里凿石建屋,在被塔霍河蜿蜒环绕的山岗修筑起自己的城邦。</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Mirador del Valle)隔塔霍河看托莱多全景</p><p class="ql-block">随上随下巴士沿塔霍河南侧停靠站</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92 罗马人身着盔甲,手携盾牌来到这里。跟在雄壮队列后面的是道路,桥梁,城堡,集市,浴室以及对优质生活的热爱。托莱多人说起了拉丁语,身着披肩,聆听酒席间诗人的呤唱。</p><p class="ql-block">阿尔坎塔拉桥 (Puente de Alcántara) 原桥公元一世纪由罗马人建造。</p> <p class="ql-block">阿尔卡萨城堡 (Alcázar de Toledo)</p><p class="ql-block">这个城堡曾为古罗马宫殿,西哥特王宫,摩尓人的防御要塞,基督教卡斯蒂利亚王宫,西班牙内战时具有代表意义的托莱多保卫战战场。现为西班牙陆军军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桥(Puente de San Martín)</p> <p class="ql-block">古代作为进城主要关口,有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战胜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部落的西哥特人(Visigoths) 5世纪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公元554年,托莱多成为西哥特西班牙的首都。经过短暂周折,西哥特统治者(6-8 世纪)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和法律系统。国王与主教们在此召开会议,辩论上帝与王权。开始了王权和教会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公元711年,摩尔人的军队在瓜达莱特战役中击败了西哥特王国,托莱多被摩尔人占领。起初,它是科尔多瓦哈里发国的一部分。科尔多瓦哈里发解体后,托莱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穆斯林王国——“泰法王国”(Taifa de Toledo)的首都。</p><p class="ql-block">摩尔人带来的不是战火,而是思想。这是一个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共存的时期。塔霍河的呢喃伴随着哲学家仰望星空,医师伏案记录,诗人以诗作答。这里是知识生长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旧城门比萨格拉门(Puerta de Bisagra Antigua)</p><p class="ql-block">摩尔人十世纪时建造。其主要特点为马蹄形拱门和装饰有alfaiz的围框。该城门是托莱多阿拉伯城墙唯一保存下来的完整结构之一 。</p> <p class="ql-block">救世主教堂 (Iglesia del Salvador)</p><p class="ql-block">建于10世纪的摩尔统治期,12世纪改造为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保留了伊斯兰穹门。</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存留的西哥特立柱。</p> <p class="ql-block">教堂钟楼上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攻占托莱多。该战役是基督徒最重要的收复(Reconquista) 战役之一。</p><p class="ql-block">天主教骑士国王们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收复期继续了被打败的摩尔人传统,允许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共存。不同文化的融合给托莱多带来太平盛世。11 至13 世纪托莱多成为多种文字的翻译中心。犹太人,摩尓人,基督徒携手将原希伯莱语,阿拉伯语的医学,数学,哲学典故翻译成拉丁文,卡斯蒂利亚语,使得许多经典得以存留和流传。</p><p class="ql-block">圣玛利亚·拉·布兰卡会堂 (Sinagoga de Santa María la Blanca) 是基督教统治下,摩尓工匠建造的完美的犹太教堂。她体现了穆德哈尔(Mudéjar)风格,即伊斯兰艺术与基督教建筑融合。</p> <p class="ql-block">圣多美教堂 (Iglesia de Santo Tome)</p> <p class="ql-block">圣多美教堂的镇馆之宝: 埃尔.格列柯(El Greco) 代表作《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p><p class="ql-block">格列柯,现希腊克里特岛人,后半生在托莱多定居。修长的人体,空灵的神情,诡异的天空,夸张的色彩是他的画风。他在同代人中独来独往,并没得到认同。同藉的天才画家毕加索对他非常赞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毕加索的画风受其影响。</p> <p class="ql-block">埃尓. 格列格 在托莱多四载。死后被世界忘记,直到被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以及立体派的开山鼻祖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发现才得以其世界画林该有的地位。他的托莱多真是传神之笔。</p> <p class="ql-block">砖砌塔楼与马蹄形拱门,典型的穆德哈尔风格</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Catedral Primada de Santa María de Toledo)</p><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Catedral de Toledo) 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也是天主教西班牙的精神中心之一,被称为 “西班牙天主教的首席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主教卡里略(Juan Pacheco de Carrillo)及其他教士(1467-1474年间)对伊萨贝拉一世的支持使其在继承卡斯蒂亚王权中获胜。托莱多大教堂支持和庇护的伊萨贝拉一世和费尔南多二世的秘密联姻(1469年)为后来的西班牙天主教双王完成收复失地,统一西班牙,资助哥倫布南美远洋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1226 年,卡斯提尔国王 费尔南多三世(Fernando III) 下令修建教堂,并由托莱多大主教 Rodrigo Jiménez de Rada 主持。教堂的修建至完工历时250多年。教堂采用法国哥特式风格,同时融合西班牙的穆德哈尔(Mudéjar)与摩尔元素。</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 (Catedral Primada de Toledo)正立面(Puerta del Perdón):典型的哥特尖拱,雕刻繁复</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有着巨树参天一样的立柱,圣化神兽肋骨一样的顶梁,彩色玻璃透过阳光把镀满金萡的内殿照得透亮。</p> <p class="ql-block">雕刻家 纳西索·托梅(Narciso Tomé) 设计并由他的四个儿子(1721-1732年)建造了巴洛克风格的顶峰之作:透明祭坛(El Transparente)。 祭坛后方天花板上的圆形天窗让自然光直接照射到圣体龛上,营造出一种“上帝之光从天而降”的视觉奇迹,被称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光影设计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雅各的梦想》(El Transparente)</p> <p class="ql-block">顶端天窗进来的光束在大殿内部迴荡</p> <p class="ql-block">高坛(Altar Mayor)</p><p class="ql-block">哥特雕刻杰作,极其华丽的镀金木雕描绘了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生平场景,叙事顺序从底部开始向上延伸,最终导向顶部的荣耀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席(Coro)</p><p class="ql-block">描绘格拉纳达战争(收复失地运动最后阶段)场景的精美雕刻</p> <p class="ql-block">圣器收藏室(Sacristía)</p><p class="ql-block">埃尔. 格列格名作:耶稣脱衣(El Expolio)</p> <p class="ql-block">圣胡安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p> <p class="ql-block">圣胡安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传统的哥特风格外形</p> <p class="ql-block">圣胡安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p><p class="ql-block">天主教双王下令于1477 年开始建造为自己死后的陵寝。格拉纳达收复后伊萨贝拉一世改变了主意,决定把自己葬于为上帝完成收复失地之城。</p> <p class="ql-block">圣胡安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 最精致的双层迴廊。上层则采用了穆德哈尔式装饰,回廊的伊斯兰雕刻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下层迴廊为哥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p> <p class="ql-block">祈祷厅</p> <p class="ql-block">圣伊尔德丰索耶稣会教堂 (Iglesia de San Ildefonso / Jesuitas)</p><p class="ql-block">巨大的双塔是托莱多城市天际线中一个显眼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教堂主要采用巴洛克风格,其立面和内部装饰都体现了这一风格的华丽与动感。</p> <p class="ql-block">游客通常可以攀登塔楼,抵达观景台。从这里可以360度俯瞰托莱多古城的美景,包括远处的托莱多主教座堂和阿尔卡萨尔城堡,视野非常开阔。</p> <p class="ql-block">1561年为政5年的伊萨贝拉一世的外孙卡洛斯五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宣布由托莱多迁都马德里。其主要考虑的是一个统一的西班牙应该在一个不受強大地方势力的城市执政。从此托莱多开始冷落。不变的是托莱多一直是西班牙天主教会的最高精神中心。</p><p class="ql-block">旧城依然,精神永在。缓缓的风经过弯曲,高深的古城街巷,和着教堂静静的钟声仿佛在叙述托莱多千年古都的故事。在整个西班牙,这里是唯一能听到这样的故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天旅程收获满满,我们在如火的晚霞照燿下踏上迈回马德里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注:这是我两牙,摩洛哥系列的第十二篇。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jun3so"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科尔多瓦,西班牙文明史的活标本</a> ;下一篇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ysjufj"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马德里的动感</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