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海”博斯腾湖

周国华

<p class="ql-block">  一首由着名歌手刀郎演唱的“西海情歌”当时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当时流行传唱的热门歌曲,你可知道这是刀郎在新疆博斯腾湖这个古时称为“西海”体验采风所创作出来的。今年盛夏的一天我们和华农新疆舞团同伴来到这个迷人的“西海”,领略她迷人的风采,现场吟唱悠扬的“西海情歌”。</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跨过孔雀河时,铁桥在车轮下呻吟,水面浮荡着铅灰色冷光。博斯腾湖的气息已经渗入空气,一种混合着咸腥与枯萎芦苇的荒凉水汽。大河口景区入口处石碑肃立,像一块楔入瀚海的界碑,将人类疆域截断于此。我们旅游大巴车一路驶向博斯腾湖,远远便望见一片蓝色镶嵌在苍黄戈壁之间,像是大地屏息之后,蓦然向天空舒展开的胸怀。博斯腾湖仿佛一枚澄澈的明镜,稳稳托着天空,收容下万里长云、无垠蔚蓝。湖的四周,簇拥着连绵的沙丘,如金色浪涛般奔涌向远方,最终竟也被这盈盈碧水拦住了脚步。那湖水是柔蓝的,蓝得纯粹而温润,又蓝得坦荡而澄澈,似乎能一眼看到最深处去;湖面则像被无形的手熨过般平展,风经过时,才轻轻泛起涟漪,如同水底漾开的一抹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近博斯腾碧波万顷的湖面,竟被他旖旎风光,迷人景色所倾倒,所震撼。导游指着湖光山色,莲花芬芳的绝美景色介绍说,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国王至员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鱼”中的“近海”、《水经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p><p class="ql-block"> 博斯腾湖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的湖体可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两部分,大湖的面积近千平方公里,小湖的面积仅有百余平方公里。《隋书》记载此湖有“鱼、盐、蒲、苇之利”。湖区周围生长着广茂的芦苇,是中国重要的芦苇生产基地。此外博斯腾湖盛产各种淡水鱼,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p><p class="ql-block"> 2002年,博斯腾湖湖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天然湖泊水域风光型自然风景区,涉及博湖、焉耆、和硕、库尔勒三县一市。2014年5月,博斯腾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1年10月,博斯腾湖被收录于第一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p> <p class="ql-block">  我们顺着临湖大道向湖中心区走去,我们一边赏景一边打卡照相留影,留下这美丽瞬间。栈道向湖心延伸,木板缝隙渗出冰凉的水汽。行至观景台时,博斯腾湖的湖水像似淬过火焰的钢刃闪着蓝光,寒冽得灼人眼目。湖面碎银粼粼跳跃,如同万千尾银鱼在沸腾。远处沙丘如困兽匍匐在湖岸线上,金黄与幽蓝的交界处蒸腾着蜃气,仿佛海水与沙漠正在进行亿万年的角力。我凝视深渊般的湖水,恍惚看见古西域三十六国的战船残骸正沉眠于幽暗湖床,铁甲上凝结着蓝宝石色的水锈。</p><p class="ql-block"> 湖面最盛大的景致,却要数那浩瀚无边的芦苇荡了。芦苇丛生,密密匝匝,挤满了湖岸,宛如一道绿色的长墙。芦苇们挨挨挤挤,摇曳生姿,风过处便簌簌作响,如同絮絮低语。苇秆笔直挺拔,披着墨绿色的长叶,头顶之上,则挺立着棕红色的芦花,宛如一支支骄傲的旗帜,在风里微微点头。乘船钻入苇巷深处,船头劈开苇丛,水纹向两侧漾去,船尾留下一条水路。苇巷两边,芦苇墙夹道而立,头顶上芦花轻轻拂过脸颊,芦苇深处,水鸟鸣声起伏,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偶然间却会瞥见一两只水鸟迅疾地掠过苇梢,倏忽钻入另一片茂密之处,仿佛在苇荡的迷宫中自在捉着迷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拥有10万亩野生睡莲和60万亩芦苇的湖边徜徉,这美丽的“西海”誉为“中国爱情海”,适合婚纱摄影和艺术采风。夏季莲花盛开时宛如仙境。‌‌莲海与芦苇构成水墨画卷,仿佛诉说千年历史故事。我凝望宽阔明媚的湖面,不禁思绪万千, 博斯腾湖,这大漠腹地中水的奇迹,亘古以来便静卧于戈壁与沙山之间。它承载着玄奘法师西行疲惫的足迹,也映照着今日游子眼中惊叹的光彩;它用无声的澄澈,消解了黄沙的焦渴,以丰沛的温柔,滋养着生命不息的喧响——当旅人跋涉于沙海深处,满眼枯黄时,这突然展开的一片浩淼之蓝,岂非正是神祇遗落人间最慷慨的清凉馈赠。</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乘船游览了独具海滨沙滩风光特色的湖心岛海心山游览,海心山位于博斯腾湖南岸,距白鹭洲头30公里,景区由海心山及海南浴场组成,海心山是由延伸进湖中心沙山形成小岛屿,由于这处风景区远离都市,没有人为的干扰,因此保留它的古朴、原始与自然,湖滨浅水在1.5米左右。在湖心岛与陆地之间,建有一条连接栈道,我们从湖心岛的“金沙滩”跳入清凉的湖水中畅游。在湖东面,还有座隆起很高的沙山,是欣赏日落的绝佳视角。金色晚霞,像阿波罗身后的巨大披风,拂过每一寸水面和沙丘,追光而去。驶过如葡萄酒杯底般流畅弧线的回弯,我们来到博湖北岸。与南岸紧邻高低起伏的沙丘不同,这里是地势开阔平坦,公路几乎呈数十公里的直线。临湖处,是大段铺满绵密细白沙粒的优质湖滩,各种水上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在这片地球上离海洋最遥远的干旱内陆,竟有大自然赐予人们“金沙滩”和“银沙滩”组成的“夏威夷”。让人充分感受“西海”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到博斯腾湖心岛乘坐游艇时新疆姑娘现场表演新疆舞视频。</p> <p class="ql-block">  我们边在这“西海”沙滩漫步,边听导游讲解她的深厚的文人历史,历史上,博斯腾湖乃至湖泊全流域主要是古焉耆国的所在地。古焉耆国是丝绸之路中线上的重要中转据点,也是西域传统的五大城邦王国之一。它是一个绿洲农耕文明生活形态的城郭,也是南疆塔里木盆地地区为数不多的发展至今的绿洲城邦之一。古焉耆国在清代以前历史上又称乌耆、乌夷、鸽夷、乌缠、阿耆尼、亿尼、忆尼、乌抵,清代称喀喇沙尔,民国又改为焉耆。博斯腾湖流域由于其地形平坦、汊流较多、水量较丰且集中、流速较平稳,主要河流(开都河)的中下游地区及孔雀河的中上游区域是塔里木盆地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其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2000年)已有人类活动,当时以狩猎、畜牧为主,距今4000至2000年之间居民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p> <p class="ql-block">  暮色渐浓,夕阳斜挂天边,晚霞把湖面染成一片金红,湖水仿佛盛满了熔化的铜汁。这时,湖畔传来牧人归家的吆喝声,马嘶羊咩此起彼伏,羊群沿湖移动,倒映在湖水里的影子被揉碎了又聚拢,聚拢又揉碎。一位老牧人牵着马,立在湖边出神,马儿低头饮水,水面轻轻晃荡着。我向他请教博斯腾的传说,他眯起眼睛,望着远处粼粼波光,悠然道:“‘博斯腾’,在咱们维吾尔话里,就是‘绿洲’的意思呢。湖是水,水是命,命就是绿洲呀……”老人话音不高,却如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子,在我心中漾开了层层回响。我凝望在湖边飞翔的天鹅群,在金色夕阳余晖的照耀下,美不胜收,充分展现了这“西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旖旎风光。</p> <p class="ql-block">文字撰写:周国华,图片摄影:周国华,极少图片网载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