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没有乡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余光中先生,是当代散文家中的翘楚,是我欣赏并曾经重点学习的散文家之一。余先生的散文,是知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作品(知性与感性,是余光中对散文类型的划分)。时隔多年,我还记得一些篇名,如《听听那冷雨》、《吊古战场》、《九张床》、《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余文的抒情与议论,饱含着一个人丰沛的情感和深厚的学养,上下求索,学贯中西,名句典故,信手拈来。抒情则诗意盎然,议论则鞭辟入里。我等半文盲起家的码字匠,不可及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然而,余光中先生多年前一首引起轰动,令许多崇拜者如痴如狂,赞美的文章满坑满谷的小诗《乡愁》,却令我颇不以为然。这首诗写于1972年,据说是他的成名作。但在大陆引起轰动,却是前些年的事。五十多年前,交通不便,音讯难传,余光中先生抒发的也许是真情实感,但后来却显得虚伪造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余光中先生曾多次来大陆,而每到一地,地方政府及文学界、教育界,都如接天神一般,旅游也,演讲也,赴宴也,接受政府官员、文青文老、学者教授的膜拜也……而《乡愁》中那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无疑成了一句笑话。老先生若是愿到大陆安家,一定是高规格安排,所居之地必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别墅、豪车、秘书、仆人……也会应有尽用。但他老人家逛了一圈,享受了一番做天神的滋味之后,却带着那不知藏在哪里的乡愁,扬长而去。与某电视台美女主持人“湾湾回家”的深情呼唤背道而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的那首诗,为何于几十年后再次引起轰动?我以为,乃正迎合某种政治宣传的需要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样居住在台湾,祖籍在大陆的李敖先生,针对“乡愁”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我为什么不回大陆?因为我没有乡愁。读古人的诗文,多有怀乡之作。因为在农耕社会的人,背井离乡是一种很痛苦的事。交通不便,书信不通,所谓“家书抵万金”。如果再求生艰难,就引发了对家乡的怀念。现代人通讯发达,交通方便,不应该再浪费这种感情。我认为乡愁是一种坏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证明你对现在居住的地方缺少某种程度的认同,这是不好的。有一句诗叫:“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既然人间无处没有青山绿水,一把老骨头,又何必一定要埋在家乡呢?所以说乡愁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说明我们不认同自己生活的地方。作为现代人,我们的观念要不断更新。(根据李敖讲话录音压缩整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敖之言,甚合我心。我于1997年末离开家乡,迄今已近三十年。我虽然曾回家乡暂住,但因长期生活在北京,心中有首都这座坐标,觉得家乡不再适宜于我。故只后悔听从母亲建议,在南京买了房,心中却从无乡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京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地,那里有许多志同道合、相知相系的朋友,又有大都市深厚的文化氛围,在那里,若再有什么乡愁,岂不是不认同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乃一介草民,在北京生活,不可能享受什么特殊待遇,仅房租便耗资数十万。虽然因早年在南京买了房,且年事已高而返宁定居,但我仍然心系北京。要说有什么乡愁,这乡愁倒是丢在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北京了,尽管那里并不是我的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今,数以亿万计的人离开故土,到他乡求生存,谋发展,有不少人在他乡事业有成,买房安家,娶妻生子,对他们而言,故乡已是无家、无事业的故乡,而异乡则是有家、有事业的异乡。若他们忽然之间犯起了乡愁病,坐高铁或乘飞机,即日可回故乡看看,用不着去写什么小诗,以表达那倏忽即失,或压根儿就不曾有的、造作出来的乡愁。从古到今,各界大人物至老不回故乡者大有人在,官款者流到异国他乡定居者数不胜数,有能力在异乡安家的普通人至老不回故乡者更是多如牛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离京远赴杭州任职的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一诗中有言:“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岭南的苏轼《定风波》一词中有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们超迈旷达,不戚戚于什么乡愁,其诗句跨越千载时空,成为传世名句,至今仍不过时。作为现代人,其心胸、境界难道不如千年前的古人乎?既如此,我不妨效李敖所言——“我没有乡愁”。</span></p> <p class="ql-block">李敖演讲:“我没有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