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大槐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16980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收藏,是一个爱好传统古文化的男人们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更是一个人认识,了解古人思想智慧,科技人文,历史演进以及王朝兴衰的多维窗口!它涉及到许许多多复杂的环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古玩人,除了兴趣爱好外,他还必须是一个有知识、有眼界、有情怀、有经验、有机遇、有实力的六边形战士,更是一个智能复合体!</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远的不说,宋徽宗赵佶大家都知道吧!他不只是皇帝,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大家和古玩收藏家。他在位期间,曾大肆搜集天下的奇珍异宝,以扩充内府。宣和殿、保和殿等都是他的珍玩仓库,他的藏品涵盖书画、青铜器、玉器、陶瓷等诸多门类。但对古代书画尤为钟情,其藏品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中国古代帝王收藏中首屈一指,无出其右者。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以及《宣和画谱》等,都是他对古代书画艺术传承和研究之后对后世社会的重要反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元四家之一的倪赞,他的收藏之价值用富可敌国来形容毫不夸张!这位在绘画上古淡天然,胸中满藏逸气且能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在收藏方面可以说不输后世的张伯驹!他的书房“清必阁”里透出的文气,曾经逼退过穷凶极恶的蒙元大兵,也许这就是藏品的无限魅力吧!还有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这位浙江嘉兴才子,除了画竹方面是个天才之外,在收藏书画、金石、陶瓷等方面成绩斐然。尤其是如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韩干的《牧马图》等中国顶级国宝都是他“天籁阁”里的当家花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河北正定人梁清标。他以收藏书画为主,如董源的《潇湘图》、范宽《雪景寒林图》等这些让后世人一听名字都觉得三生有幸的稀世珍宝,曾是他的囊中之物,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至于清代著名收藏家旗人安岐先生,他收藏的范围较为广泛,但仍然以书画和瓷器为最。如明四家之唐寅、仇英等作品都是他的椟中奇珍。据说他对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清官窑瓷器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收藏。后来他编辑的《墨缘汇观》对书画作品的著录和研究极具历史价值与社会史料价值……</p><p class="ql-block"> 近现代我国著名的古书画收藏、鉴赏家,诗词学家张伯驹。他一生致力于古代书画收藏,为保护我们国宝级文物曾做出过巨大贡献。他不惜倾家荡产,收购了大量珍贵书画,如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唐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卷》等等。这些藏品历经风雨,最终经他手捐献给了国家,成为故宫博物院古代书画展柜里的半壁江山!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家具专家王世襄,他对古代家具、漆他对古代家具、漆器、竹刻、匏器等方面的研究和收藏,放眼华夏无人能及,他著有《明式家具研究》以及《髹饰录解说》等多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和传承的教科书。还有如古钱币专家马定襄,杂玩马未都,瓷器专家耿宝昌等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不是说家存孔壁,锱铢盈室你就是收藏家,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首先必须俱备异于常人的眼光,如果没有眼光,即使满街贴告示你也不识货呀!那么这个眼光究竟从何而来?只有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嘛!只有读万卷书,才能积学贮宝,厚积薄发不对吗?其次,仅凭眼光高也不行,还得有德,积德行善方可驱邪布运,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至理名言,厚德载物这是古训;第三,当你有了高眼光,好运气时,还必须得有贮备金呀!如果没有实力,即使你有幸遇到锱铢珍玩,没有钱来购买那仍然是一场欢喜一场空!</p><p class="ql-block"> 作为本人,我喜欢吟诗作对,亦喜欢涂鸦几笔梅兰竹菊。但更爱古钱币,因为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一枚小小的古币,就是一部自己认知里的《河马史诗》。有些时候,我特别想复活这些深藏在古钱币里古人那大象无形的智慧、强颜装欢的悲喜,花前月下的恩爱情仇、古道热肠的聚散离合、腥风血雨的刀光剑影,以及嗜血成性的魑魅魍魉!尤其是每当我悲情满怀,失志不喻时翻一翻古钱币,那些从视野深邃里一路走来的影影绰绰,风枪阵马,无不感召着自己以及自己的灵魂奔向下一个想要的自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社会发展到今天,《钱神论》里“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入川。动静有序,行藏有节。市井便宜,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居前,钱少者处后,居前者为君长,处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这段话足以把一个喜欢古玩的普通人熬成糊!这位西晋隐仕,他把金钱的无所不能与西晋社会唯钱唯命的现实存在,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钱能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的功能性作用在近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啊!话说回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这已经是天下之民目前共有普世价值观!这个现象不只是在我们中国发生。今天的俄乌战争,他们两兄弟为钱拼的你死我活,几乎撕裂了整个欧洲;巴以冲突为钱不惜点燃中东火药桶,引发东西对抗;印巴对抗,空战的终极目的还是印度洋利益收支不均;朝韩最终弃和平而走向对磊前沿不全是政治原因,但政治的终端不也是钱吗…?</p><p class="ql-block"> 古人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今天看来这只能是此增笑耳!还是把古人的智慧收藏到钱币夹里吧!!</p> <p class="ql-block">乙巳年七月初一日</p>