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

四月阳光(xsq)

<p class="ql-block">  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又称“太学”“国学”。它始建于元代~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 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街道绿树成荫,拍照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街道一侧的古建筑群屋顶……</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国子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7年,国子监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孔庙与国子监合为一个景点,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孔庙则是孔子的祭祀场所。 景点入口是孔庙大门~国子监大门为景点出口。</p> <p class="ql-block">北京孔庙坐北朝南,古建筑面积约有74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北京孔庙,又名“先师庙”,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p> <p class="ql-block">孔庙内主体建筑即为大成殿,殿前孔子的雕像。大成殿重檐庑殿顶,是供奉孔子神位和祭孔时帝王行礼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内局部屋顶装饰</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北侧廊道顶部装饰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后被毁,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改换为青琉璃瓦屋顶,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为黄琉璃瓦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殿堂由七间三进扩建为九间五进。</p> <p class="ql-block">北京孔庙两侧设有进士题名碑,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的文物,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孔子儒学、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史料和实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假期期间各地的学生有组织的到此游学……</p> <p class="ql-block">院内两侧偏房有相关孔子生平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由孔庙侧门走出进入国子监前院……映入眼帘的就是太学门……</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坐北朝南,按“左庙右学”之制,东邻北京孔庙,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20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全部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和敬一亭。附属建筑围绕主体建筑分布。</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坊三门四柱七座,它位于二门内《辟雍》殿前,琉璃牌坊建筑为庑殿顶,它也是明清时屋顶样式中 等级最高的,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牌坊顶上覆盖黄色琉璃瓦,具有典型的皇家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游学团队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牌坊中门上方正面为乾隆御书"圜桥教泽"</p> <p class="ql-block">背面为乾隆御书《学海节观》</p> <p class="ql-block">建筑装饰 木构架上的所有可见部分均覆盖有彩色琉璃贴面,支撑楼顶的是绿色琉璃斗拱,坊壁上雕有飞舞盘龙,四脊分列各种琉璃瓦走兽,每个走兽都精工细作,形态生动。</p> <p class="ql-block">此琉璃牌坊 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 ,由此体现了清朝对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 并上方南北两面分别书写着“圜桥教泽”“学海节观”横额,均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寓意着教育的恩泽如桥梁般传播,也反映了当时教育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辟雍殿》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下诏修建,乾隆五十年(1785年)辟雍及配套工程历时二年竣工建成,由当时的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刘墉主持修建 ……</p> <p class="ql-block">《辟雍殿》是北京国子监的核心建筑,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的象征,更是清代皇帝举行“临雍讲学”大典的场所,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古代“辟雍”形制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辟雍殿》采用“圆形攒尖顶”设计,殿身呈正方形,外围环绕圆形水池(称“泮水”),池上有四座石桥连接殿门,形成“外圆内方”的格局,象征“天圆地方”的传统宇宙观。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檐下采用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仅用于皇家宫殿与孔庙,凸显其至高的建筑等级。</p> <p class="ql-block">《辟雍殿》建成后有 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曾在此讲学。</p> <p class="ql-block">《辟雍殿》四周环以回廊和水池,池周为汉白玉雕护拦。池水四壁有喷水龙头,璧池的水是在外院的东西各挖一眼水井,井上盖有亭子,称为"井亭"。</p> <p class="ql-block">水井挖有暗沟,分别通往里院的东、西三堂后引入的璧池。池上架有四周石桥,通向辟雍四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屑请朵制,以喻天地方圆,传流教化之意 。</p> <p class="ql-block">《辟雍殿》后的一座孔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辟雍殿》作为“临雍讲学”的场地,皇帝在此为满汉大臣、国子监师生讲授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讲学结束后还会举行赏赐仪式,是古代国家重视教育的最高仪式体现。</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琉璃牌坊下有一个称之为鳌的雕塑 ,鳌头部似龙、身似鱼,周围环绕海水江崖与祥云,整体造型威严生动,采用与琉璃牌坊呼应的琉璃彩釉工艺,色彩鲜明。</p> <p class="ql-block">“鳌”与“独占鳌头”典故直接相关——传说科举殿试后,状元会站在皇宫丹陛石的鳌鱼浮雕上接受表彰,象征“状元及第、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这是寄托对学子考取功名的期许,也凸显了其作为“培养人才、通往仕途”最高机构的属性。</p> <p class="ql-block">来此一游的孩子们也都会摸一摸,摸出一个好成绩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和孔庙的建筑风格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人们在此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学术和教育制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