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写在奔赴山河之后(幸福村~陈永波)

丁丁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暑期的川藏新远行新哥策划了很久,查资料、翻地图,做攻略,路况、景点、美食等如数家珍。夏至之夜,为路书写就《奔赴山河之约》的序,激情满怀,惹得大家身未动,心早已远。</p><p class="ql-block"> 7月12日出发,8月8日顺利归来,28天的时间,12000多公里的旅程,我们跨万山之祖,越江河之源。从五彩川西到云上阿里,自羌塘无人区到昆仑之脊。一路有惊也有险,好运与勇敢亦未缺席,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惊喜。四姑娘飘渺,亚拉婉约,贡嘎神秘,萨普坦荡,慕士塔格震撼,纳木措婀娜壮阔,当惹雍措幽深宁静,班迪尔蓝湖的蓝才是名符其实的治愈蓝,那一刻,所有的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高反疲惫,顿时烟消云散。山高耸不语,水默流无息,与他们相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感慨与共情。</p><p class="ql-block"> 山水相逢处,多为他乡客,遇见那么多的山,看过那么多的水,重要的是碰见了那么多可爱的人。到塔公寺已将闭门,踌躇间几位僧人热情相邀并免票入内;在噶陀寺大殿,第一次吃到青稞饼,居然那么好吃,那是正在席地就餐的藏民送的;在孜珠寺天门洞顶,那位修行的老僧人与游客相拥合影大方而开心;在亚青寺的山顶,一位中年僧人凝望山崖下的觉姆岛驻足许久,那背影厚实而苍凉;文部北村当琼寺内,院子里老人们围坐一起转着经筒喝着酥油茶,对陌生人进入没有别的表情,只有点头和微笑,眼里装满慈祥与友善;在英吉沙的路边摊,40来岁的独行女悠闲的吃着烤包子讲着她的旅行,没有一丝孤独,更多的是无畏与坚毅;“我连人都不怕,还怕他们吗?”这是卡姆寺天葬台外守着3000余颗骷髅头,把门验票藏族女子的回答,直白生死而充满哲理;清早的白嘎乡藏式早茶店,满屋就餐的藏民齐刷刷的望向掀帘入内的我们,惊诧之后纷纷起身让座如亲戚来临;盘龙古道,一疆牌车拼命赶上我们,摇下车窗大声喊“我们也是宜昌的,看见一辆家乡车好激动”简单寒暄然后道别。我们都是彼此的赶路人,而这种记忆,这种温暖要讲好多年。 </p><p class="ql-block">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装着我们的目标与向往,行进在预定的道路上,每一次远行都是一场修行,不光领略许多风景,也触碰和治愈我们的内心,有时候能打败我们的不仅是海拔高反,还有对未知的焦虑与恐惧,选择与坚持,于生活于旅行没有什么两样。</p><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领队新哥的精心与艰辛,感谢同伴们的相互照应,餐前测血氧,上车喝肌酐,入住忙吸氧,睡前群分享,这是行程中难忘而美好的记忆,当时只道是寻常;也感谢自己的决定,才拥有了这段可以大吹牛逼的旅行。我想,某天,当我在家乡捧起一捧长江水的时候,我会感受到萨普的气息,我在慕士塔格冰川下举起的那块冰块,会不会是眼前的这朵浪花呢?想起伙伴们圣山下、冰川前,摆着各种POSS的情形,思绪绵长,会心而笑。</p><p class="ql-block">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用诗经里的这句话用来总结这趟远行,再恰当不过,神山如是,湖海如是,我亲爱的同伴们更是。 </p><p class="ql-block"> 期待后续。</p><p class="ql-block"> (陈永波 205.08.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