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缝花:一个四十岁男人的生命锦缎

木子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岁月缝花:一个四十岁男人的生命锦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何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到四十,日子仿佛被施了魔法,分明是慢放的光阴,却总在回望时发现,那些被称作"朝华"的岁月,早已乘着时光的风,以近乎无痕的速度向前奔去,渐渐在视野里淡去、散开。曾经以为漫长无比的青春,如今再回首,竟像是昨夜一场清晰又朦胧的梦。醒来时,指尖还残留着梦里的温度,心中却已盛满了沉甸甸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这千万个四十岁男人中的一个。从乡间田埂起步,凭着半生咬牙的坚持,一步步在城里扎根。如今怀抱牙牙学语的孩子,身后牵着日渐年迈的父母,肩上扛着的,是一段既失了二十岁的任性,也未得五六十岁从容的"夹心时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春是什么模样?于我,是老宅院里晒着的稻谷香,是放学路上踩着的田埂泥,是陪着牛群满山跑……是煤油灯下写作业时,母亲纳鞋底的针线声。那时的我,总觉山外的世界很大,盼着快些长大,能凭着一腔热血走出乡村。那时的任性也带着泥土气息——为摸鱼逃课去河边,为争"谁的庄稼长得好"与伙伴拌嘴。高考失利后躲在麦垛里哭的那个下午,我只需顾着自己的失落,尚不用操心家人的期盼与生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岁、三十岁时,日子虽有奔波,却总有父母在身后托着。刚工作工资不够花,银行卡里会突然多出一笔父母悄悄打的钱;孩子出生时手忙脚乱,母亲拎着土特产专程来城里搭手;与爱人拌嘴冷战,父亲一句"多让着点她"便化解了僵局。那些带着乡土温度的庇护,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成了回忆里最珍贵的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岁的我们,褪去了青涩与莽撞,多了沉稳与从容,更添了一身卸不下的责任,彻底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再没有父母可以托底,反而要成为他们的"依靠"。常羡慕五六十岁的长辈:孩子已长大成人,能独当一面;年迈的父母虽需照料,却少了中年的奔波。总归卸下部分重担,得享几分属于自己的清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四十岁的人生从无"缓冲带"。这份"不轻松"既不挑人,也不分地方:写字楼里,有人对着电脑敲方案到深夜,屏幕光映着眼底的红血丝,赶早高峰时只能在地铁上啃着冷面包;田埂之间,有人天未亮就扛着农具下地,裤脚沾满泥点仍弯腰除草,露水打湿了衣襟也顾不上擦;工地之上,有人顶着烈日绑钢筋,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歇脚时掏出手机,指尖反复摩挲着孩子笑脸的照片,嘴角不自觉向上弯;小县城的巷弄里,有人守着小铺面算账本到深夜,台灯下的账本写满琐碎,睡前还得给老家父母打个电话,听着那头的鼾声才敢挂线。窗外的霓虹明明灭灭,照着每一个奔波的身影,也照见每一份不言说的担当。这些身影里,藏着千万个和我一样的四十岁男人,我们或许走在不同的路上,却扛着相似的重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这场仗,从不看人下菜碟。无论穿梭于北上广的霓虹,还是奔波于乡镇的小路;不论年薪百万还是月入千余,该压下来的担子,一寸都不会轻,一刻都不会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岗位有别、地域不同,却都逃不开"上有老下有小"的使命。城里的为房贷、补习班费用奔跑,乡下的为作物收成、父母医药费奋斗。而我这般从农村走到城市的人,更懂"两头牵挂"的重量:既惦记城里孩子的作业与成长,又放不下乡下父母的饮食与健康。这份牵挂,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任凭城市生活如何冲刷,始终清晰如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份责任,是我每日睁眼就有的"必修课"。清晨帮孩子穿衣备餐,看他背着书包蹦跳着走进校门,再匆匆赶去公司处理堆积的文件;午休时给乡下去电,听母亲说"今天炖了鸡汤",却在挂电话前听见她轻咳,只能隔天默默寄去止咳药;夜晚回家,先陪孩子读绘本、讲睡前故事,等他睡熟,再对着电脑赶项目方案,或是把父母爱吃的降压药、保暖袜整理好,标注清楚服用方法与穿戴场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机会犹豫,孩子的学费、父母的药费容不得拖延;没有机会偷懒,项目的期限、家庭的开销等不得懈怠;更没有机会任性,"父亲""儿子"这两个身份,早已把"自我"悄悄置于身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日在晨光中出发,夜色里归家,鲜少停步回味过往。却总在某些瞬间,被一段旋律、一个场景、一件旧物,轻易拽回青春时光。或许是整理旧物时翻出的泛黄照片——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站在老宅门槛前,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或许是吃到一碗糙米饭,瞬间想起母亲在灶台前添柴做饭的身影;或许是路过城中菜地,见农人弯腰除草,恍若看见当年在田里帮父母割稻子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心中泛起的柔软涟漪,从不是羡慕二十岁的任性,也不是渴望五六十岁的清闲,而是感激那段从农村走出的青春。是它教会我"努力就有希望",让我在责任包裹的"挑战期"里,仍有不服输的韧劲,也有温暖的角落可停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中年回忆青春是对现实的逃避。可我觉得,打捞青春碎片,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给疲惫心灵的慰藉。曾经因高考失利躲在麦垛里的沮丧,如今想起,只剩对"没放弃自己"的感激;曾经为凑学费在工地打零工的辛苦,如今回望,反倒庆幸那段经历磨出的韧性。这份怀念,悄悄化作了前行的力量:面对工作难题时,想起田埂上迎着太阳劳作的坚持;照顾家人感到疲惫时,忆起母亲那句"慢慢来,总会好的",便又能重整心情,继续扛责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愿一点一滴地在记忆里绣满静美诗意。像手艺人握着时光的针线,将青春片段——乡下的稻谷香、煤油灯的光、母亲的针线声,城里的第一份工作、孩子的第一声"爸爸"、父母来城里时笑出的皱纹——细细密密缝进岁月的锦缎。每一帧回忆都是一朵绽放的花,每一种情绪都是一抹绚烂的色彩:青春里的憧憬与坚持,是明亮的黄;二三十岁时父母的庇护与陪伴,是温柔的粉;如今对家庭的牵挂与守护,是温暖的橙;偶尔的疲惫与迷茫,是柔和的灰。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织就了属于我的四十岁画卷,也让我读懂当下"挑战"背后的意义——不是煎熬,而是时光赋予我的"承上启下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岁,从不是青春的终点,也不是人生的中场休息,而是一段需要格外用力,却也格外有分量的旅程。青春记忆如同我随身携带的宝藏,疲惫时予我力量,迷茫时指我方向。它提醒我,曾经的自己也带着一股闯劲,从田埂走到了霓虹;它也告诉我,生活不止眼前的忙碌与压力,还有孩子睡前的拥抱、父母电话里的叮嘱,以及藏在回忆里的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必为青春逝去而伤感,那些美好记忆早已深镌在生命里,成为最宝贵的财富;也不必为当下挑战而焦虑,正是这份"上有老下有小"的牵挂,这份从农村到城市的奋斗惯性,还有与千万同行者共担的使命,让人生更有厚度,让每一步前行都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后的日子里,我依然会带着这份青春记忆与奋斗韧劲继续前行。那日孩子忽然踮起脚,摸了摸我的头发说:"爸爸,你笑起来真好看。"我怔住的瞬间,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笑着摸我的头,说过同样的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看,时光从未带走一切——它只是把爱的回声,悄悄留在了下一代的声音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会继续用时光的针线,在记忆里绣满诗意。让青春的美好、家庭的温暖,永远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因为我知道,只要心中装着对家的爱,肩上扛着应尽的责任,纵使身处四十岁的"挑战期",无论在城市的霓虹中,还是在回望的乡间晨光里,我与那些同行的男人们,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与从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