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二日,对于南通县川港电机厂一千四百名职工来说,终生难忘:由于今年生产的一批“桃花”落地电风扇采用的插头插座不符合国家标准,这天上午在石家庄发生了致人死亡的质量事故。国家标准局为此发出通报,要求停止生产和销售,全国几十家报纸相继登载了这一消息。顿时,“桃花”落,闲川港,工厂虽在,前途难卜。</p><p class="ql-block"> ‘桃花’带血了”!厂长兼书记刘伯勋一听,震惊,怀疑,最后呆住了。从六六年十来人的小镇办厂,发展到几百人,直至今天连协作厂在内的三干五百多人的县办大厂,步步艰辛,“桃花”连续三年荣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凝聚着多少浇花人的心血。可今天为什么会…</p><p class="ql-block"> 这位当家人的脑海怎么也平静不了:“质量就是生命”这个易懂又易忽视的科学道理,在“桃花”身上显灵了,苦陷在沙发中的刘伯勋,真想一坐不起。</p><p class="ql-block"> 不能!几千双工人的眼晴盯着他。在他们心目中,刘伯勋就是电机厂。企业家的事业心,共产党员的贵任感,鼓足了他重整旗皱的勇气。“蹬”的一声站立起来。</p><p class="ql-block"> “眼下最重要的是拿出应急措施来”。立即召开厂级领导千部会,在“桃花”面临生死关头,干部们都想到一起了。坚强的班子开始整体作战。</p><p class="ql-block"> 副书记一行五人,火急赶往石家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在全国五十多家报纸、电台发布启事,在全国九大城市播放电视片,宣传有关安全使用“桃花”的常识。</p><p class="ql-block"> 由四名副厂长、十六名中层干部带领的一百六十多人的“医疗队”,去全国各地五十八个维修点救“桃花”,给用户和商店库存的电扇更换插头插座。外出搞维修的同志多数是没出过远门的二十多岁的姑娘,到北方一日三餐嚼馍馍难咽下肚,高跟鞋走在乡间小路上磨脚疼。截止十月初,销售出去的十二万多台插头座有毛病的落地扇,已有八万多台得到安全处理。目前,修理人员还在进行扫尾工作。</p><p class="ql-block"> 真诚地服务,感动了广大经销单位和用户。一些原先写信来发火埋怨的,又写来了表扬信。石家庄市五交化站送来一面锦旗:祝友谊长存产销通,愿产品质量更上楼。厂领导接过这一祝一愿,甭说有多沉了。</p><p class="ql-block"> 宣传、服务费用花了五十万元。这五十万元本可以投入再生产、提取奖金、盖楼房……如今却交了“质量课”的学费,教训是深刻的。</p><p class="ql-block"> “七月二十六日停产整顿”,厂长一声宣布,机器停转了,工人话少了,工厂一片沉寂,可工人们的心却静不下来,自己手中出来的产品竟致人死亡,将心比心,痛心疾首。</p><p class="ql-block"> 通过分析,大家都认为“名牌到手,质量放松”的思想才是最最根本的原因。全厂上下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认识到:社会主义工厂必须坚持执行“质量第一”,对人民高度负责。</p><p class="ql-block"> “重振‘桃花’英名”的横幅标语在厂中挂起。他们按照国家标准局通报精神,全面审查了产品电器安全性能,去除中间接插件结构形式,彻底杜绝这一不安全因素。并将库存的六万七千多只小三线擂头座作报废处理,对已入库尚未发运的电扇逐台开箱更换。他们召开三十三个协作厂家会议,择优选点,调整了十多家协作单位,把协作单位纳入本厂质量控制范围。</p><p class="ql-block"> 这样还不够。从厂长到工人,从科室到班组,都在根据各自的工作,“鸡蛋里挑骨头”,排出一百三十多个工作中薄弱环节,并逐条制订了整改措施。还整顿了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p><p class="ql-block"> 技术人员的才干在整顿期间充分显示了:安装“自动测试流水线”,改进“喷烘漆流水线”,改变电扇内部结构、外观</p><p class="ql-block">设计等等。他们的忘我工作精神更是令人赞许。</p><p class="ql-block"> “‘桃花’又开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国家标准局同意恢复生产和销售了。喜讯盈耳,笑声在工人们脸上作了短暂停留,就化为“楼上楼”的动力。生产工人精益求精,质检人员“苛刻”把关。某个外协厂因其量具偏差一丝,致使送来的四千只齿轮小轴多了半丝。质检二科就是半丝不苟,拒绝收下。</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厂领导又是怎样想的?坚持稳定批量,保证质量的生产、经营方针。决定把明年电扇的计划产量,从三十五</p><p class="ql-block">万台减为二十二万台,稳定在今年的水平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