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升湖滨新区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改革的理解与运用能力,8月24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区共41名思政教师齐聚一堂,以“充电赋能”的姿态,在宿迁市第一实验学校,开展了“二、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改革”暑期培训活动,此次培训聚焦对新教材的解读研讨,为新学期“德”育教学注入新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 培训伊始,陈云老师进行开班主持,对本次培训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她梳理了活动的整体安排,逐项拆解各环节的流程设计与核心目标,帮助参训教师精准把握学习脉络、明确重点方向;陈良校长针对培训纪律作出明确规范,着重强调按时参训、专注投入、积极互动等要求,以严明纪律为培训的有序推进与高效落地筑牢基础。</p> 01 专题讲座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进行分享的是运河学校的吴圆圆老师,她围绕二年级教材展开详细解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吴老师深入剖析了教材修订情况,指出课文内容的变更,特别强调了新增的美德教育和中国梦教育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加入,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她还分享了二年级教材内容变动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把握教材的编写逻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p> <p class="ql-block"> 晓店中心小学的周田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三年级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周老师首先阐述了修订依据,让教师们从宏观层面了解教材修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她深入讲解了修订重点,分析了新旧教材的不同之处。在对三上教材的具体分析中,周老师针对各单元逐一解读,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建议,为教师们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p> <p class="ql-block"> 晓店中心小学的陆伟校长则带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融合点梳理及教学探索的精彩分享。陆校长从“从一线教学对《读本》的困惑说起”,引发了教师们的共鸣,道出了大家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随后,他深入梳理了《读本》与教材融合点,为教师们在教学中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提供了思路。最后,他分享了《读本》与教材融合教学探索的经验,鼓励教师们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陈慧老师围绕“聚焦核心素养 引导关键方向”进行分享,她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新教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到教学评价等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建议,引导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p> 02 单元主题析理念 <p class="ql-block"> 王露霏老师以《过好节假日》课程为例,系统拆解教学设计与实施要点。她首先从“学情分析”入手,精准把握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经验,为后续教学奠定贴合学生实际的基础;随后通过“单元分析”,明确该课程在单元体系中的定位与关联,梳理知识逻辑与育人主线;在“教学目标”环节,清晰界定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及培养的素养,确保教学方向明确;针对“教学重难点”,她深入剖析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与易混淆点,给出具体突破策略;最后,在“教学过程”方面,结合课程主题构思场景化教学空间,为打造沉浸式、互动式课堂提供实操思路。</p> <p class="ql-block"> 汤蓓蓓老师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为核心开展专题教学分享活动,通过深度解读与课例实践为教师们呈现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助力提升课程教学实效; 分享中,她围绕该单元展开系统讲解,先聚焦“单元教材解读”梳理教材编排逻辑与核心育人理念、明确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再针对“单元目标重点”清晰界定知识、能力、素养三维目标并提炼教学关键方向,随后阐述“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从内容整合、方法设计等维度构建连贯递进的教学框架,以最后一单元《维护公共秩序》一课为例展示具体教学实践设计,通过拆解课堂环节、分享互动策略,直观呈现单元教学理念如何融入单课教学,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实操范例。</p> <p class="ql-block"> 翟红娜老师就市级学习内容展开深入分享。她指出,低年级教材有四大编写特点,紧扣活动、真实、兴趣、正面教育原则;编排围绕四条主线,涉及儿童与自我、社会、自然及健康生活等维度。</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翟老师还以“适应新生活”单元为例,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强调运用游戏、情境等教学法,贴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助力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 03 视频研学启新思 <p class="ql-block"> 为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向教学实践深度转化,我们还组织开展视频课观看学习活动。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课程教学需重点把握三方面:一是注重情境创设,搭建具象化学习载体,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与主动参与;二是紧密关联学生生活实际,从其日常经历、成长困惑切入,让道德认知与法治观念扎根生活;三是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尊重其认知规律与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思辨、实践中形成自主判断与价值认同,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p> 04 复盘总结促提升 <p class="ql-block"> 陈云老师围绕新教材使用展开交流,明确新教材使用三大核心建议:需紧扣课程逻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巧用生活场景开展教学。同时梳理出教材“变与不变”——强调要在“不变”中挖掘新视角,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师应聚焦六大方向研讨、紧扣主题找素养落点、借原教材素材拓展视角等,推动教学从知识积累转向素养提升,从而精准把握教学方向,助力“立德树人”目标落地,为教学新实践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 培训尾声,陈云老师和陈良校长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陈老师强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暑期培训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让思政课堂更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校长就后续教研工作提出具体建议,鼓励教师多观看真实课堂实录,从鲜活的教学实践中汲取经验、反思优化,从而更高效地实现专业成长与教学能力提升。</span>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干货满满”,不仅明晰了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向,更掌握了可直接应用的教学方法,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德”育工作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