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重返苏州—《我的光影生涯(29)》

曾湘敏

<p class="ql-block">↑(1)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 以私家园林为主。图为拙政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54年,父亲在苏州学习进修,奶奶和母亲带着姐姐、我和大弟一起从上海出发到苏州探望父亲,并游玩了数日。那是我第一次到苏州,那年我才8岁。别看我年纪小,所到之处我还留有印象。</b></p><p class="ql-block"><b> 我们从是火车站下车后,直接到了留园。记得父亲在留园门口说了一句:这个园林不大,但很精致,名气不小。我并不懂园林的常识,就记得沧浪亭的石舫,狮子林里的假山石像 一只只狮子,而拙政园则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郊外我们游玩了虎丘山、天平山和灵岩山。记得虎丘山的试剑石、点头石、虎丘塔;天平山半山腰的一线天以及灵岩山上的象形石。</b></p><p class="ql-block"><b> 我还记得,那次从天平山回城,我累睡着了,他们吃饭回到旅馆,等我醒了,母亲给我最喜欢的茶叶蛋和鸭胗肝充饥。我们居住的就在玄妙观隔条街把角的一处旅馆,旅馆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上还有一座亭子。有一天,我们就在旅馆一侧的饭店晚餐,那家店的松鼠鱼绝对是美餐。还有那观前街采芝斋的松子糖真是馋嘴。</b></p><p class="ql-block"><b> 1974年 这次时隔20年再到苏州,28岁的我是一名记者来采访的,主题是古城焕发青春。自然也会到几处园林,更多的我们采访了几家传统的手工艺厂,如生产檀香扇、刺绣、雕刻、民族乐器的工厂。也走访了生产手表、电视机、光学仪器、塑料现代产品的工厂。苏州已经不是那“古老面貌”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们兄弟姐妹五人,那时候小弟弟还没出生,妹妹被蒙着说要坐船的,她害怕没跟着,就在上海和爷爷过,那时候应该还有一位堂叔叔在店铺帮忙。当年和大人一起游苏州,能有很清楚的记忆,应该和父亲给我们留下的纪念照分不开的。我选了十张当年在苏州,父亲为我们拍摄的纪念照(图2-11)。有些照片我也不记得拍摄的是那个园林,凡是还记得的,我都会注明。</b></p> ↑(2)当年我们一家老小在苏州沧浪亭门前合影。 ↑(3)我和姐与奶奶在沧浪亭石舫留影。 ↑(4)狮子林里太湖石假山多,特别像一头头狮子而得名。 ↑(5)一看就知道8岁的我从小就是一个调皮鬼。和姐姐一起爬上了狮子林的太湖石上。 ↑(6)和弟弟及母亲在狮子林留影。 ↑(7)奶奶在拙政园留影。 ↑(8)苏州园林一景。 ↑(9)我们姐弟三人。 ↑(10)母亲在天平山留影。 <p class="ql-block">↑(11)奶奶在灵岩山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当年的《人民画报》每期连四封才48页。像这次刊登苏州题材的1974年第7期,就有18个选题。平均下来,每个选题也就2页多点。不像咱门现在的美篇,一组照片少则十几二十张图片,多的七八十张。内容介绍十分详细并多彩。</b></p> <p class="ql-block">↑(12)以本组报道来分析:两个版面用了7幅图,版面中还有文字要占些空间,因此,图片都放不大。以下图13-19为发稿图片,图20-35为编余图片。但要说明一下,图片都是五十年前拍摄的。</p> ↑(13)五十年前的苏州人民路,背景是北寺塔。 ↑(14)当年的苏州电视机厂。 ↑(15)苏州钟表元件厂那时候已采用激光打孔的技术。 ↑(16)苏州的传统工艺檀香扇,至今仍受市场欢迎。 ↑(17)五十年前新建的工人新村。 ↑(18)大运河上航运公司的船队。 ↑(19)女工们在宝带桥前的运河上游泳。 ↑(20)苏州宝带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 ↑(21)苏州园林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图为拙政园。 ↑(22)西园寺是苏州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之一。寺内西花园的放生池周围建有厅榭回廊,池中设八角亭。 ↑(23)留园,集住宅、祠堂、家庵、庭院于一体,别看园子不大,其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24)当年苏州机床厂生产的大型机床。 ↑(25)苏州民族乐器厂。 ↑(26)当年苏州的运河码头一角。 ↑(27)丝绸厂女工。 ↑(28)刺绣研究所女工正在制作双面绣。 ↑(29)手工绘制的绢扇。 ↑(30)扇厂招收的新学员,一定要打好美术基础。 ↑(31)百货公司的交电销售部。 ↑(32)松鹤楼是一家老字号饭店。图为新建的营业楼。 ↑(33)松鹤楼富有当地特色的冷盆下酒菜。 ↑(34)当年横塘公社的土地上春耕前种的红花草(作肥料用)。 ↑(35)横塘公社三香大队正在春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