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川藏青行之18天水麦积山

无极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因其形“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位于秦岭西段北麓,山峦迭翠,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海拔1742米。自古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称。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峰崛起,山高142米。 据史料记载,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著名禅僧玄高、昙弘聚积僧人300禅修。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兴崖阁,造像万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洞窟开凿在悬崖绝壁上,“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7000余件,壁画千余平方米,北朝崖阁八座,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麦积山石窟泥塑造像以突出的人格化、世俗化和形神兼备、动静相生的独特风格,以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对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是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2014年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中国众多佛教石窟中,敦煌石窟、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以壁画著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以石雕闻名,而麦积山石窟独以泥塑冠绝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br> 古人云:"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足见建造之艰。现存栈道长达1300米,攀行如"云中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