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江山多娇】寻觅大连城市记忆,为你讲述那个远去的故事。七律二首《桃源旧事》《桃源新韵》原创

山里人

<p class="ql-block"> 七律《桃源旧事》</p><p class="ql-block"> 古柏参天掩旧楼,</p><p class="ql-block"> 依山傍水石苔幽。</p><p class="ql-block"> 和风习习飞杨柳,</p><p class="ql-block"> 细雨丝丝伴鹭鸥。</p><p class="ql-block"> 陋室依稀惊别梦,</p><p class="ql-block"> 风流韵事载千秋。</p><p class="ql-block"> 前贤今日知何去?</p><p class="ql-block"> 惟见人间岁月稠。</p><p class="ql-block"> 七律《桃源新韵》</p><p class="ql-block"> 今日桃源逢秩春,</p><p class="ql-block"> 官兵疗养共躬身。</p><p class="ql-block"> 南庭壮士齐新国,</p><p class="ql-block"> 北国将军洗旧尘。</p><p class="ql-block"> 东院蓝球鏖战急,</p><p class="ql-block"> 西窗歌唱韵喉匀。</p><p class="ql-block"> 联勤保障千般好,</p><p class="ql-block"> 喜接三军似至宾。</p> <p class="ql-block">寻觅大连城市记忆,为你讲述那个远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大连市桃源街西侧岭前文化街,朝阳起伏的一片山坡树荫中有着一片别墅区,屹立着风格迥异的数十栋小洋楼。阳光透过苍郁的百年古树,在长长的围墙上留下斑驳的光影。</p><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原沈阳军区的“八七疗养院”。无不被这里环境优美、景色迷人而吸引,为那矗立于紫杉翠竹、松柏苍翠、银杏挺拔、花团似锦等花木映衬下的一栋栋造型独特的欧式、日式庭院小别墅而好奇。給人蒙上了几分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八七疗养院,位于岭前山上的文化街。自1904年到1945年,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被称为“文化台”,这几十栋小洋楼就诞生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1952年,部队在此地建立疗养院。叫作东北志愿军疗养院。成为全军最早建立的三所正师级疗养院,也是全军和国内知名的“疗养胜地”。后来虽几经隶属关系变更,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八七疗养院”。</p><p class="ql-block"> 近百年的大树,珍贵的紫杉,苍郁挺拔和别具一格的小洋楼相映成趣。还有那每一座小楼前的标牌所记载的名人轶事,向人们讲述着有关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形成了“八七疗养院”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徐海东大将楼。文化街75号,建于1930年,欧式建筑风格。原为侵华日军高级军官别墅。1947年,徐海东大将因病来大连疗养,在此楼居住了9年。期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三次来此看望。</p><p class="ql-block"> 姊妹楼走进松柏掩映的疗养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栋连体的褐色三层别墅楼。该建筑为砖混结构,欧式坡屋顶建筑风格,原为清末进士、清学部参事官王季烈,1930年为其两个女儿所建,并称为姊妹楼。苏军驻大连时,苏军元帅朱可夫曾在此住过。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贺龙、宋庆龄、聂荣臻、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此,多位开国将军也曾来此疗养。</p><p class="ql-block"> 婉容楼婉容楼是清末进士王季烈的私人别墅。建于1927年,因为清朝末代皇后婉容在此住过而得名。“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人控制在大连旅顺的溥仪委托日本人把在天津的婉容接到大连,就在此楼里住了一个多月。直到日本人代她到旅顺与溥仪相聚。</p><p class="ql-block"> 阎锡山楼阎锡山楼也叫12号楼。位于疗养院东南角。二层独立别墅,山西建筑风格。1930年12月阎锡山中原大战而败走大连。日本人为趁机拉拢阎锡山,企图实现侵占山西的目的,按照阎锡山老家风格修建了这座豪华的小洋楼。阎锡山直到第二年离开大连,也没有在此住过。风雨斑驳的小楼也见证了那段历史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元帅楼元帅楼为12号楼。位于疗养院东南角,始建于1929年,日式风格建筑。1952年成为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后,曾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等,很多军队高级将领也曾在此居住过。</p><p class="ql-block"> 毛岸青楼毛岸青楼也叫小红楼,位于疗养院比较偏远的地方,是一座砖木结构,地上二层的歌德式风格建筑。始建于1927年,建筑面积298平方米。据说,1964年,毛岸青与邵华第二次来大连就住在这里。岁月荏苒、风云远去。望着有些陈旧、甚至荒凉的院落,还有那保留着历史痕迹的建筑,仿佛在静静地听着那远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八七疗养院现为‌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桃源疗养区)是兼具历史人文价值与现代化疗养功能的综合性疗养机构,隶属军队体系,主要承担特勤疗养员康复保障任务。‌</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与机构定位</p><p class="ql-block">‌历史脉络</p><p class="ql-block">创建于1952年,最初为东北志愿军疗养院,专门用于抗美援朝志愿军伤员康复。2018年改制为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下设傅家庄、桃源等多个疗养区。‌‌‌</p><p class="ql-block">核心职能‌</p><p class="ql-block">为军队特勤疗养员提供康复服务,包括执行特殊任务或特殊职业的军人及家属,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p><p class="ql-block">配套设施‌</p><p class="ql-block">院内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拥有樱花园、四季植物园等景观,形成“园林式疗养”环境。</p> <p class="ql-block">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