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北之旅

whitelotus

<p class="ql-block">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盛夏之际同事相约出行,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哈尔滨。既然到了黑龙江,那就索性一路向北,开启一段寻北、寻静、寻自然之旅吧?去漠河北极村碰碰运气,看看能否见到极光?顺带避避暑。不过有点儿失算,哈尔滨是典型的冰火两重天,冬天极冷,夏天极热。暑是没有避成,中午时分冰棍很快就能化成水,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们游玩的兴致,依然一路欢歌笑语。</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火车前往,同事带着一泡沫箱饭菜,一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观赏着窗外的风景变换,也没有感到时间很漫长,不知不觉中就送走晚霞,迎来日出,抵达哈尔滨。</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驻的酒店在索菲亚教堂附近,一早赶在旅游大巴尚未到达之时,我们就来到了索菲亚教堂。远远的,绿色的洋葱头首先映入眼帘。晨光漫过穹顶,整座建筑像浮在晨雾中的童话。</p><p class="ql-block">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必打卡地点,应该叫圣索菲亚教堂。就是神圣智慧大教堂。索菲亚是“神的智慧”,就像佛教的般若(佛的智慧),异曲同工。这是典型的拜占庭式的东正教教堂,始建于1907年,最初为沙俄的随军教堂,中央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红碑结构,巍峨宽敞,上面冠有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四翼有大小不同的帐篷顶,错落有致。它是哈尔滨这座城市最广为人知的名片。它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集拜占庭、罗马和俄式建筑之美于一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p><p class="ql-block">广场上,游客在举着相机追逐光影,还有的在摆着pose凹造型拍照。仰头看,穹顶高的快要钻进云层,壁画上的天使摇着翅膀,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墙上游下来了。时间空间交错,恍惚间,好像听见百年前的钟声,正穿越时光,轻轻落在耳边……</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景点比较集中,拍照之后,也就是几分钟的路程,就进入了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如一条时光长廊,串联起百年的历史风云与当下的烟火气息。这条全长 1450 米的老街,不仅是哈尔滨的城市名片,更凭借独特的俄式建筑风情与舌尖上的美味,成为如今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 —— 在这里,左手举着一根奶香浓郁的马迭尔冰棍,右手举起相机定格冰淇淋店铺的剪影,已成为无数游客的标准动作。我们也高高的举起冰棍,定格了一张标准照。</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的诞生,与 20 世纪初的中东铁路密不可分,最初只是一条泥泞的土路,被当地人称为 “中国大街”,主要供俄侨与中国商贩进行贸易往来。1900 年,俄国人开始对街道进行规整,用方石铺设路面 —— 这些被称为 “面包石” 的花岗岩方块,每块都经过精心打磨,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平整,走在上面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从当年的 “中国大街” 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中央大街的百年变迁,不仅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缩影,更藏着中俄文化碰撞的火花。在这里,吃一根冰棍的简单快乐与拍一张俄式建筑的仪式感交织,让每一个到访者都能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中,读懂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走到头就是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地标~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而建,塔身浮雕记录抗洪场景,22.5米高的花岗岩塔体与21孔回廊构成哈尔滨的“城市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是美丽的松花江了,“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歌唱天鹅项下珍珠城,江南江北好景色。绿水载白帆,两岸花万朵。大桥跨南北,油龙如穿梭。哈尔滨的夏天多迷人,唱不尽我们心中的歌。”关贵敏的这首歌,就是对面前松花江最好的描述。以前我不明白江南江北啥意思,总想,江南距离哈尔滨那么远,和松花江啥关系?现在知道了,原来此江非彼江,指的是松花江两边。“大桥跨南北”,就是横跨松花江的那座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看过松花江之后,我们打车去往东北虎林园。按照正常,应该一早先去看东北虎,因为去晚了老虎已经被游客喂饱,懒得动了。无奈同伴害怕,同样,也是因为同伴害怕,我们没有选择可以喂食的惊险车,而乘坐的普通车。所以我们看到的东北虎各个都是懒洋洋的,甚至于张大嘴巴打哈欠的。还有躺在地上睡觉的,没有威风凛凛的。我们分坐在汽车两边,他们那边曾经有一群狮子,我问拍下来了没有,回答是全部躺着像待宰的羔羊,不好看。汽车下来后,步行区几乎都是虎崽,圈在笼子里了,仔虎喜欢活动,不知疲倦,奔跑嬉戏,其动作、表情让人心情愉悦,十分有趣。100元钱一只活鸡,一位老太太为满足孩子,居然毫不犹豫地掏钱买来喂食老虎,而我们则乐得观看……</p> <p class="ql-block">“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郑绪岚这支歌我们唱了几十年了,今天终于来到了太阳岛上。据说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忘却酷暑,尽享清凉与美景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我们此番就要来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只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可以漫步在岛上,欣赏如画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可惜我们到达的时间有些太晚,广播里反复播放着必须在一个半小时后乘上返程观光车。我们无奈放弃了俄罗斯风情小镇、太阳岛美食馆等,只选择了松鼠岛和鹿苑,其实我们完全应该不乘车,因为这两处是景区车的最后两站,我们反方向步行,反而能玩完。</p><p class="ql-block">我们即将走到松鼠岛时,突然听到一声“蹲下,别出声!”闻声望去,是位姑娘。原来她为着节省门票,在那蹲守小松鼠。我蹲了一会儿问:“有吗?我咋没有看见呢?”“别急,我已经看到三个了。”后来我那位同伴更可笑,对后来者直接喊“趴下!”我们像侦查兵一样蹲着,守株待“鼠”。我实在蹲不住了,就起身花钱买票去了,意外的是老年人优惠免票。等我看完拍完出来时,我那一向爱干净的同事竟然累得躺在并不茂密,还裸露着土地的草坪上睡着了……见况我们只能把鹿苑也放弃了。</p><p class="ql-block">太阳岛不是一个打卡景点,不适合我们这样走马观花式游玩,它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歌里不就唱道“带着垂钓的鱼竿,带着露营的蓬帐”嘛!适合朋友或家人一起在那里休闲度假。而且因为它是松花江上的一个小岛,沿岸才是最美的风光,我们这样乘车转了一圈,体验感欠佳。只能说我们来过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饭咨询了餐厅老板,发现我们买的马迭尔冰棍并非正宗,于是回来又打卡了正宗的一家,是华梅西餐厅斜对面的一个亭子,也是五元一根,但是没有包装纸,那就再举着拍张照(第四幅)。格瓦斯当然也要尝一尝,背景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也来上一张……哈哈,这一天光马迭尔冰棍一人就吃了三根,超满足。</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哈药六厂,被称为东北的卢浮宫,是做攻略时我认为的必去景点。版画部分需要提前15天预约,我看着日历计算着,在第一时间预约好了。然而那天早上坐在出租车上,心里还有点忐忑,因为预约时未填写身份证号,我担心会不会有什么闪失。其实这完全是多余的,排队入内即可,根本无需预约。</p><p class="ql-block">尚未进门我们就被哈六这欧式风格的恢宏建筑震撼到了。整座建筑采用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洛可可等欧式风格设计,外墙布满浮雕。据说是2004年,在那个一根冰棍一毛钱的年代花了13个亿打造的。可见当时哈药六厂有多么牛!那时各频道电视上充斥着哈六的广告,记得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不看广告看疗效!”据哈药六厂负责人说建造这个建筑的初衷是企业壮大了,要为家乡的文化领域做点贡献,黑龙江是北大荒版画的发源地,所以同时办了版画博物馆。对于版画我没有研究,但是其中一幅“哭泣的母亲”(第四幅)令我感触颇深。画面中老母亲皲裂的皮肤、绝望的眼神、佝偻的手指、满脸的泪水和苍白凌乱的头发,让人仿佛听到了冲出画面的凄凉的哭泣声,太感人了!</p><p class="ql-block">建筑内部的大厅和走廊全部都是金箔镶嵌,极尽奢华。大厅里面欧式人物雕像配合中式的鲤鱼喷泉和许愿池竟然毫不违和也是难得。说是卢浮宫确实言过其词,艺术上没有可比性,但作为一个制药厂的办公楼建成宫廷一般实属罕见,堪称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十大教堂排名第二的天主教堂,原名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别名圣母无染原罪教堂,在革新街,始建于1931年,原也是俄军随军教堂,经历东正教到天主教的用途变迁。我们到达时,清晨的阳光斜斜掠过革新街,把教堂的洋葱顶镀上一层暖光,红砖墙在岁月里褪成温润的橘红,白缝像细密的琴键,风儿吹过,会有钝钝的铃声响起,像旧时光里漫出的叹息。</p><p class="ql-block">虽然名气仅次于圣索菲亚大教堂,但没有旅游大巴,更鲜有游客,在这儿我们可以不受打扰的尽情拍照,红色砖石做背景,还是相当出片的。</p><p class="ql-block">远近的车流声不时传来,却奇异地扰不乱这里的安宁,原来有些建筑从不喧哗,只把百年的故事藏在每一道砖缝、每一片彩绘里,等风来,等光来,等每一个能读懂它的人来。</p> <p class="ql-block">中华巴洛克风情街是中国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之一。也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中央大街是道里,原为洋人居住区,而中华巴洛克所在的道外则是华人居住区。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源自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色彩浓烈、装修富丽,它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到了建筑中。这种风格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也就是中国式的巴洛克,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现在则辟为美食街,共有平行的三条街道组成,中间一条几乎都是餐馆。时间关系,我们刚刚进去不久就找了一家付款买了酸菜包子,还留下一位等候。后来看到许多家都貌似更好,尤其还看到了张包铺,也是我做功略时列入计划的,别提心里那个悔呀……</p><p class="ql-block">一座巴洛克,半部民国史。如今走在这里,仿佛进入了中华巴洛克的展示橱窗 。经过岁月的冲刷,许多建筑虽已“老去”,但透过它们残损的外表,依旧不难想像它们当年的高贵与华丽。</p> <p class="ql-block">本来在中华巴洛克急急忙忙吃饭就是为了要赶去铁路桥看日落,可紧赶慢赶还是误了。不知何故我们的滴滴被警察拦下了,似乎不能前行,只能下来步行了一两公里,赶到时太阳早不见了踪影,只看到了一点余晖。</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横跨松花江,见证了哈尔滨百年风云的哈尔滨滨江铁路桥,也称中东铁路桥和老江桥,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旁边彩虹般飞起的是新建的高铁桥,中东铁路桥则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中东铁路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俄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造的。这铁路连接着哈尔滨和满洲里,也是松花江第一桥。百年守望,一桥情深,充满了旧时光里哈尔滨人的温暖记忆。特别适合登桥拍摄松花江日落,桥体灯带亮起后拍摄氛围感夜景,蓝调时刻可拍出钢结构轮廓与江面辉映的绝美画面。我们只赶上了拍摄最后一景。然后想找界碑,因为这儿是道里、道外和松北三区的分界处。在桥上找来找去无果,一问,在下面,而且我们上桥前曾经在那儿拍照待了很久,原来界碑太矮小了(第八幅),被忽略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铁路桥看完就该上映最精彩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了。沿松花江畔走着,我们哼唱起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晚风掠过江面,吹拂着我们的脸庞,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很是惬意。只见华灯齐放,夜幕为哈尔滨披上了一层温柔的薄纱,从防洪纪念塔到中央大街,再到索菲亚教堂,每一处都散发着迷人的浪漫色彩。防洪纪念塔在夜色中愈发挺拔,塔顶的灯光与江面的微光交相辉映,赶快按下快门,留下这座城市守护者的剪影。穿过地下通道走向中央大街,面包石铺就的路面在路灯的照射下泛着柔和的光,两侧的欧式建筑被霓虹灯装点的风情万种。街边店铺透出暖黄的灯光,隐约传来悠扬的音乐,与行人的笑语交织在一起,马迭尔冰棍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仿佛将时光拉回到了百年前的老哈尔滨。这儿还有一趣事,我同事打听华梅西餐厅(正宗马迭尔冰棍对面),非和人家犟是在马路左边,开始警察叔叔没多说什么,后来一扫卫生的大姐怼她“我在这住了几十年了还能说错吗?”后来她反应过来,这次我们是反向走的,哈哈哈!</p><p class="ql-block">最后映入眼帘的是索菲亚教堂,巨大的洋葱顶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十字架直指夜空,庄重而神秘。许多人在穿着俄式服装拍写真,手里都提着一个小小的权杖,仿佛化身为童话中的人物……</p><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哈尔滨,就这样在现实与历史的交织中,散发着让人沉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离开哈尔滨的那天清晨,我们已经完成了既定游览任务,为避开炎热,一早我们就来到了附近的兆麟公园,仿佛一头扎进了一个绿色的宁静世界。兆麟公园始建于1906年,原名董事会公园,1946年因李兆麟将军安葬于此,更名为兆麟公园。园内古木参天,我们沿着蜿蜒小径,走到人工湖畔,湖水倒映着小亭,旁边有人在练声。湖面波光粼粼,湖边芦苇摇曳。几座古朴的小桥横跨湖面,其中跨虹桥宛如一道彩虹高高隆起,与桥下的湖水与地面的鲜花绿树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便是李兆麟将军之墓,周边苍松翠柏环绕,格外庄严肃穆。清晨的阳光洒在上面,似乎在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兆麟公园以其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心灵之旅。</p> <p class="ql-block">虽说秀色可餐,可我等凡夫俗子还是要吃饭的。出了公园我们去了网红打卡地~红专街早市。哇,这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跟着人流进去后,两边都是各种早餐,一下子不知吃啥是好。先买了俩油滋了酸菜包子,是烤的,外焦里嫩,酸菜与油滋了搭配也是一绝,香而不腻。然后又看到有人在排队买来自东北的满汉全席~大饭包。我们想吃,又看太大,怕吃不下。店家告诉我们可以给切成两段,那就来一个尝尝吧!我们选了油焖尖椒咸蛋黄的,招牌包。我们还在考虑如何分蛋黄呢,结果一看,人家连菜带米全部给搅匀了再包在一起。切开一人一半,味道好极了!我们又喝了冻梨汁,“酒”足饭饱之后,执行哈尔滨最后一项任务,买秋林里道斯香肠去了。</p> <p class="ql-block">退房以后,还有半天时间,我们踏入了附近的哈尔滨市博物馆,仿佛进入了城市历史长河 。从松花江流域的千年文脉,到中东铁路修建、开埠繁荣,再到抗战岁月与现代发展,城市的沧桑巨变在眼前徐徐展开。在多元文化交融展区,哈尔滨作为远东名城的独特魅力尽显,而且处处都能觅得俄罗斯对这座城市的影响,我的感觉也得到了许多文化名人的印证。如赵君豪曾在其《游尘琐记》中称哈尔滨“欧风之甚,远过上海”。胡适则说“我到了哈尔滨,看到了道里与道外的区别,忍不住叹口气,自己想到:这不是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点吗?”朱自清也说“他们的外国化是生活自然的趋势,而不是奢侈的装饰。”从博物馆出来,心中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据说哈尔滨火车站附近还有两座教堂,我们特意提早过去,结果只看到了一座~伊维尔教堂。另一座隔着马路看到了一个洋葱头,可望而不可即。马路处处有护栏,不知该如何过去。我们倒是把圣.伊维尔教堂仔仔细细观察了一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般的教堂只有一个洋葱头, 而它足足有五加二,七个。而从它的建筑细节看,仅建筑红砖的体量就要比圣·索菲亚教堂用的要大,由此想见其烧制方法独特;再有,位于教堂外墙上的马赛克镶嵌画,历经数十年,依然完好如初,可见工艺和用料的精湛。此外,伊维尔教堂的历史价值非同寻常,它不仅是沙俄侵略者镇压哈尔滨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日俄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看完这座教堂,我们有点恋恋不舍的登上火车直奔我国的最北端,中国地图鸡冠所在的漠河而去。</p> <p class="ql-block">漠河第一站是桦树林,就是在桦树林外边拍了几张照,然后沿最美331边防路来到龙江第一湾。它是在黑龙江上游140公里处由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石勒喀河汇合形成,流经红旗岭段时因江水急转形成长约11公里的Ω形江湾。因其景观独特、气势磅礴俗称为“龙江第一湾”,又因其半岛周边被沙滩环绕在阳光照耀下闪若金光而被称为“金环岛”。江湾以航道中心线分隔中俄两国疆界,结合四季气候雕琢形成独特景观。在我看来,第一湾应该是漠河唯一最值得看的自然景观。但要想观看绵延30公里的江面全景,必须登上1005级台阶的观景台。遗憾的是我们同行的四人只有我一个人勇于攀登。要说累,的确累,我前面有个小姑娘在比较陡峭的那段干脆四肢着地爬了起来……所以我登上去之后,给自己买了一瓶桦树汁奖赏自己。好笑的是火车上算账时,这15元钱我们几人怎么也想不起来做什么用的了。我只好按照时间查找照片,幸亏发现了一分钟之后的这张照片(第八幅),才想起来是给自己的奖励,不能算在公账上。我回来和同学朋友讲此事时,她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她们也会选择不上。我说如果不上,眼前那就是一条普通的江,等于没到第一湾,她们回答,宁愿白去也不会爬那么高的台阶。哈哈,我真的无语了。看看我拍的第一湾(第六幅),多么美,我觉得值!累,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其实上去后我才知道可以开车到后面的广场,无需攀登。</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漠河第一晚住在北红村。北红村与北极村相比较,我更喜欢北红村。在地理位置上,北红村也比北极村更靠北。虽然北红村也已经家家民宿了,但是保留了俄罗斯族原始村落风貌,更加朴实、宁静、自然,民风也更加淳朴。我们到一小卖部,老大爷亲自到后院菜地给我们摘黄瓜(第三幅)。有一座俄式教堂,已经改为酒吧。村后黑龙江缓缓地流淌,白天夜晚不同风光,但同样的安静。</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时光好像走的特别慢,慢的足够让人忘记城市的节奏,只记得晨光里的炊烟,暮色中的犬吠,和黑龙江水流过岁月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离开北红村,我们驶向北极村。因为前一天有个景点神龙湾漏掉了,要求司机给我们补上。看到桦树林那儿有一条通往景点的路,确实把一条绳索拦住了,那就拍两张照片离开吧。我们再次经过最北高速G331国道,至北极村段的黑色沥青公路,有半边的路面被刷成了红、绿、黄、蓝相间颜色,跳跃的白色音符点缀其中。当汽车行驶上去时,突然响起《我和我的祖国》美妙旋律,尽管很短,但是感觉一是亲切,二是奇妙。</p><p class="ql-block">北极村到了,除了门票还必须花费30元购买游览车票。开始我们略有不悦,但后来觉得很值。因为北极村很大,无论去哪儿,都可以电话联系车接车送,不限次数,很是方便。</p><p class="ql-block">我们放下行李,就抓紧时间登船,游览中俄界江。游船行驶在江面上,可清晰地看到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小村庄,岸边有停泊的船只,岸上有丘陵断崖与青翠丛林,间或还有木质房屋与哨所,静谧而神秘,充满异域风情。返程在河道转弯处,更是“一眼望两国”,真切的体会到了“一江分两国,一水连两岸”的奇妙感觉。(就是红旗那幅)南岸是中国北极村的木刻楞房屋,北岸则是俄罗斯的原野与村落,边境的宁静与两国风光的交织,定格成了独特的记忆。我也把此刻自己在高德地图上的位置截图,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下船后我们开始游览北极村,北极村游览分南北两线。南线以“寻根”和感受异域文化为主,从七星广场出发,乘坐大巴车,第一个景点为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可直观感受鄂伦春文化和最后一位萨满关扣妮老人的传奇。第二个景点是北纬53度观光塔,然后是北极村文化园和汉口三十驿站等收费景点,每到一个景点,大家就问收费不?收费的一起喊“不下!”。司机很无奈,但是也很幽默,用地道的东北腔说了一句“一提花钱就闹心。”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最后一个北极哨所,司机嘱咐说“不可以进去,不要逗留,也不需要你慰问,门口拍完照立马回来,只给十分钟时间”。南线游就这样匆匆结束了。</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幅是漠河,乘坐游船时,广播里讲的,北极村原名“漠河村”,就是源于七星广场入口处的这条小河。</p> <p class="ql-block">午餐我们选了一家上过央视《味道》节目的乡村农家菜,小院子很温馨,黄的绿的瓜果挂满枝头,让人心生丰收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下午天上飘洒着毛毛细雨,我们开启了寻北之旅。我记得我问景区车司机这雨能否下久,会下大吗?司机回答“这事好像不归我管。”哈哈,问题有点儿蠢。而且再次验证了东北人的幽默感。都说东北话魔性十足,随便唠个嗑就能把你逗笑了。两位司机都逗的我们哈哈哈,笑个不停。笑声不停,雨停了。刚刚好,气温降下来了,我们可以从从容容地去找北了。</p><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大型的“金鸡之冠”,金鸡之冠主题雕塑以“玺”为创作元素,“玺”的上端采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的造型,四面使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神兽纹饰,玺文为阳刻篆体“金鸡之冠”,意喻此地为中国纬度最高点,是名副其实的“金鸡之冠”。不远处庄严神圣的138号界碑静静矗立在那里,承载着国家的尊严与领土的神圣。再往前走,由三个北字半边构成的奇特“北”字标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北字,这种独特的设计巧思,让人拍案叫绝。当我真正站在“我找到北了”的石碑前,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那是历经寻觅终于抵达终点的喜悦,也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敬畏。</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幸运地看到了雨后彩虹。然后去往七星广场,广场太过热闹,舞台上下都在跳舞,音乐声有点震耳欲聋,咚咚咚咚的声音,让我们的“小”心脏有点承受不住,于是返回了酒店。虽然司机师傅说他四十多岁了还没有见过一次极光,可我就是不甘心。半夜两点多钟,我拉开窗帘看到天空异常漂亮,再辨别一下,不是北方。于是就出了酒店,向北望去,看到的是最后三幅这样的景象。虽不是极光,但也称的上罕见。后来,同事说在去漠河的火车上疑似看到了极光,而且当时我也没睡,在看手机。我就一个劲的埋怨她为何不叫我判断一下。其实,极光这种天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错过了就是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踏进鄂温克驯鹿园的那一刻,欣喜就爬上了心头。看着一头头的或黄或黑的鹿跟着人们求喂,很是可爱。试着去摸摸它们毛茸茸的鹿角,掌心传来温温的触感,小鹿们垂着睫毛嚼着苔藓,一点儿也不怕生。反倒是我既紧张又害怕。尤其是当我拎着喂食的小盒子走着时,突然感觉被什么又软又硬的东西碰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鹿,吓了我一跳,拔腿就跑……阳光透过松针洒在苔藓地上,鹿儿的铃铛叮叮当当,风里有松脂和泥土的味道,偶尔有小鹿蹭过来,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真好。</p><p class="ql-block">北极星广场是漠河市的标志性景点,其核心景观是153级台阶顶端的“腾飞”雕塑,由象征着引吭高歌的金鸡和展翅欲飞的天鹅组成,顶部是北极星,寓意漠河是祖国的璀璨明珠。广场上还有日晷、古代先贤石屏和八卦图等文化元素。站在“腾飞”处俯瞰市区全貌以及欧式建筑群,有点儿小哈尔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然后来到了慕名已久的漠河舞厅。漠河舞厅因一首同名歌曲而闻名,其背后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五.六”特大森林火灾中失去妻子的丈夫,持续数十年独自去漠河一家舞厅跳舞,仿佛酷爱跳舞的妻子仍在身边。歌曲把这段藏在边陲小城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大家知道了这个爱与怀念的故事。而祖国最北边的这个舞厅则成为了人们心中承载深情与遗憾的符号,吸引着人们去感受岁月沉淀下的温柔与执着。如今,凡是到漠河的游客无一例外,都会到舞厅来,不为跳舞,只为心念。</p> <p class="ql-block">时间很充裕,我们还去了吉祥之地:松苑原始公园。之所以称为吉祥之地,是因为大兴安岭“五.六”特大森林火灾时,竟然奇迹般的逃过了火劫。门口的大理石碑上“松苑记”正是记载了此事。公园是国内极少的城内原始森林公园之一。种有高高的兴安樟子松、落叶松等,我们沿着林中小径缓缓漫步,大口呼吸着城市中少有的清新空气,走累了,坐在木椅上休息片刻,聊聊天,拍拍照,感受着“城市天然氧吧”的静谧。</p><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在哈尔滨没有安排731部队遗址展览馆,就是怕影响心情。但是偏偏又走进了“大兴安岭五六特大火灾纪念馆”。从走进去的那一刻起,心情就很沉重。泛黄的照片里,冲天的火光吞噬着林海与城镇,断壁残垣间散落着烧焦的生活用品,甚至还有烧焦的人体与照片。特别是有位小男孩的遗体照片,让人惨不忍睹……我同事说了句“那是个男孩子……”眼泪就流了出来。我们不敢多看赶紧走出展厅,阳光洒在身上,除了悲伤之外,总觉得应该多一份敬畏,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惜。那场大火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伤痕,更是警醒。安宁从来不是理所应当,守护这份安宁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担当。</p><p class="ql-block">挥一挥手,我们要离开漠河了,要离开祖国的北部边疆,寻北之旅结束了,留下的,是哈尔滨的烟火与漠河的星空,是永久的记忆和无尽的思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